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的旗舰—— Xperia Z2 简单测评与使用感想(硬件篇)

在经历了推迟上市与供货不足后,索尼(Sony)今年最新的智能手机旗舰 Xperia Z2 终于在初夏五月姗姗来迟。根据支持的网络制式,这次的 Xperia Z2 分别有 D6502/D6503/D6543、L50w、L50t、L50u 等产品型号。

在 Xperia Z2 发表之初,自己就对它的实际表现非常期待。仅从纸面规格就能看出索尼的诚意。它改善了 Xperia Z1 几乎所有的不足,并且添加了很多实用的新要素。而在实际入手使用之后,却开始纠结应该如何设计这次的标题来表达自己的核心感想,开始担心过分的溢美之辞会让人感到有失公允,甚至是否会让自己在测评下一代产品时后悔自己现在滥用了夸张的描述。

但无论如何,Xperia Z2 名副其实,是索尼的旗舰——如果不妄称它是目前最优秀的手机的话。Xperia Z2 是索尼迄今为止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移动设备。这样的说法或许很苍白,毕竟每一代旗舰都是上一代的进化。但正由于熟悉索尼的每一次进步,才能断言 Xperia Z2 的提升之大之于索尼,可说是当年的 iPhone4 之于苹果(Apple)。有一些亮点的同时也有更多缺憾的前代产品就这样被几乎完美的后继者扫入了故纸堆,不得不打上“过渡产品”的标签。

简单来讲,

  • Xperia Z2 是目前屏幕显示效果最为优秀的智能手机
  • Xperia Z2 有着一流的扬声器外放效果和耳机音质
  • Xperia Z2 有着目前智能手机中顶级的拍照效果
  • Xperia Z2 有着目前智能手机中最强一级的性能
  • Xperia Z2 几乎是目前电池续航能力最强的智能手机。
  • Xperia Z2 是目前防水性能最为出色的智能手机。
  • Xperia Z2 依旧优雅的外观与用户体验无可挑剔的全平衡设计理念,毫无疑问能确保它继续在今年的 iF 或红点等权威设计奖中获得荣誉。

在罗列了赞美之后,本文将进一步详细介绍 Xperia Z2 ,并谈谈它的不足。

 

关于外观与做工

Xperia Z2 与前任 Xperia Z1 的外观十分相似,沿袭了受到用户好评的全平衡设计——用户可以以任何喜欢的姿势持机。

得益于边框设计的改进,Xperia Z2 在更轻薄小巧的机身中装入了更大的屏幕和电池。

Xperia Z1 5.0寸 TFT-VA 液晶屏 高144.0mm 宽74.0mm 厚8.5mm 重171g 电池容量3000mAh
Xperia Z2 5.2寸 TFT-IPS 液晶屏 高146.8mm 宽73.3mm 厚8.2mm 重169g 电池容量3200mAh

包装中的快速开始指南。从索尼爱立信时代起,它就倾向于使用环保的简单纸质包装,并省略了篇幅较长的纸质说明书
包装中的快速开始指南与一些必要的清单。从索尼爱立信时代起,它就倾向于使用环保的简单纸质包装,并省略篇幅较长的纸质说明书,以电子说明书作为替代
以双面高强度玻璃与金属边框呈现的全平衡设计简洁利落
Xperia Z2 有着乍看之下与 Xperia Z1 如出一辙的外形
Xperia Z2 的正面是一块镜面
Xperia Z2 的正面是一块镜面
Xperia Z2 的背面也是一块镜面(笑)
Xperia Z2 的背面也是一块镜面(笑)
底部的挂机绳孔是索尼一直以来的坚持
底部的挂机绳孔是索尼一直以来的坚持
机身左侧仅露出了磁力充电接口,microSD 卡槽与 microUSB 接口平时隐藏于防水保护盖之下
机身左侧仅露出了磁力充电接口,microSD 卡槽与 microUSB 接口平时隐藏于防水保护盖之下
直接防水的耳机插口依然位于机身顶部
直接防水的耳机插口依然位于机身顶部
在吸取了 Xperia Z 的教训后,Xperia Z1 与 Z2 都采用了圆角设计,使用户可以获得舒适的握持体验——尽管似乎不少人仍钟情于之前有些搁手的直角设计
在吸取了 Xperia Z 的教训后,Xperia Z1 与 Z2 都采用了圆角设计,使用户可以获得舒适的握持体验——尽管似乎有不少人仍钟情于之前有些搁手的直角设计
背面左上角有一颗高质量的摄像头与高亮度的闪光灯
背面左上角有一颗高质量的摄像头与高亮度的闪光灯

也许是出于成本考量,也许是为了防止不必要的误操作,索尼没有像一些夏普(Sharp)或 LG 那样一味地提高设备的屏占比,但 Xperia Z2 的边框宽度已经足够令人满意。经过多代改进,Xperia Z2 在确保了 IP58/55 等级的高强度防水的前提下依然维持了较窄的边框。作为对比,其竞争对手,销量遥遥领先业界的三星(Samsung)在为自家的旗舰手机 Galaxy S5 增加了 IP57/55 防水功能后,前任 S4 受到称赞的窄边框设计被迫放弃,边框宽度大幅增加。有意思的是,与之前索尼在网络上收到了铺天盖地的对 Z1 中规中矩的边框宽度的批评不同,这次几乎没有人指责三星在屏占比上的大幅退步。也许这才是正常情况吧。大部分用户并不在意这2-3毫米的差距,过分拘泥于此才不合情理。

屏幕点亮时的效果
屏幕点亮时的效果

Xperia Z2 作为索尼的高端机型,一如既往重视外壳材质与做工。总的来说,Xperia Z2 有着一流的做工,拿在手中宛如一件精巧的工艺品。然而遗憾的是,金属材质较强的延展性也带来了两个不足:在与硬物磕碰时很容易留下凹槽;着色不够牢固。如果不采用额外的保护措施,边框的轻微磨损与掉漆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果在意这点,请务必做好准备。

 

关于屏幕显示

在写 Xperia Z Ultra 的测评时,使用了“完美显示”这样的标题。智能手机范畴下尺寸最大的显示屏、优秀的色彩表现、较为精细的分辨率,以及索尼首次采用 TFT-IPS 类型液晶屏后大幅改善的可视角度不足问题,使 Xperia Z Ultra 的显示效果获得了肯定的评价。作为平板手机,它的显示效果优于同时期的三星 Galaxy Note2,更大的屏幕也提供了更好的文字阅读与图片浏览体验,大尺寸屏幕呈现的显示效果堪称完美。另一方面,Z Ultra 后期的 Xperia Z1 和 Xperia Z1 Compact 的显示效果并没有超越前者(依然采用 TFT-VA 液晶屏的 Z1 在可视角度上毫无竞争力;Z1 Compact 尺寸过小且分辨率稍低)。

Xperia Z2 彻底超越了它们。

在眼见为实之前,自己看到的是发布会现场媒体对 Xperia Z2 显示效果的盛赞,与测评站点拿出的漂亮数据(优秀的色域与色准)。而在实际见到 Xperia Z2 之后,“完美显示”的头衔只能属于它。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 广色域技术、 X-Reality for mobile 画质增强技术,以及新引入的 Live Colour LED 切实发挥了效果,Xperia Z2 的色彩表现惊人,整块屏幕显示明亮通透、色域范围鹤立鸡群、可视角度进一步提升、漏光现象也几乎不存在。

条件所限,横向对比的结论非常主观,都是自己亲眼对比后得出的感受,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非要说的话,Xperia Z2 的显示效果与 iPhone5s 相当(如果不是更好),并凭借更高的分辨率与尺寸获得了更好的主观感受。三星的 Galaxy Note3 和 Galaxy S5 都采用了 AMOLED 技术,且至今未能完全解决红色较弱绿色过分浓艳的问题。自己始终无法喜欢上这种有些刺眼的色彩风格。HTC 去年的旗舰 One (代号 M7)以屏幕显示效果优异著称,抛开其他因素,它的显示效果确实顶级,但并没有 Z2 带给自己的震撼。此外,很可惜没能接触到 LG 的 G2,无法评价。

Xperia Z2 最大的不足是屏幕最大亮度相对较低。 事实上,最大亮度下的 Z2 在室内相当刺眼无法长期注视,中等亮度就能提供很好的表现。不过户外阳光直射的条件下,较低的最大亮度就是一大局限。虽然能够看清屏幕内容,但相比那些亮度更高的设备,对比度和色彩都会较差。从知名数码网站 GSM ARENA 的测评数据来看,Xperia Z2 的最大亮度和阳光下的对比度的数值中规中矩,不如 LG G2、iPhone5 等典型的同等级竞争对手。相对较明显的屏幕反光也进一步加剧了问题。如果经常需要在户外使用手机,恐怕无法满意。数据是死的,解读数据的人是活的。与 GSM ARENA 在婉转曲折的行文措辞后仅给出 Xperia Z2 屏幕效果一般的评价不同,自己根据与其他一些设备的实际比较,认为 Z2 的显示效果即使不是最好,也绝对属于最好之一。

不少数码站点做的显示效果测评,不外乎在桌上排开几台旗舰,拍下它们各个角度下显示同一张照片的样子。老实说,自己一直觉得这除了看出它们的默认色温和可视角度外,其实意义不大。稍微专业些的网站会使用色阶图片来展示显示效果,甚至使用专门的测量仪器,这样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每个人的眼睛本身就有差异,个人偏好也不尽相同,最终喜欢哪一种显示效果,其实是非常个人化的结果。只有亲眼验证才是最有效的手段。顺便一提,Z2 的屏幕有着很漂亮的测量数据。对于色域超过 sRGB 范围,色准优秀的 Z2,测试者给出了“完美的屏幕难得一见,而 Xperia Z2 可说恰好是其中之一”的高度评价。这恐怕也是 Xperia Z2 的屏幕显示效果令自己震惊的根本原因。

Xperia Z2 的另一个小问题或许是屏幕尺寸过小。习惯了6.4寸屏幕的 Z Ultra 之后,5.2寸的 Z2 能够展示的信息量实在无法让自己满意。不过尺寸与便携终归是无法调和的矛盾了吧。

在横向对比之后,再来看一下 Xperia Z2 相比前辈究竟进化了多少。这种纵向对比或许更有说服力,说服用户放弃 Z2 的前辈们而义无反顾地选择 Z2(笑)。

以下对比照片中,Xperia Z Ultra,Xperia Z2 和 Xperia Z1 Compact 都开启了最大屏幕亮度,默认白平衡设置(因此色温稍有些偏暖),没有关闭默认开启的 X-Reality for mobile 选项。照片没有经过后期处理,用于拍摄的相机没有应用特殊后期效果。色温的差异可以很容易地通过 Xperia 内置的白平衡调节功能解决,不过这里就姑且先忠实还原这些差别。

可以看到,Z2 在色域、饱和度、大角度斜视状态下的漏光控制等方面的表现都堪称完美。或者更加直白地说,Xperia Z2 的屏幕显示效果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一旦习惯,甚至会不愿意再换回原来的设备。不过正如刚才说的,这些照片也只能作为简单参考。

DSC01857 DSC01859 DSC01858DSC01869 DSC01871 DSC01870 DSC01866 DSC01868 DSC01867 DSC01863 DSC01865 DSC01864 DSC01860 DSC01862 DSC01861

Xperia Z1 Compact、Z2 与 Z Ultra 的尺寸对比
Xperia Z1 Compact、Z2 与 Z Ultra 的尺寸对比
Xperia Z1 Compact、Z2 与 Z Ultra 的厚度对比。Z Ultra 凭借6.4mm的厚度在上市近一年后依然保持着世界最薄的全高清分辨率智能手机称号
Xperia Z1 Compact、Z2 与 Z Ultra 的厚度对比。Z Ultra 凭借6.5mm的厚度在上市近一年后依然保持着世界最薄的全高清分辨率智能手机称号。此外,目前最薄的全高清 Android 设备是索尼6.4mm厚的防水平板电脑 Xperia Z2 Tablet

 

关于音质

Xperia Z2 搭载了一对立体声扬声器,音量充沛,音质上佳。相比以往产品,底噪和爆音都被控制得很好。具有立体声扬声器的智能手机并不多见,Xperia Z2 左右声道发出的响亮清晰的声音,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并没有接触过步步高那些采用了专门的音频解码芯片的音乐手机,有些好奇 Xperia Z2 的外放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自己今后应该不会再考虑选择非立体声扬声器的手机。

至于耳机音质。在 Z1 Compact 的测评中提到过它的输出功率较高,音质在手机中非常不错。不难猜到,Z2 超越了 Z1 Compact。索尼在手机中首次加入的主动降噪支持,则进一步提升了 Xperia Z2 的听感。只要配合专用的降噪耳机,无论是乘坐地铁飞机,还是走在路上,Xperia Z2 都能明显过滤低频噪音,除了可以降低若干档音量以保护听力,处于安静环境中聆听音乐的体验实在令人流连。顺便,为了顺应索尼最近的推广策略,Xperia Z2 对 Hi-Res 音频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Xperia Z2 直接兼容索尼现有的5段接口降噪耳机 NC033
Xperia Z2 直接兼容索尼现有的5段接口降噪耳机 NC033

自己并非专业,耳朵也说不上特别灵敏。只不过那么多年来也算是听过一些不错的耳机和设备,个人感觉 Xperia Z2 的音质与索尼中端的 Walkman S 系列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解析力的差别也只有在安静的室内才能分辨。理所当然地,对于自己在家常用的 CD900ST,Z2 同样推起来相当勉强。

虽然 Xperia Z2 仍无法与专业的高端播放器比肩,但它已经完全超越了自己对手机音质的期待。可以预见,今后出街携带 Walkman 的频率会大幅减少,D100 在购物清单中位置也会提前不少(笑)。

最后,音质毕竟是非常主观的话题,以上这些都只是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关于性能与电池续航

增强的 Snapdragon 801 2.3 GHz Qualcomm MSM8974AB 四核处理器及3GB的运行内存确保了 Xperia Z2 拥有当前智能手机中最强一级的性能。仅从数字上来看,Xperia Z2 恐怕比采用2.5GHz主频MSM8974AC的 Galaxy S5 在全负荷运行时略逊一筹,不过智能手机全负荷运行的时间并不很多。而使用过程中始终在2GB上下浮动的内存占用情况,让自己很难确信仅有2GB内存的 Galaxy S5 能够凭借处理器频率的微弱领先获得软件跑分之外的更多优势。

在实际使用中,即使安装、运行了大量应用,Xperia Z2 整体响应速度仍然极快,没有值得不满之处。

也许是处理器技术的限制,Xperia Z2 的发热较为明显。这是至今为止自己对 Z2 最大的不满。习惯了散热能力优秀的 Z Ultra,自己对手机的发热量也苛刻了不少。所幸自己不用手机玩游戏,日常使用中也很少会有严重发热的情况。

为配合索尼的 4K 战略,Xperia Z2 被强行加上了 4K 视频录制功能。明明手机上没有播放 4K 视频的意义,4K 电视、显示器也根本没有普及。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手机处理器还无法应付长时间的 4K 视频录制。于是,只消大约5分钟,进行 4K 视频录制的 Z2 就会因为处理器不堪重负而进入连续高温状态。此时手机的过热处理机制将自动启动,中断视频的录制。 也许一两年后的移动处理器将能胜任 4K 视频的录制吧。

得益于3200mAh的大容量电池,Xperia Z2 几乎是续航能力最强的智能手机,实际的使用时间超出了3200这个数值给人的预期。导致这一结果的具体理由尚不清楚,有人认为这是由于 Z2 的最高亮度较低(尽管该结论并不是在最高亮度下得出),有人认为是低主频版本处理器的功劳。不管怎么说,更长的续航时间无疑是一件好事。只不过电池容量提升之后,充电时间也有能够感受到的增长。

2014/8/2 更新

进入盛夏,Z2 的发热问题越发明显。高负荷操作下后背上部严重发热。Z2 的相机自带过热检测,而这个功能会严重影响正常使用。在25度以上环境,4K 视频录制功能会因手机过热而被系统强制保存退出,极端情况下只能录制数十秒。在30度以上环境,普通的拍照功能也可能遇到过热关闭。要确保 4K 视频录制正常工作,20度或更低的环境必不可少。

2015/10/17 更新

Z2 于近日获得了 Android 5.1.1 更新,不但更加省电,内存利用率更优,系统整体反应速度也大幅提升,各类操作与界面切换都极为顺滑,不输2015年的最新旗舰,就好似又获得了新生。Z2 目前在家母手中服役,优秀的显示效果、绝佳的电池续航、出色的拍照效果,获得了她的交口称赞。

 

关于拍照质量

相比同样搭载了 1/2.3” 2070万象素 Exmor RS™ for mobile 传感器、明亮的 F2.0  G 镜头以及高速的 BIONZ™ for mobile 图像处理器的 Z1 与 Z1 Compact,Xperia Z2 的拍照效果得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进步,整体响应速度、对焦成功率、细节纹理及白平衡都有显著提高。

Z2 的拍照质量提升是如此明显,以至于自己现在特别怀疑 Z1 与 Z1 Compact 的拍照质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虽说高通最新的处理器改进了图像处理算法,但在光线不足的条件下的成像效果能够提升那么多,实在是一个惊喜。无责任主观评分的话,假设自己的 RX100 Mark II 为基准分10分,Z1 可能在4-5分,Z2 则是7-8分。

条件所限,拍照方面只拿普遍认为出片成功率相当高的 iPhone5s 做了比较。Xperia Z2 处于手动模式,2070万像素,其他全部使用默认设置。iPhone5s 全部使用默认设置。在室内灯光环境下,iPhone5s 的白平衡始终存在大幅偏差(虽然看起来似乎更加讨喜眼球)。同时,Z2 更高的分辨率记录了更多的画面细节。此外,Z2 的微距能力也相当不错。

Xperia Z2 在拍照方面的问题和之前一样,就是高级自动模式尚无法胜任比较复杂的情况。在 Z1 Compact 的测评中已经详细讲过这个问题。

 

关于无线连接稳定性

之所以特地要说一下这点,是因为明显感受到 Z2 蓝牙连接稳定性的提升。之前 Z Ultra 上存在的断线问题几乎不再出现。这对于经常需要同时连接大量蓝牙设备的自己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加分。

 

小结

文首的诸多称赞就不在文末再次重复。Z2 目前已知的缺点有:发热较为明显、最高亮度不足在户外不易看清屏幕、自动模式拍照效果一般、4K 视频录制聊胜于无。

自己现在只是希望综合性能十分优秀的 Xperia Z2 能真正成为索尼移动的转折,帮助索尼移动从扭亏为盈进一步走向持续盈利,使它能够今后也继续不断推出更加优秀的设备。

2014/11/07 更新

在 Android 5.0 之前,索尼为 Z2 推送了 4.4.4 系统升级,带来了包括新的系统界面、相机应用、快捷通知栏、Hi-Res 音频输出、PS4 遥控操作等依稀了 Xperia Z3 预置的功能。相近的硬件规格和几乎如出一辙的软件功能,使 Z2 在某种意义上进化为了 Z2.8。虽然 Z3 依然在轻便、屏幕亮度和拍照效果上更胜一筹,但 Z2 的竞争力无疑又提升了很多。

 

 

回顾上半年,展望下半年,即将推出的大尺寸 iPhone6、无甚提升的 Galaxy S5 与尚无多少消息的 Note4、主打屏占比与 OIS 的 G3、叫好叫座已经成功了一半的 One (M8)、索尼当前的旗舰 Xperia Z2 与将来的 Z3,以及一群虎视眈眈的国产手机,今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也一如既往地热闹(笑)。

小,有可为——索尼(Sony)Xperia Z1 Compact 简单测评与使用感想

Xperia Z1 Compact (型号 D5503/ M51w;大陆行货宣传名称 Xperia Z1 炫彩版,型号 M51w)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款手机。不过它尺寸太小,因此之前一直没有进入自己的购物清单。正值最近家妹生日,就入手了一台柠檬黄版的 Z1 Compact,作为她的生日礼物。

本文将简单谈谈借用 Xperia Z1 Compact 几天的使用感想(笑)。

 

从名称就可以猜到,隶属 Z 系列的 Z1 Compact 与前辈采用了相似的全方位平衡设计。全平衡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用户可以通过任意姿势方便地使用手机,具体的呈现就是设备几乎是一块平板,没有明显的上下左右前后区分。Z1 Compact 与 Z1Z Ultra 共同组成了去年的索尼高端产品线,覆盖了4.3寸、5寸及6.4寸这三种不同的机身尺寸。

防水已近成为大部分索尼智能手机的标配,Z1 Compact 也不例外。

Z1 Compact 同样支持 IP55/58 的防水规格,日常生活情景完全不在话下
Z1 Compact 同样支持 IP55/58 的防水规格,日常生活情景完全不在话下
Z 系列标志性的圆形电源键,做工精致,时刻释放着存在感
Z 系列标志性的圆形电源键,做工精致,时刻释放着存在感

 

关于屏幕与电池续航

从 Xperia Z Ultra 开始,Xperia 高端型号终于都用上了 IPS 材质的液晶屏,解决了之前广为诟病的可视角度较小,在斜视屏幕时色彩明显泛白的不足。虽然之前有在网络上看到 Z1 Compact 显示效果不及 Z Ultra 的说法,不过自己的实际感受是 Z1 Compact 的这块屏幕非常优秀,与 Z Ultra 没有可辨的区别。如果对色温不满意,系统内置的白平衡设置工具也可以完美解决屏幕颜色偏暖或偏冷的现象。索尼招牌的 TRILUMINOS™ 特丽魅彩显示技术和 X-Reality 迅锐图像处理引擎一如既往地增强了红绿蓝色的显示效果,并调节了图像的对比度饱和度等属性。这两项技术仅对包括内置照片、电影应用等在内的部分应用有效,但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实际的观感。可惜索尼声称的锐度提升与画面降噪效果依然聊胜于无。

Xperia Z1 Compact 采用了 JDI(Japan Display Inc.) 开发新型节能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刷新率来大幅减少静止画面的耗电量,使得电池容量仅2300mAh的 Z1 Compact 获得了超乎意料的续航能力。尤其是对于网页浏览等需要长时间点亮屏幕,但其他方面耗电较少的任务,Z1 Compact 遥遥领先其他设备,在电池容量较小的前提下取得了几乎最好的续航成绩。

 

关于摄像头

与 Xperia Z1 一样,Z1 Compact 搭载了一枚2070万像素的1/2.3寸 Exmor RS 背照式传感器。能够冠以 G 商标的F2大光圈以及27mm广角高素质镜头,BIONZ for mobile 处理引擎为其画质提供了保障。

Z1 与 Z1 Compact 都自称是最好的拍照手机。这也是这两台手机最受争议之处。也许是受限于高通(Qualcomm® )Snapdragon™ 800 处理器自带的图像处理器性能,也许是受限于相机高级自动模式的算法缺陷,Z1 Compact 的出片依然有很明显的细节涂抹感严重的问题。

虽然自己没有为索尼以外的手机专门写过测评,但经手体验试玩过的手机也有一定数量。可以说,在手动模式下选择合适的拍摄场景后,凭借准确的色彩还原、对比度控制和细节信息的保留, Z1/Z1 Compact 给自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尤其是夜间室内的效果令人满意。这里的细节保留和接下来要批评的细节涂抹感是两个概念。举例来说,Z1 Compact 能够忠实还原墙纸上由花纹造成的不显眼的明暗变化,能够呈现出插座面板上放由积灰导致的颜色加深。用过的其他一些手机,即使是高端旗舰,也常常会通过较为粗暴的算法“磨平”这些细节。它们的照片非常干净,细节纹理清晰且边缘锐利,但是没能捕捉到这些本应存在的“真实”。在网络上也见到过与自己类似的观点,因此这也许并不只是自己接触到的个例。

接下来是对 Z1 Compact 拍照效果的批评。和 Z1 一样,Z1 Compact 拍出的照片边缘模糊,且噪点较为明显。最终表现出的结果是,照片中包含的小尺寸文字很难看清,物体之间的边缘轮廓缺乏刚劲有力的线条。此外,Z1 的高级自动相机模式在测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有些场合不能很好判断拍照的光环境,只有在适当移动取景帮助它找准拍照模式后,才能获得名副其实的高质量照片。很可惜,大部分普通用户很可能无法做到这一点,有一定背景知识的用户也不会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因此高级自动模式恶评如潮。最后,手动模式虽然通常能得到远高于高级自动模式的画质(这里甚至可以抛出一个草率的观点认为手动模式的成像质量已经达到了当前智能手机拍照效果的顶级水准),但对焦成功率却大幅下降。在很多情况下,用户必须调整对焦位置才能避免一次次的对焦失败。

总结来说,如果不需要放大照片,仅在手机屏幕上回放,或仅为了上传至SNS或通过邮件发送,手动模式(或者找对了场景模式的高级自动模式)下对焦成功的 Z1 Compact 的表现无愧于索尼对它的拍照能力的宣传。是的,它能拍出整体效果优秀的高质量照片。然而,如果完全寄期望于它的高级自动模式,或希望得到即使1:1放大也没有破绽的照片,Z1 Compact 会让你失望。不用去和其他主流旗舰比较,它的细节锐度甚至不如一些定价799的采用了索尼提供的传感器的国产智能手机。打个比方,Z1 Compact 的摄像头,就像一个只有孩童心智却拥有运动员体格的人。你只要,也只有,让它明白了你的意图,才能发挥它的惊人实力,否则就白白浪费了优秀的硬件。

正因如此,各类网络相册中,在偶尔能看到由 Z1/Z1 Compact 拍出的效果惊人的照片的同时,也能看到更多的质量平庸的甚至令人开始怀疑索尼是否夸大宣传的照片。

有机会的话,今后会添加一些样张。

背面左上角是一颗2070万像素的摄像头与闪光灯
背面左上角是一颗2070万像素的摄像头与闪光灯
可以在侧面看到 Z1 Compact 的独立快门键和挂机绳孔
可以在侧面看到 Z1 Compact 的独立快门键和挂机绳孔

 

关于做工与外形

Z1 Compact 的做工优秀,保持了 Z 系列的一贯水准。4.3寸的屏幕虽然不便于浏览网页或观看视频,但却非常称手。Android 系统没有左上角返回键或其他一些需要频繁使用的顶部控件,于是至少大部分男性都应该可以毫无压力地单手执行大部分常用操作。

特别与苹果(Apple)的 iPhone5s 做了比较,Z1 Compact 的屏幕大了约0.3寸,边框宽度相当,最终宽度也就多出了若干毫米。Z1 Compact 的屏幕边框只有2012年的主流水平,13年的几台超窄边框手机相比差距明显。这本来并不是问题,只是一旦有了比较,人心中的天平就容易失去平衡。Z1 Compact 边框没能做窄的主要原因是,索尼执着于为它提供高等级的防水能力,但当时的设计方案与制造工艺(与成本)又不足以实现更窄的边框。否则,Z1 Compact 的机身宽度或许能够从当前的64.9mm再减少3-4mm。可喜的是,最新的 Xperia Z2 改进了边框宽度,今后将另行介绍。

最后需要说明,尽管面向日本市场的姊妹版本 Xperia Z1 f 采用了双面玻璃设计,国际版的 Z1 Compact 背面却是一块透明塑料。目前没有发现除了重量与手感外的任何影响。

背面除了摄像头,就只有 NFC 标记与 SONY、XPERIA 字样
背面除了摄像头,就只有 NFC 标记与 SONY、XPERIA 字样
扬声器位于机身下方,双手握住机身玩游戏时也许会影响外方音量
扬声器位于机身下方,双手握住机身玩游戏时也许会影响外方音量
从 Z1 开始,机身上方的耳机孔直接防水
干净利落的正面体现出了全平衡设计的精髓。由 Android 的开发者 Google 官方提倡的无实体按键设计必将是今后的主流
机身左侧依次是 MircoUSB 接口、MicroSD 卡槽、磁力充电接口与小型 SIM 卡插槽
机身左侧依次是 MircoUSB 接口、MicroSD 卡槽、磁力充电接口与小型 SIM 卡插槽

 

关于音质与性能

智能手机的音质本不值得专门叙说。不过 Z1 Compact 的底噪很小,功率也至少高于同门的 Z1 与 Z Ultra,倒是一个惊喜。

2.2GHz主频的 Snapdragon™ 800 四核处理器以及2GB内存,确立了 Z1 Compact 的小尺寸旗舰地位——其他厂商的小尺寸机型无一例外降低了硬件配置,而与旗舰级的性能无缘。无论 Z1 Compact 是否性能过剩,极为流畅的系统反应速度与应用执行速度都是一个加分项。

 

小结

综合来讲,Xperia Z1 Compact 无疑是这个尺寸下最为优秀的 Android 智能手机。顶级的性能、精湛的做工,加上目前相对而言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使得“之一”两字甚至也能省略。

期待对“小”有着强烈执着的索尼,今后也能继续不断推出更多“有可为”的优秀产品。

 

 

 

数码影像新领域——索尼(Sony)发表单镜数码相机 α77 II、α7S 与高画质便携数码机 RX100 III

索尼昨天正式发表了 Alpha 品牌的单镜数码相机 α77 II、α7S,以及高端 Cyber-shot 数码相机 RX100 III。

α77 II 是 α77 的后继机型,主要提升了对焦性能,支持世界最多的79点相位差对焦以及12张/秒的连拍速度。相比前代,APS-C 尺寸约2430万有效像素的 Exmor® CMOS 图像处理器与高速图像处理引擎 BIONZ X™,以及新的对焦系统,帮助 α77 II 更为复杂多变的拍摄场景。可翻转的液晶屏、自定义按钮、镁铝合金机身等都提升了相机的易用性和可靠性。

α7S 是 α7 的衍生版,新开发约1220万像素的35mm全画幅 Exmor® CMOS 图像传感器与图像处理引擎 BIONZ X™ 为 α7S 提供了常用 ISO100~102400、扩展ISO 50~409600 的惊人感光性能,并支持 XAVC S 4K 超高清视频录制。从官方的演示视频及拍摄来看,α7S 在微光环境下的表现异常惊人,对于小型数码相机来说可谓进化。

RX100 III(Mark III) 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机型,它继承了前代的衣钵,无愧于能装入口袋的最强便携数码相机。

相比前代,新开发的 ZEISS Vario-Sonnar T* 24-70mm F1.8-2.8 镜头广角端和望远端都性能都得到了提升,无疑是一个惊喜。而内置的0.39寸144万像素 OLED EVF 和支持向上180度翻转的液晶屏则是索尼技术实力的体现。

 

从前年开始,索尼中国无论是新品发布还是铺货上市都非常迅速,大部分产品已经能做到与日本同步,甚至很多都早于海外发售。最近的例子是 Xperia Z2 和 Xperia Z2 Tablet。能够尽早上市自然是好事,不过有点担心这个决定对于索尼本身来讲是否最优。拿智能手机为例,在无法使用 Google 服务的中国大陆,Android 手机的生态环境异常恶劣,同时索尼智能手机在国内也没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将首批出货提供给中国大陆,真的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吗。就目前来看,我表示怀疑。

最后需要批评的是,索尼中国为了所谓的接地气,在网站设计和营销文案上依然与业界领先水准有差距。不能很好地突出产品的卖点,宣传语充满一股三四线小品牌的噱头感,实在令人无语。这个情况或许只能等到索尼中国这里市场部的决策者换人之后才能改善了吧。

 

新闻稿:

α77 II 中文 日文

α7S 中文 日文

RX100 III 中文 日文

产品页面:

α77 II 中文 日文

α7S 中文 日文

RX100 III 中文 日文

 

 

本文图像版权属于相关版权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