首先是一则说明。工作生活日渐繁忙,打理博客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精力有限,今后原则上不会为索尼的每一次展会/新产品发布写摘要。这些交给专门(虽然很多并不专业)的媒体即可。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或许会三言两语写写感想,例行的产品线更新之类则略过不提。例如新的 Walkman W 系列和 h.ear 耳机系列,小改款的新 VAIO Z/ S 系列等。
事实证明,Full HD 与 4K 在这些场景下的差距,一个视力良好的人可以在距离屏幕15厘米开外察觉并分辨。
5.5英寸屏幕上 4K 的意义不是从无法忍受进步到可以接受,不是从可以接受进步到基本满意,不是从基本满意进步到相当优秀,4K 分辨率, 终于把屏幕精细度从相当优秀带到了无可挑剔。而这一小步,由 Xperia 跨出。或许仍会有人主张“我不需要 4K 分辨率,我根本看不出 4K 和 Full HD 有什么区别,其实我甚至看不出 Full HD 和 HD 有什么区别。我只要更省电,更低价”,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Xperia Z5 Premium 证实了智能手机的屏幕确实可以做到更加精细锐利,以在任何条件下满足人眼最为苛刻的要求。
* 4K 与 Full HD 显示效果对比图待补充
不过我们还是要回到现实。目前的电池与处理器对 4K 分辨率还不能做到游刃有余。于是 Xperia Z5 Premium 做了妥协:只有相册与视频播放软件(包括内置视频播放器与 Youtube 等流媒体视频应用)会以 4K 分辨率显示,其他场合下仅以很多人认为“已然看不出像素点”的 Full HD 分辨率显示。
对于相册,4K 分辨率约包含829万像素,Full HD 约包含207万像素。也就是说,超过207万像素的图片在 Full HD 屏幕上必然会有损失,800万以上像素的图片才能充分发挥 4K 屏幕的能力。如果显示的图片分辨率不够高,Xperia 将分析每个像素相邻像素的颜色并补充中间差色,以像素插值的方式提升原图分辨率并显示,呈现出高于原图的清晰度。视频的处理方式类似,低分辨率视频的清晰度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upscaling)。
对于网页浏览、游戏或其他类型的应用,Z5 Premium 将直接以 Full HD 分辨率显示,以减轻处理器负担,降低电量消耗。索尼官方将这种方式称为 Doubler upscaling 4K,即将 Full HD 分辨率图像中的每个像素进一步细分为4个相同的子像素在 Z5 Premium 的 4K 屏幕上显示。不过不考虑内部的处理方式,这时屏幕的显示效果与 Full HD 无异,并没有达到 4K 清晰度。
有媒体发现 Z5 Premium 的屏幕像素排列并非常见的 XY 轴栅栏形式,而是蜂窝状错位排列。与 Pentile 的子像素共用不同,这种排列的理论 PPI 依然为806,但却不可避免地引入了额外的边缘虚化问题,在 Full HD 下尤为明显,达到了肉眼可辨的程度。在显示水平直线时,Z5 Premium 会表现出类似于斜线边缘的锯齿感,色彩界限会有些发虚,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给显示效果打了折扣。不过毕竟 PPI 更高,像素间隔依然比普通 Full HD 屏幕更窄,于是颗粒感更不明显。
Z5 标榜的这组 G 镜头对畸变的控制中规中矩,画面中央区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如果对畸变控制的要求较高,最好通过 Lightroom 等图像处理软件后期矫正。此外,画面边缘画质的下降也十分严重,尤其四角解析度明显不足,细节大量丢失。老实说,对24mm的广角镜头而言,这种程度的畸变对手机来讲并不过分,但所谓的 G 镜头也没有带来令人惊喜的素质,更像是一种噱头。
Xperia M5 是一台性能全面的中端机。它巧妙地削减了大量常人不关心的高端配置,保留了相对漂亮的纸面规格,新的摄像头与高速混合对焦系统甚至优于以往的 Z 系列旗舰。联发科的高端处理器或许理论性能不及 Z 系列采用了高通 810,却换来了更低的发热量,值得肯定。中规中矩的屏幕色彩与亮度指标既降低了成本,又不会引起用户的不满。毕竟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很难区分这些。同样地,M5 不会在中国大陆上市。
除了娱乐,Z4 Tablet 还预装了 Office for Android Tablet 套件,内含 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 与 One Drive。该套件完成度较高,已经可以基本实现 Windows 版的大部分常用功能,且性能也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准(不知为何,同门的 Office Mobile 却要糟糕得多)。或许出于这个原因,索尼锲而不舍地继续推出了新款蓝牙键盘BKB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