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大约两周日夜轮转照顾全家人的忙碌又收拾了一些落下的工作之后,总算找回一些属于自己的宝贵时间,能够把最近在机械劳动等稍有闲余思考时的所思所感整理成文。
自己应该算是躲过了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在身边亲友的抗原快检结果都已转为阴性的现在,这一结论不至于过分乐观。
这里不去讨论那些从上到下整个渎职而无耻的乱象,他们一向便是如此。一向如此不代表正确。然而,愤怒尖酸的批评并不是自己时间精力的有效的高效的利用,因此不多展开,先来谈谈自己如何躲过了这第一波席卷几乎整个城市乃至大半国民的感染。这不是波浪,这是海啸。
三分靠判断,七分靠执行,剩下九十分全是运气。简言之,这是对过去几个月避免了被感染的自知之明。如果没有迄今为止人生一系列的选择和巧合,就不会有现在高度自由的居家办公和灵活休假条件,不会有相对易于控制家庭公共空间病毒浓度的室内布局,不会有日常居家常备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和成箱的电解质运动饮料。更低的病毒接触概率、更弱的室内病毒浓度、更少的药物不足焦虑,这些都主要源于运气,而不是自己短期的判断和执行。
不过即使如此,个人奋斗依然能在历史进程中做出一点微小的工作。暂且忽略运气成分,自己在过去一年多里做对了以下推测和判断:
- 内地严格的新冠清零/动态清零政策下,本地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概率极低。在奥秘克戎变种之前,无需特别担心感染
- 自己个人的工作生活模式和防疫习惯更进一步降低了接触感染者的可能性,结合上一条,也几乎不会参与病毒的社会传播
- 作为无基础疾病,作息规律且长期运动,整体健康状况优良的人群,即使感染,遭受严重生命威胁的情况也不太会发生
- 无论何种疫苗,能够提供有效免疫增强效果的时期不会超过半年,具有显著效果的时间甚至只有两三个月
- 优先向上负责的官僚主义的卫生机构很可能因为荒诞的原因而不会持续向民众提供新冠疫苗接种的机会。事实上,第四针疫苗在第三针开放一年后才开始准备,一个难以置信的错误
- 运动式的表忠心式的以维稳为主要目的的防疫扩大化会不断激发社会矛盾,背离原本利大于弊的保护国民健康的初衷,随着新冠病毒变种感染能力的增强和维稳需求的消解,这一政策会不可抗力地被放弃
- 那些在颠倒黑白掩耳盗铃方面经验丰富的官僚机构不擅长有计划的撤退,当没有人需要承担责任,没有人愿意承认错误时,兵败如山倒的溃不成军将不是杞忧,届时短期的混乱和资源挤兑必至
基于以上推测,权衡利弊,自己在去年 11 月之前选择了不接种新冠疫苗,从下半年起有意识地准备必要的药品和物资,以备越来越呈现实感的不时之需。
从结果来看,去年 11 月 24 日和 12 月 22 日的两针北京生物的灭活疫苗,帮助自己避免了第一波感染高峰。虽然放弃了两周的工作进度,但健康的身体状况总算维持了从饮食起居到抚养照料等家庭日常生活的基本运转质量。
在接种第一针疫苗三周后开始,至少三次无防护在室内密接有传染性的感染者超过十个小时。第一次接触不到两小时,无任何不适。第二次接触约两小时,当天下午有数小时 37.2 度的低热,在一粒布洛芬缓释胶囊加一夜好觉后恢复。第三次同处一室六小时,之后的第二第三天左耳蜗至喉咙左侧有可感知的间歇性刺痛,且白天有比平时更强烈的困倦,但没有热度,每晚一粒布洛芬缓释胶囊后在第四天消失。元旦后回到办公室三天,其中两天胃疼,第一天明显感到困倦,体温正常,次日恢复。
期间指夹式血氧仪检测的血氧无异常,手环监测的心率基本无异常,静息心率在身体不适的几天从 46 上升到 47 或 48,其他时候则维持 45-46 的日常水平。从 12 月下旬到今天的 5 次抗原检测结果都为阴性。在 12 月下旬为了去社区医院接种第二针疫苗而提前做的两次核酸混管检查不出所料地没有出结果。所幸医院统一宣布来院不再要求核酸阴性,去接种时已经完全没有人关心核酸,甚至根本没有检查,就好像一切都不曾存在。
由于总的来讲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得病的症状,日常的跑步习惯并没有被打断。在确信体能没有问题的前提下,配速和心率水平都继续较往常提升。10km 配速跑的成绩继续提高到了 52:01,5km 调整跑的平均心率降到 130,静息心率最近几天甚至多次降到 44 甚至 43。
依各种线索综合推测,本地第一波感染已经接近尾声,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能够安全度过春节。
一方面,这次躲过一劫运气因素很大,难以复制。另一方面,最近充斥线上线下的混乱总不免让人试图回顾和审视。
最令人悲哀的恐怕要数全国范围内知识分子和管理阶层彻底摒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在一个日常生活受客观自然规律支配的世界中,沉溺于自己的主观想象,脱离事实而幻想人定胜天,又或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暴论频出,实在遗憾。无论是构建牢固的信任关系还是营造实事求是的社会风气都不在一朝一夕,将它们付之一炬却只需几个星期。一时之快带来的隐形伤害,恐怕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时间来愈合。
不过,有些东西反而会因为失去而得到。合理的质疑精神对更加准确地认识世界至关重要。在这个所有人的认知都每天被无数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冲刷的时代,质疑信源而非全盘相信,有助于更好地看清现状,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和有利的选择。信息的发布者是谁?它是否有特定的立场和动机?它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这是否是它一直所擅长的领域?它所积累的信誉如何?曾经的谎言是否会让当下的信息不再可靠?它春秋笔法或歪曲事实的阻力有多大?相信或不信这则信息对现实的影响如何,是否会有风险?……如能经过一段时间有意识地训练,而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一些条件反射式的判断,识别真伪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分辨信源的可信度必然会借助刻板印象来降低思考成本,但仍需始终了解这一路径依赖的可能风险,并在必要时能做到不以好恶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因为信息发自某一媒体就一定可信或不可信,不能因为观点来自某一机构或有头衔背书的权威人士就认为必然正确,不能因为消息出自某个国家就天然公允或客观。以同样的标准做事实判断,才能保持实事求是,不让理性失色。小到选择接种何种疫苗,大到未来的人生决定,对现状的判断越准确,结果就越容易符合预期。
此外,信息是否有效并不总是一尘不变。刻舟求剑的故事古已有之,小马过河的寓言亦妇孺皆知。任何结论都必然有其适用条件,或宽或窄。在此地此时此情此景下正确的结论,常会随着外部或内部条件的变迁,终有一天不再成立,又或是更改某些条件后结果大相径庭。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最终检验真伪恐怕还需实践。实践,反馈,动态调整策略。
以上是对这场灾难的一些记录和所感,主题零散,草草收笔,权当是一份纪念和一声警钟。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