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日文词典的选择

开始学习日语,已经是2006年的事了。从最初的50音开始,到现在能够基本无障碍地阅读日文小说、计算机专业书籍与文档,理解新闻与电视节目,与日文母语者进行口头与书面的交流,自己的世界,无疑扩大了很多。

作为一份总结,通过这篇文章简单谈谈自己使用日文词典的经验与体会,愿能为其他学习者选择词典提供一些参考。

《精选日汉汉日词典》 商务印书馆

自己的第一本日文词典。不过,这本词典并不适合初学者,或换言之,这并不是一本学习型词典。首先,这本词典没有提供汉字假名反查,对初学者而言,这是致命的问题——最基本的查词功能都难以满足。至于内容,每一个词条下罗列了若干可选的释义——缺乏例句与辨析,更不会有语法或文化方面的提示。这类词典或许可以称为“应急型词典”,在不追求翻译质量或学习效果的情况下,获得一个能够接受的结果。因此,事实上,这本词典也不适合中级学习者。它不是能够常备案头的可靠工具书,也不是可以答疑解惑的益友良师。此外,这本词典还有诸如开本过小、纸张过薄而不易翻查等不足。或许,它的定位是为高级学习者设计的便于携带的应急备忘吧。

《袖珍日汉词典》 商务印书馆

优秀的入门词典——便携小巧、选词恰当,最重要的是,附录收录了常见汉字词汇的假名发音。价格几乎可用低廉形容的这本《袖珍日汉词典》可说是初学者查询词义、扩充词汇量的最佳选择。强烈推荐。

《日汉大辞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讲谈社

自己学习日语时的主力词典之一,是一本收词广泛的辞海型词典,包含了大量专有名词,对一些抽象概念还做了简单的解释。事实上,这本词典的收词几乎肯定参考了《広辞苑》,例句与成语丰富,条目质量相当高,还添加了英文释义供比较。唯一的不足,恐怕就是体积较大且没有标注音调了吧——电子版完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クラウン中日辞典」 三省堂

收词数量一般,释义简单,不过提供了基本的例句。作为一本为日本人设计的词典,总觉得有些别扭,实用性一般,同样偏“应急”。

「日中辞典 第2版」 小学館

为日本人编写的中型日汉词典,收词充分,例句相当丰富,附有文化专栏,不过释义较简单,工具感较强。

「中日辞典 第2版」 小学館

和「クラウン中日辞典」的定位类似,不过收词量更胜一筹,包含的新词也更多。

「広辞苑 第五版・第六版」 岩波書店

享誉盛名的辞海型日文辞典,适合中、高级学习者作为权威参考书收藏于书架(笑)。「広辞苑」的释义精炼、典故与出处全面、成语丰富、收词全面,是日语更上一层的必备工具。与《日汉大辞典》一样,体积与音标的问题只能以电子版的形式解决。

「新明解国語辞典 第五版」 三省堂

个人非常中意的一本中型词典。首先,它标注了音调,解决了日语词汇积累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其次,必要的用法提示与表记说明,也都是中级学习者关心的内容。同时,格助词搭配说明,能有效帮助读者学会如何在具体语境中使用词汇。最后,词条的释义较为详细(罗嗦),不但能帮助读者理解与区分用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日文阅读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新明解国語辞典 第四版」因不少词条的释义包含了编纂者对世俗的“批判”而获得了关注。例如经典的“动物园”:

どうぶつえん【動物園】
生態を公衆に見せ、かたわら保護を加えるためと称し、捕らえて来た多くの鳥獣・魚虫などに対し、狭い空間での生活を余儀なくし、飼い殺しにする、人間中心の施設。(第4版1~6刷)

在之后的改订版中,一部分内容迫于压力被修改,更增加了第四版的魅力(笑)。

「明鏡国語辞典 第二版」 大修館書店

与「新明解国語辞典」的定位类似,但缺席了音调与格助词的标注。释义不如前者那么详细(罗嗦),但也足够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词义,用例也相当充沛,能满足一般需求。

 

最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趁手的电子辞典远比纸质辞书、PC或智能手机应用更加高效。仅收录高质量版权辞书、电力持久、使用便捷、坚固耐用的卡西欧电子词典,是有志于深入钻研某一门语言的学习者的必备工具。虽然近两年的机型有不少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设计(按键布局不人性化、反应速度下降、做工与质感降低等),在扩展性与学习功能上始终死板而落后,依然瑕不掩瑜,是纯粹而优秀的“电子辞典”。要感谢陪伴了自己多年而依然健在的电子辞典,它无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Android 中为 EditText 提供平滑滚动功能

代码与范例:

说明:Android 中的 EditText 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控件,与 TextView 不同,它并不支持平滑滚动及相关的视觉反馈,不过,我们可以将其置于某个 ScrollView 内,以实现类似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由于尺寸可变, EditText 的高度和宽度即使设为 fill_parent 也不会起效,可通过 ScrollView 添加 android:fillViewport=”true” 属性解决。

不完全的完全型——索尼(Sony)Xperia Z3+ Dual/ Z4 简单测评与使用感想(硬件篇)

今年第二季度闪电发表的 Xperia Z3+/ Z4(日版命名)上市已经一段时间,在使用了  Xperia Z3+ Dual(同型双卡双待版,下称 Z3+)一个多月后,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谈谈它的特长与不足。

 

令人眼前一亮的 Aqua Green 配色
令人眼前一亮的 Aqua Green 配色

Z3+ 相比 Z3 ,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进化。它更像是为了完善了Z3 的缺憾:

  • 与 iPhone6 一样轻薄的6.9mm机身(考虑到大部分 iPhone 用户为保护背面突起的摄像头,通常会再另外使用保护套,Z3+ 从感官上或许会更加纤巧)
  • 防水 USB 接口,免去每次使用 USB 都要开启防水保护盖的麻烦
  • 更加简洁的侧面设计,防水保护盖的数量缩减至1个
  • 更耐磨的背面摄像头设计
  • 性能更强的64位高通 Snapdragon 810 处理器
  • 更优秀的色彩表现,依然是世界最高的屏幕最高亮度(700尼特)
Z3+ 依然采用了与 Z3 类似的设计语言
Z3+ 依然采用了与 Z3 类似的设计语言,外观十分相似
Z3+ 改进了镜头结构,与背面整合一体,更为耐磨
经改进的镜头结构,与背面整合一体,更为耐磨
Z3+ 的侧面只有一个防水保护盖,容纳了双 SIM 卡插糟与 SD 卡槽,更加简洁干练
Z3+ 的侧面只有一个防水保护盖,容纳了双 SIM 卡插糟与 SD 卡槽,开口凹槽也移至顶部,更加简洁干练
全新的防水 USB 接口,实现了防水功能的进化
全新的防水 USB 接口,实现了防水功能的进化
扬声器再次隐藏起来,整体感官更融洽;正面贴有出厂防爆膜,但不是特别耐刮,相比背面直接裸露的玻璃表面而言
扬声器再次隐藏起来,整体感官更融洽;正面贴有出厂防爆膜,但不是特别耐刮,相比背面直接裸露的玻璃表面而言
新的默认动态壁纸采用了扁平化设计,且随手指上下左右滑动而流动,灵动自如,深得我意
新的默认动态壁纸采用了扁平化设计,且随手指上下左右滑动而流动,色彩渐变,灵动自如,深得我意

关于网络上颇为诟病的外形设计缺乏变化,个人并不觉得这有任何问题。且不说每一代 Xperia 都在传承全平衡设计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如果一种设计本身是优秀的,何必急于放弃呢?以外形变化小,而非外形平庸为理由指责一款产品,其实反而是一种褒奖吧——对设计之经典的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Z3+ 的拍照效果令人称道。自己对照片的成像质量要求不算低,而 Z3+ 已经达到了我对其规格的期待。日常使用下,Z3+ 在白平衡和画面细节上领先 iPhone6,光线昏暗处更是凭借 ISO12800 的高感光度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在 iPhone 只能拍出一团黑的时候,Z3+ 得到了有模有样的照片。尽管直到今天,国内网络上还是有一些人时不时拿 Z1 时代的画面涂抹感说事,人云亦云地批评索尼的拍照效果,Z3+ 的细节画质已经在 Z3 的基础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也得到了包括 DxOMark 等不少国外媒体的高度肯定。也许缺乏光学防抖的 Z3 依然不是最优秀的拍照手机,但综合成绩位列前茅的它,毫无疑问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顺便一提,全新的美食模式识别准确率出乎意料地高,且的确有一定的增进食欲的优化效果。

 

然而,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改良,这一次,Z3+ 依然让我有些失望。从结论上来讲,它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掩盖了这些闪光点,使得最终的使用体验,不但没有比 Z3 更好,反而有所下降。

  • 810 处理器由于高通的设计缺陷,发热明显。尽管 Z3+ 的发热部分位于正常使用时不易触及之处,但依然超过了大部分人能够接受的程度
    • 平心而论,Z3+ 在高负荷下的发热,并不比采用了 801、800 处理器的 Z3Z2 高很多,然而,在20多度的环境下,中低负荷运行的 Z3+ 也会产生相当的发热量,就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了
  • 为了缓解发热问题,Z3+ 和其他很多采用了 810 处理器的设备一样,会在高温时降低处理器运行频率,最终的结果便是,在日常使用时,Z3+ 的反应速度甚至会不及 Z3
    • Z4 Tablet 可以看出, 810 的性能确实强于 801,不过,这仅仅是在散热充分,没有被强制降频的前提下
  • Z3+ 强求6.9mm的纸面规格而削减了电池容量,加上 810 处理器更大的功耗,Z3+ 的续航时间仅有 Z3 的70~90%。如果使用 4G LTE 网络,情况将更为糟糕
    • 长达两天的使用时间,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噱头。在 Z3 时代,轻度使用下,一天半至两天的使用并非不可能。事实上,Z3 是当时续航最佳的高端智能手机之一。而对于 Z3+,即使只是轻度使用,也只能勉强达到1天半的续航。好在只要不是连续玩游戏或看视频,正常情况下 Z3+ 都能满足不用充电度过一整天,算是跨过了合格线
    • 其实,如果关闭全套 Google 服务背景同步、关闭全天候蓝牙连接(智能手环、蓝牙耳机等)、不使用在国内访问不畅且会定期更新位置信息的 Lifelog 应用……Z3+ 的发热与续航理应更好。自己这些小众的需求占据了大约2-3成的耗电量
  • 边框的处理与 Z2 类似,略高于机身面板,并由此带来了一定的割手感,握持的舒适度较 Z3 下降。兴许 Z5 系又会回到边框低于面板吧

2015/9/1 更新

Z3+ 与 Z4 Tablet 获得了新的固件升级(28.0.A.8.251),除了修正了 Stagefriht 安全隐患,发热和性能也获得了令人惊讶的提升——发热降至先前801的程度、系统流畅度提升至令人有些不习惯的新高。不过电池续航没有太大改善。无论如何,对9月份的5.1系统升级更加期待了。

2015/10/1 更新

看来 Android 5.0.2系统内存泄漏的问题确有其事,Z3+ 在升级并使用了数天后,流畅度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准,甚至明显不如三年前的 Xperia Z Ultra 和 两年前的 Z2(当然,这两台目前都运行于 5.1.1 系统)。Z3 系列的 5.1.1 系统到底何时才能到来呢。

SONY 字样上方是集中发热区,其余部分温度始终较低
SONY 字样上方是集中发热区,其余部分温度始终较低

总而言之,采用了 810 处理器的 Z3+ 可能在秋冬季运行起来更快更流畅,但是在夏季,它只会又烫又卡又费电,掩盖掉它所有的优点与改良。事实上,这几天早晚相对凉爽,Z3+ 的发热问题就立即得到了可观的缓解。如果在冬季发布,Z3+ 的口碑与表现或许会好很多吧(笑)。

 

小结

优点

  • 旗舰机型中亦属出众的轻薄机身
  • 典雅干练的全平衡设计:金属边框、双面玻璃、窄边框、时尚配色、各方向对称、背面摄像头无突起
  • 效果出色的屏幕:FHD 确保了极高的精细度又不至于过分耗电、700尼特的高亮度在夏季的阳光下依然能够清晰显示、高达130%sRGB 覆盖的广色域令照片与视频更为养眼、对比度等参数可随环境光亮度自动调节
  • 完备的音乐性能:立体声双扬声器、全面 HiRes 回放支持与优化、LDAC 高音质蓝牙音乐协议、主动降噪耳机支持
  • IP6/8 高强度防水:耳机插孔裸露防水、USB 接口裸露防水、更好的湿手触摸识别准确度
  • 名列前茅的拍照能力:得益于1/2.3’的大尺寸 Exmor RS for mobile 背照式传感器,Z3+ 拥有领先绝大部分同级别产品的的弱光拍摄能力;高级自动模式的对焦速度和成像质量进一步提升,能够完全满足日常分享与浏览需要;2070万高像素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后期裁剪;实体快门键易于操作
  • 接近原生 Android 的系统界面:感受纯正的 Google 设计规范与用户交互体验
  • 可与索尼其他产品通过 NFC 轻松连接:包括蓝牙设备、BRAVIA 液晶电视、家庭音响设备等,简单方便
  • MIMO 技术提供了更稳定的无线局域网连接性能
  • 支持快速充电技术,使用快充充电器单次充电 10 分钟可以最长使用约 5.5 小时

不足

  • 处理器功耗大、发热明显:高温下相机将强制暂停等待冷却;处理器性能会在高温时下降
  • 电池续航时间明显低于前代 Z3,从优秀降为中规中矩
  • 面板略低于边框,握持感受不佳
  • 扬声器最大音量不够响亮
  • 指纹识别、无线充电等热门功能依然缺席
  • 摄像头对夜间光源眩光的控制能力令人遗憾,不适合拍摄包含明亮灯光的夜景

 

如果不考虑价格和续航能力,Z3+ 依然是优于 Z3 的选择,但如果无所谓 Z3+ 的这些改良,Z3 则凭借着全面的性能,成为了目前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号称 Z 系列完成形的 Z3+,最终还是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P.S. 从最近网上流传的 Z5 的消息来看,Z 系列根本没有终结嘛,果然,说什么 Z3+ 是 Z 系列的最终形态都是骗人的(摊手)。

另,有朋友提问说为什么从来没有读到过“软件篇”测评。好问题。一方面,索尼各型号一直有着相对统一的系统设计,不必特地介绍每一款型号,且目前的趋势是越来越接近原生 Android 系统,没有特别值得大书特书之处。另一方面,目前很多所谓的软件测评都把重点放在了 UI 设计是否精致美观、细节功能是否人性易用上,这样的测评相对比较主观,个人认为,并没有过多的参考价值。一款产品外形多轻薄、屏幕多亮丽、拍照多出色,大体上还是可以作出中肯的评价——即使是主观的,屏幕看起来是不是明亮、色彩是不是准确,和其他机型相比是不是更惊艳,只要不故意违心,大部分人的结论理应相似。然而,软件测评并非如此。先不说 UI 设计各有所爱,有人偏好大小统一,有人喜欢各具形状,很多人对启动器应该是单层逻辑还是双层逻辑都能意见迥然,要客观地描述一套软件设计,并不容易。为了一个贴心的小设计而大加赞赏,会不会让人对整体的软件水准产生错误的预估?更何况,软件和硬件不同,即使在上市后依然可以不断改良。刚上市的软件或多或少会有问题,但它们很有可能在今后的系统更新中被修复,如果就此为其贴上体验欠佳的标签,会不会影响到阅读者的判断?一想到这一系列令人头大的问题,软件篇就一直搁置了。所以,只能说,如果有机会的话,软件篇会有的(笑)。

重新定义中端机——索尼(Sony)发表智能手机新旗舰 Xperia M5 & C5 Ultra

昨天索尼闪电发表了两台各具特色的中端智能手机,Xperia M5 与 Xperia C5 Ultra,系列序号更新至了5。两者的主要参数如下。

01-Xperia-C5-Ultra-Colour-Range

Xperia C5 Ultra

  • 6英寸 FHD IPS 液晶屏
  • MTK6752 处理器 + 2GB DDR3 RAM
  • 16GB 内置存储空间 + MicroSD 扩展
  • 双面:1300万象素 Exmor RS for mobile 摄像头(IMX214)+闪光灯
  • 2930mAh 电池

02_M5_gold_group

Xperia M5

  • 5英寸 FHD IPS 液晶屏
  • MTK Helio X10 处理器 + 3GB DDR3 RAM
  • 16GB 内置存储空间 + MicroSD 扩展
  • 背面:2150万象素 Exmor RS with Hybrid AF 摄像头(IMX230)+闪光灯;正面:1300万象素 Exmor RS for mobile 摄像头(IMX214 )
  • 2600mAh 电池

 

C5 Ultra 的卖点是远远领先业界主流水准的0.8mm窄边框与为自拍优化的高性能超广角前置摄像头。在国产厂商“假窄边框(在白色机身内嵌入黑色边框,营造出白色边框极窄甚至没有边框的错觉)”盛行的现在,真正边框极窄的 C5 Ultra 仿佛一阵清风。22mm超广角 Exmor RS 前置摄像头和闪光灯的搭配也使得自拍可以真正做到随时随地。

C5 Ultra 似乎结合了所有的流行要素——窄边框、大屏幕、方便自拍,不过,对自己而言,它的吸引力并不大。为了追求屏占比而放弃了全平衡设计,上下比例略显失调;极窄边框必然会带来大量的误触,为了迎合潮流而本末倒置(事实上,之前 Z2 2mm的窄边框就已经造成了很高的误触率)。C5 Ultra 并不会在中国大陆上市,自然也就不可能获得令人惊讶的销量。当然,即使上市,全面缺席电商、柜台与电视广告的索尼智能手机,也根本不会有人关注就是了。

Xperia M5 是一台性能全面的中端机。它巧妙地削减了大量常人不关心的高端配置,保留了相对漂亮的纸面规格,新的摄像头与高速混合对焦系统甚至优于以往的 Z 系列旗舰。联发科的高端处理器或许理论性能不及 Z 系列采用了高通 810,却换来了更低的发热量,值得肯定。中规中矩的屏幕色彩与亮度指标既降低了成本,又不会引起用户的不满。毕竟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很难区分这些。同样地,M5 不会在中国大陆上市。

身边很多朋友对索尼的评价都是:“看了你的索尼手机,觉得索尼的手机确实还挺不错,但在此之前,买手机时完全没有考虑过索尼,甚至不知道索尼也出手机。而且今后也并不打算买这样一个小众品牌的产品”。C5 Ultra 与 M5 都是该级别中素质很优秀的产品,继续错失大陆市场,只能说是索尼移动咎由自取了吧。

最后,最新泄漏的 Xperia Z5/Z5 Compact的谍照显示 Z5 系列将搭载侧面指纹识别系统。虽然晚了一些,不过索尼也终于要加入指纹识别阵营了呢。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