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Sony 的第一步——索尼(Sony)Xperia Z1 简单测评及使用感想

索尼最新的智能手机 Xperia Z1 以 One Sony 之名,集中了索尼各部门的力量,终于在近日面世。

正如其名 Z1 所示,Xperia Z1 是2013年上半年旗舰 Xperia Z 的进化版,同样采用了 omnibalance (全方位平衡)设计,外形也非常相似。

DSC00901
索尼独有的 OptiContrast™ 纯黑液晶技术,能让处于关闭状态的屏幕完全隐藏在面板之下,与机身融为一体

相比 Xperia Z,Z1 采用了显示效果更好的屏幕材质,并配合 X-Reality 软件优化功能(可以视作之前 BRAVIA engine 2 for Mobile 的增强版),在色彩更加自然亮丽的同时,侧面角度观看时整体泛白的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5英寸的全高清液晶屏确保了极佳的画面精细度。不过,和 TFT-IPS 面板或是三星(Samsung)在高端型号中常用的 AMOLED 相比,Xperia Z1 的 TFT-VA 面板在可视角度上略逊一筹。

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诚然,作为旗舰型号,Xperia Z1 的屏幕依然离完美差一步。即使色彩方面一流,可视角度不足也仍然是一个缺憾。过去一直以为索尼迟迟不肯使用 IPS 屏幕是由于成本问题,最近又想到了一种新的可能原因。由于技术限制,IPS 屏幕存在留下残影的可能。自己使用的 Sony Tablet S 和 VAIO Duo 11 都有轻微的短时残影问题,在网上也能看到其他品牌采用 IPS 屏幕的设备也有类似情况。而苹果(Apple)最新推出的 iPhone5s,也有其显示质量较 iPhone5 有对比可辨的下降的评价。不难想象,IPS 屏幕即使在色彩、亮度和可视角度上都非常优秀,仍然不是一劳永逸的最优解。至于 AMOLED 屏幕,一方面有着黑色纯正且耗电低、对比度高、可视角度极好等优点,也有着一定时间后可能留下残影、亮度较低等不足。质量优秀的 AMOLED 屏幕成本较传统液晶高出不少,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这部分增加的成本买单,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索尼给出的答案是,不采用 AMOLED,三星给出的答案是,即使尚不完善,也有使用的价值。撇开蓝绿色过分浓艳这种赞否两论的问题不说,由于各种原因而导入的 Pentile 像素排列(错开排列方式)确实降低了画面锐度。即使在如今 Galaxy S4 达到了 441 ppi,根据测评,其实际锐度依然低于同级别的普通像素排列方式。差别虽小,但也是肉眼可辨。

事实上,屏幕效果的问题,虽然很具有话题性,但似乎并不是影响大多数人选择产品的主要因素。据自己的了解,普通人并不在意其中的差别。但既然是个具有话题性的因素,就有仔细考虑到的必要。个人来说,希望索尼选择苹果的道路,在今后的设备中使用 IPS 屏幕。Xperia Z Ultra 和即将上市的 Xperia Z1 f 都采用了 IPS 屏幕,这或许也是索尼给出的回应。至于 OLED 技术,索尼在智能手机之外的不少产品中其实都有使用,尤其是高端产品中都用了素质出色的高成本 OLED 屏幕,例如头戴式显示器和数码相机的电子取景器等。在技术成熟成本下降之后,或许会是又一选项。对于三星来讲,如果能够继续改进,解决目前 AMOELD 中存在的不足,也是一件好事。既然现在已经赢得了市场,就不该停滞不前,应该以此为契机更上一层。

有意思的是,在上海的 Apple Store 零售店内对比 Z1 和 iPhone5s 的屏幕时,听到店内的专家(苹果官方用“专家”一词称呼店内的销售导购)在自己身边用一种无法理解的语气说道“用 Android 和 iOS 比屏幕 PPI 没有意义”,似乎对 iOS 全球市场占有率跌破15%的事实又有了新的理解。

DSC00907
和 Xperia Z Ultra 一样,Z1 的左侧也有磁力充电接口,免去了充电时需要打开 MicroUSB 接口保护盖的麻烦,也减少了保护盖松动后防水性能下降的风险

omnibalance 设计的核心思想在于,让用户在以不同姿势使用设备时,都能获得相同的体验。从结果上来看,设备的外形几乎对称,屏幕下方没有实体按钮,连正反面都没有差别。三星坚持使用物理按钮的做法固然受到一些用户的喜爱,但这种做法有违 Google 的推荐标准,且三星坚持使用左菜单键右返回键的自定义标准,作为一个 Android 应用开发者,并不欣赏这种造成用户体验分裂的行为。

如果说 Xperia Z 和 Xperia Tablet Z 是对 omnibalance 设计的第一次尝试,那么 Xperia Z1 就是对这种设计的升华。更加圆润的边角,非常适合手持,解决了 Z 广为诟病的棱角分明不贴合手形的不足。iPhone 系列虽然同样采用了棱角分明的设计,不过倒是没有这样的批评。理由或许是很多人都会为 iPhone 安上各式各样的保护套也说不定(笑)。

DSC00908
2013年机型广泛采用的圆形金属开关键设计,是一个引人眼球的要素。SONY 字样上方的槽内有一个 LED 指示灯,用于通知提醒等用途

Xperia Z1 比 Xperia Z 的尺寸稍大。5寸是个很微妙的尺寸。虽然不少人,尤其是女生觉得难以单手使用,不过可能是由于自己的手指较细长,操作起来并无大碍,心目中单手可操作最佳尺寸已经从4寸(Xperia X10)升级到了4.3寸(Xperia S)又升级到了5寸(Xperia Z1)。如果不考虑单手操作,6.44寸(Xperia Z Ultra)则是一个既能装入上衣口袋,又能提供绝佳图片、视频、电子书、网页浏览体验的尺寸,是自己目前最为中意的尺寸。

Xperia Z1 有一个受诟病角度的设计是边框较厚。支持这一设计的理由通常有减少手指误触、为更大的电池提供空间、避免底座的突起遮挡屏幕等;其问题在于更宽的宽度增加了设备的体积,增加了单手操作的难度。自从三星在 S4 中引入了超窄边框的设计之后,一款手机的边框是否够窄,也成为了一个话题。自己也相信窄边框,或者说更大的屏占比,将会是今后手机设计的趋势。上述的三个理由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期待索尼明年的新机型能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毕竟这种话题性的要素事关营销(并最终影响到产品的销量),无论最终对用户会造成多大影响,都应该尽可能做到最好。

DSC00910
Z1 的扬声器位于底部,在解决了某些场景下扬声器可能被遮挡的问题的同时,又引入了一些新的可能遮挡扬声器的情况,真是一个难题。右下家的挂机绳孔依然健在

Xperia Z1 在底部配置了一个大尺寸扬声器,不过音量依旧中规中距。索尼历来没有使用高分贝扬声器的传统。xLoud 功能一定程度上会提升扬声器的音量,但效果毕竟有限。虽然自己从没有因此漏听通知,不过对于有特殊需求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不便。

相比 Z,Xperia Z1 设置了独立的快门键,便于随时抓拍。可惜的是,Z1 的相机冷启动速度不够稳定,有时能够瞬间开启抓拍,又是又会需要一两秒的等待。最新的系统升级改善了系统的整体反应速度等方面,这一问题有所好转。不过说到底这和系统安装了多少应用,有多少后台进程等问题也有关,无法一概而论。

DSC00913
快门键的尺寸并不大,虽然并不难按,不过自己还是喜欢更大的按钮

作为 Xperia 系列的一个传统,Z1 也在镜面上预先贴有一层贴膜。下层的强化玻璃负责硬度,上层的贴膜负责防止玻璃碎裂。这层贴膜的透光质量不错,但硬度不足,不耐硬物刮擦。对一般人来说,并不需要太在意这层贴膜,将它理解为屏幕的一部分,如果担心刮痕,只要再贴一层保护膜即可。不过自己一般不使用贴膜,认为只要小心使用即可。

DSC00915
Xperia Z1 和今年的前两部主力机型一样,也采用了双面镜面设计

Xperia Z1 最大的卖点就是其摄像功能。2070万像素的1/2.3寸 Exmor RS 背照式传感器,能够冠以 G 商标的F2大光圈以及27mm广角高素质镜头,BIONZ for mobile 处理引擎为其画质提供了保障。从其他来源大量的测评来看,Z1 从硬件上无愧最强 Android 拍照手机的称号。但是自动模式的效果不尽人意也是事实。在和 iPhone5s 的比较中,得益于硬件优势,Z1 在微光条件下的素质通常更好,白平衡,对焦成功率则各有千秋。没有做特别详细的对比,所以也就不展开说明。

索尼中国不知根据哪里的调查得出的结论,将 Z1 定位为影像智能手机,并在产品页面通篇宣传其拍照效果,而全然不谈其他特色。只能说,但愿能起到良好的营销效果就好了。时常觉得索尼中国的自主权很大,在包括微单的命名等不少营销决策上都有自己的主见。即使如此,中国依然不是索尼的主要市场,因而自己始终认为,或许像苹果那样使用全球统一的营销手段才是更好的选择。

DSC00920
背面的摄像头边标有 G 镜头商标,传感器尺寸以及像素数,下方有一个亮度颇高的 LED 闪光灯

Qualcomm® Snapdragon™ 800 处理器已经成为了如今旗舰手机的标配,能提供基本流畅的使用体验,解码高清视频也不成问题。2GB 的 RAM 在日常使用中也绰绰有余。不过初期的系统软件稳定性似乎有些问题,偶有发生一两次黑屏,似乎是与相机功能有关。从 Z Ultra 的经验来看,随着系统的升级,死机情况应该会得到解决。只是索尼的软件实力依然还欠火候,在新开发功能(比如新的相机界面)时,常会留下一些错误,实在遗憾。

音质方面,没有专门音频芯片的普通智能手机之间区别不大,不过索尼独有的 Clear Stereo、Clear Bass 以及虚拟环绕声音质增强技术能切实改善听感,聊胜于无。Walkman 应用在界面和易用性上也都属上乘。相比之下,ClearAudio+ 均衡器自动设置功能就更多的是一种效果有限的噱头了。

2012年上半年的 Xperia S 是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最后的一批遗产,除了透明带设计别具一格外,硬件规格缺乏竞争力。下半年的 Xperia TX 各方面较为均衡,但也没有从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的实力。2013年上半年的 Xperia Z 由于缺乏经验而存在不少问题,甚至还有机身长时间过热可能会引起后盖脱胶的设计缺陷。下半年的 Z1 目前打出了 One Sony 的口号,不仅改善了大量 Z 中存在的不足,至今没有发现明显的设计缺陷或硬件短板,在摄像头方面也实现了优于绝大部分竞争者的承诺。继防水、高品质摄像头之后,Xperia 的下一步会是什么,无线充电抑或是更优秀的音质?2014年,索尼将会用怎样的产品来一步步实现其成为全球第3的野望,3个月后的 CES 2014 就能见分晓。

《One Sony 的第一步——索尼(Sony)Xperia Z1 简单测评及使用感想》有14个想法

  1. 大哥哥的点评依然犀利如此,哇哈哈,最近想如果T-X-Z大哥哥给点建议吧,我的T-S实在用不下去了.

    1. 你是指平板电脑?
      Tablet Z 的话,虽然是大半年前的型号,但依然有和新的 iPad Air 类似的轻薄(495g,6.9mm),屏幕也很不错。电池虽然稍逊于 iPad,但约10个小时的视频播放也能满足一般的使用了。性能方面,由于是上一代的处理器,所以只能说马马虎虎了。没有什么设计缺陷,总的来说还是推荐的。这款在日本本土的销量是第四,各方面的评价都蛮好,不少人表示“索尼的平板花了三代终于修成正果”(笑)。中国这边索尼也没太用心,自然是名不见经传了。
      感觉下一代平板应该会在最近几个月里发布,但价格肯定也会比较高。如果对玩最新游戏的流畅度之类不是很在意的话,Tablet Z 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另外,Xperia Z Ultra 虽然是手机,不过6.44寸的屏幕用来看看漫画之类的还是很舒服的,也可以考虑一下。

      1. 我才换了25i,感觉很给力了啊已经.
        平板的话京东4g版本有活动3600.我很在考虑,日本那边的价格呢??

          1. 是是是!!!!!!你看错啦!!!我下午要去王府井瞅瞅耳机,想买个NFC的那个…有线的好麻烦!!!!!!!!

  2. 这个价格还没有下来现在。
    ~~~~(>_<)~~~~ 我的XPERIA VC前天丢了,现在打算买新机,买XL35H如何啊!!!!!!!

        1. 你的意思是“是”吗……

          ZL的话基本跟去年上半年的Z差不多,优点是屏幕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机身比较小。缺点是样子不够漂亮,不防水。
          和现在比较新的手机相比,屏幕效果一般,性能也不算特别强。当然反过来价格也会便宜一些。你自己取舍咯。

            1. Z的问题是性能不够高、屏幕效果也不太好,然后玩得久发热厉害的话后盖可能会脱胶、握感也不好… 算是索尼第一次做双面玻璃设计的牺牲品…

    1. 简直了是怎样…
      其实你别说,周围也有人用Z,没什么特别的抱怨,屏幕侧过来看是泛白些,拍照效果是差些,但一般用用还行。最大的问题是作为曾经的旗舰,不应该有那么多小毛小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