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的完全型——索尼(Sony)Xperia Z3+ Dual/ Z4 简单测评与使用感想(硬件篇)

今年第二季度闪电发表的 Xperia Z3+/ Z4(日版命名)上市已经一段时间,在使用了  Xperia Z3+ Dual(同型双卡双待版,下称 Z3+)一个多月后,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谈谈它的特长与不足。

 

令人眼前一亮的 Aqua Green 配色
令人眼前一亮的 Aqua Green 配色

Z3+ 相比 Z3 ,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进化。它更像是为了完善了Z3 的缺憾:

  • 与 iPhone6 一样轻薄的6.9mm机身(考虑到大部分 iPhone 用户为保护背面突起的摄像头,通常会再另外使用保护套,Z3+ 从感官上或许会更加纤巧)
  • 防水 USB 接口,免去每次使用 USB 都要开启防水保护盖的麻烦
  • 更加简洁的侧面设计,防水保护盖的数量缩减至1个
  • 更耐磨的背面摄像头设计
  • 性能更强的64位高通 Snapdragon 810 处理器
  • 更优秀的色彩表现,依然是世界最高的屏幕最高亮度(700尼特)
Z3+ 依然采用了与 Z3 类似的设计语言
Z3+ 依然采用了与 Z3 类似的设计语言,外观十分相似
Z3+ 改进了镜头结构,与背面整合一体,更为耐磨
经改进的镜头结构,与背面整合一体,更为耐磨
Z3+ 的侧面只有一个防水保护盖,容纳了双 SIM 卡插糟与 SD 卡槽,更加简洁干练
Z3+ 的侧面只有一个防水保护盖,容纳了双 SIM 卡插糟与 SD 卡槽,开口凹槽也移至顶部,更加简洁干练
全新的防水 USB 接口,实现了防水功能的进化
全新的防水 USB 接口,实现了防水功能的进化
扬声器再次隐藏起来,整体感官更融洽;正面贴有出厂防爆膜,但不是特别耐刮,相比背面直接裸露的玻璃表面而言
扬声器再次隐藏起来,整体感官更融洽;正面贴有出厂防爆膜,但不是特别耐刮,相比背面直接裸露的玻璃表面而言
新的默认动态壁纸采用了扁平化设计,且随手指上下左右滑动而流动,灵动自如,深得我意
新的默认动态壁纸采用了扁平化设计,且随手指上下左右滑动而流动,色彩渐变,灵动自如,深得我意

关于网络上颇为诟病的外形设计缺乏变化,个人并不觉得这有任何问题。且不说每一代 Xperia 都在传承全平衡设计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如果一种设计本身是优秀的,何必急于放弃呢?以外形变化小,而非外形平庸为理由指责一款产品,其实反而是一种褒奖吧——对设计之经典的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Z3+ 的拍照效果令人称道。自己对照片的成像质量要求不算低,而 Z3+ 已经达到了我对其规格的期待。日常使用下,Z3+ 在白平衡和画面细节上领先 iPhone6,光线昏暗处更是凭借 ISO12800 的高感光度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在 iPhone 只能拍出一团黑的时候,Z3+ 得到了有模有样的照片。尽管直到今天,国内网络上还是有一些人时不时拿 Z1 时代的画面涂抹感说事,人云亦云地批评索尼的拍照效果,Z3+ 的细节画质已经在 Z3 的基础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也得到了包括 DxOMark 等不少国外媒体的高度肯定。也许缺乏光学防抖的 Z3 依然不是最优秀的拍照手机,但综合成绩位列前茅的它,毫无疑问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顺便一提,全新的美食模式识别准确率出乎意料地高,且的确有一定的增进食欲的优化效果。

 

然而,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改良,这一次,Z3+ 依然让我有些失望。从结论上来讲,它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掩盖了这些闪光点,使得最终的使用体验,不但没有比 Z3 更好,反而有所下降。

  • 810 处理器由于高通的设计缺陷,发热明显。尽管 Z3+ 的发热部分位于正常使用时不易触及之处,但依然超过了大部分人能够接受的程度
    • 平心而论,Z3+ 在高负荷下的发热,并不比采用了 801、800 处理器的 Z3Z2 高很多,然而,在20多度的环境下,中低负荷运行的 Z3+ 也会产生相当的发热量,就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了
  • 为了缓解发热问题,Z3+ 和其他很多采用了 810 处理器的设备一样,会在高温时降低处理器运行频率,最终的结果便是,在日常使用时,Z3+ 的反应速度甚至会不及 Z3
    • Z4 Tablet 可以看出, 810 的性能确实强于 801,不过,这仅仅是在散热充分,没有被强制降频的前提下
  • Z3+ 强求6.9mm的纸面规格而削减了电池容量,加上 810 处理器更大的功耗,Z3+ 的续航时间仅有 Z3 的70~90%。如果使用 4G LTE 网络,情况将更为糟糕
    • 长达两天的使用时间,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噱头。在 Z3 时代,轻度使用下,一天半至两天的使用并非不可能。事实上,Z3 是当时续航最佳的高端智能手机之一。而对于 Z3+,即使只是轻度使用,也只能勉强达到1天半的续航。好在只要不是连续玩游戏或看视频,正常情况下 Z3+ 都能满足不用充电度过一整天,算是跨过了合格线
    • 其实,如果关闭全套 Google 服务背景同步、关闭全天候蓝牙连接(智能手环、蓝牙耳机等)、不使用在国内访问不畅且会定期更新位置信息的 Lifelog 应用……Z3+ 的发热与续航理应更好。自己这些小众的需求占据了大约2-3成的耗电量
  • 边框的处理与 Z2 类似,略高于机身面板,并由此带来了一定的割手感,握持的舒适度较 Z3 下降。兴许 Z5 系又会回到边框低于面板吧

2015/9/1 更新

Z3+ 与 Z4 Tablet 获得了新的固件升级(28.0.A.8.251),除了修正了 Stagefriht 安全隐患,发热和性能也获得了令人惊讶的提升——发热降至先前801的程度、系统流畅度提升至令人有些不习惯的新高。不过电池续航没有太大改善。无论如何,对9月份的5.1系统升级更加期待了。

2015/10/1 更新

看来 Android 5.0.2系统内存泄漏的问题确有其事,Z3+ 在升级并使用了数天后,流畅度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准,甚至明显不如三年前的 Xperia Z Ultra 和 两年前的 Z2(当然,这两台目前都运行于 5.1.1 系统)。Z3 系列的 5.1.1 系统到底何时才能到来呢。

SONY 字样上方是集中发热区,其余部分温度始终较低
SONY 字样上方是集中发热区,其余部分温度始终较低

总而言之,采用了 810 处理器的 Z3+ 可能在秋冬季运行起来更快更流畅,但是在夏季,它只会又烫又卡又费电,掩盖掉它所有的优点与改良。事实上,这几天早晚相对凉爽,Z3+ 的发热问题就立即得到了可观的缓解。如果在冬季发布,Z3+ 的口碑与表现或许会好很多吧(笑)。

 

小结

优点

  • 旗舰机型中亦属出众的轻薄机身
  • 典雅干练的全平衡设计:金属边框、双面玻璃、窄边框、时尚配色、各方向对称、背面摄像头无突起
  • 效果出色的屏幕:FHD 确保了极高的精细度又不至于过分耗电、700尼特的高亮度在夏季的阳光下依然能够清晰显示、高达130%sRGB 覆盖的广色域令照片与视频更为养眼、对比度等参数可随环境光亮度自动调节
  • 完备的音乐性能:立体声双扬声器、全面 HiRes 回放支持与优化、LDAC 高音质蓝牙音乐协议、主动降噪耳机支持
  • IP6/8 高强度防水:耳机插孔裸露防水、USB 接口裸露防水、更好的湿手触摸识别准确度
  • 名列前茅的拍照能力:得益于1/2.3’的大尺寸 Exmor RS for mobile 背照式传感器,Z3+ 拥有领先绝大部分同级别产品的的弱光拍摄能力;高级自动模式的对焦速度和成像质量进一步提升,能够完全满足日常分享与浏览需要;2070万高像素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后期裁剪;实体快门键易于操作
  • 接近原生 Android 的系统界面:感受纯正的 Google 设计规范与用户交互体验
  • 可与索尼其他产品通过 NFC 轻松连接:包括蓝牙设备、BRAVIA 液晶电视、家庭音响设备等,简单方便
  • MIMO 技术提供了更稳定的无线局域网连接性能
  • 支持快速充电技术,使用快充充电器单次充电 10 分钟可以最长使用约 5.5 小时

不足

  • 处理器功耗大、发热明显:高温下相机将强制暂停等待冷却;处理器性能会在高温时下降
  • 电池续航时间明显低于前代 Z3,从优秀降为中规中矩
  • 面板略低于边框,握持感受不佳
  • 扬声器最大音量不够响亮
  • 指纹识别、无线充电等热门功能依然缺席
  • 摄像头对夜间光源眩光的控制能力令人遗憾,不适合拍摄包含明亮灯光的夜景

 

如果不考虑价格和续航能力,Z3+ 依然是优于 Z3 的选择,但如果无所谓 Z3+ 的这些改良,Z3 则凭借着全面的性能,成为了目前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号称 Z 系列完成形的 Z3+,最终还是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P.S. 从最近网上流传的 Z5 的消息来看,Z 系列根本没有终结嘛,果然,说什么 Z3+ 是 Z 系列的最终形态都是骗人的(摊手)。

另,有朋友提问说为什么从来没有读到过“软件篇”测评。好问题。一方面,索尼各型号一直有着相对统一的系统设计,不必特地介绍每一款型号,且目前的趋势是越来越接近原生 Android 系统,没有特别值得大书特书之处。另一方面,目前很多所谓的软件测评都把重点放在了 UI 设计是否精致美观、细节功能是否人性易用上,这样的测评相对比较主观,个人认为,并没有过多的参考价值。一款产品外形多轻薄、屏幕多亮丽、拍照多出色,大体上还是可以作出中肯的评价——即使是主观的,屏幕看起来是不是明亮、色彩是不是准确,和其他机型相比是不是更惊艳,只要不故意违心,大部分人的结论理应相似。然而,软件测评并非如此。先不说 UI 设计各有所爱,有人偏好大小统一,有人喜欢各具形状,很多人对启动器应该是单层逻辑还是双层逻辑都能意见迥然,要客观地描述一套软件设计,并不容易。为了一个贴心的小设计而大加赞赏,会不会让人对整体的软件水准产生错误的预估?更何况,软件和硬件不同,即使在上市后依然可以不断改良。刚上市的软件或多或少会有问题,但它们很有可能在今后的系统更新中被修复,如果就此为其贴上体验欠佳的标签,会不会影响到阅读者的判断?一想到这一系列令人头大的问题,软件篇就一直搁置了。所以,只能说,如果有机会的话,软件篇会有的(笑)。

《不完全的完全型——索尼(Sony)Xperia Z3+ Dual/ Z4 简单测评与使用感想(硬件篇)》有12个想法

  1. 前几天我去索尼维修站想清理一下我的Z3 Dual镜头里面的灰尘,维修小哥告诉我因为手机摔过,所以有变形,所以会进灰,而且摄像头里面也进灰了。。。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决定还是花350大洋换个摄像头,于是整个世界干净了。后来我问了一下Z3折多少钱可以换Z3+,答曰1500,因为看了你的这篇文章后,我果断放弃。

    我觉得我对手上的Z3最大的不满就是摄像头温度控制,特别是夏天阳光充足的时候,摄像头的温度升高之快,拍几张照片就要强行关闭,明显看来Z3+也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苹果手机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三星好像也没有,看来还是索尼这块儿超高像素的传感器发热感人。

    现在听说Z3也可以升级到6.0,感觉手上的Z3还能再战1年啊~

    1. 哈哈,很荣幸能帮你避免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
      不过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有些怒其不争…
      Z3+的摄像头温度控制比Z3更加糟糕。苹果和三星以及其他很多品牌都没有这个问题。夏天在室外拍几张照片就过热需要暂停冷却,这个问题简直匪夷所思。有说法是因为传感器处理算法复杂度过高导致的发热,但这不构成理由。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真的很恼人。
      Z3已经开始推送5.1.1系统升级了,能不能获得下一个大版本升级,目前还不清楚。我其实不是太乐观。当然,这并不妨碍Z3再战1~2年,毕竟感觉最近一两年里智能手机应该不会有什么革命性的升级了吧(笑)

      1. 确实啊,最近我又给Z3刷了港版5.1的固件,在一些细节上相比5.0又有提升,在更换了摄像头后感觉可以再战一段时间了。

        真心的希望Z5可以起码部分解决机身发热和摄像头,摄像头,摄像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升温和强制关闭问题,因为其他问题可能只是不便,这个问题导致手机有时处于不可用的状态了。

  2. 看了你的体验,对于 Z3+ 存在的问题,表示深感赞同。由于工作关系,我在国内上市的第一时间用上了 Z3+,大概使用了 10 天。在整个体验还没完成的时候,手机还给了索尼,因为 Z3+ 的发热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温度上升非常快,几乎只要点亮屏幕就会明显感到发热,只要打开摄像头不出五分钟就自动关闭,玩游戏也几乎难以超过五分钟。还有正如你说的,续航时间的明显下降,尤其是相比 Z3 Compact。我想造成 Z3+ 如此多问题的原因,正是骁龙 810。其实除了骁龙 810 ,Z3+ 的其他硬件都是行业顶尖水准,可惜。

  3. 我来说一下SONY手机高温下相机将强制暂停等待冷却的问题
    因为SONY和其他厂商的手机不同,他在旗舰手机上始终直接使用SOC芯片内置的ISP
    而某些厂商往往在高像素旗舰手机上使用外置的ISP芯片
    例如三星在其SOC集成度已经相当高的S6手机中使用的C2N8B外置基带
    其实ISP在处理相机图像连续工作时所产生的发热量绝不亚于工作中的GPU和CPU
    如果能够独立于SOC之外,得到良好的散热环境,相机的续航能力(笑)绝对能够可以大大提升,但很遗憾索尼并没有另外再配置一块独立的ISP
    另外如果拿索尼和IPHONE比,为什么IPHONE相机的续航能力不像这样?
    因为IPHONE摄像头生成的最高800万像素对ISP的造成的负载比2070万的索尼低多了,所以设计在SOC内部也无所谓

      1. 总而言之,仅20纳米工艺的集成ISP方案并不适合配置2070万这么高的像素,特别是810这种架构发热奇高在这个问题上面会表现的更差

        1. 原来如此,感谢补充~

          顺便更新一点,我发现Z3+的摄像头宽容度低得令人发指。绝大部分场景下,我都对Z3+的拍照质量很满意,然而,一旦在夜晚,画面中存在较亮的光源时,光就会发散成一团,拍出来的照片甚至不及千元级的入门手机,魅族的魅蓝Note……Z3也是如此。

          真的很失望。

          1. 这就是CMOS传感器的问题了
            看了一下,魅蓝NOTE使用的是三星的CMOS,具体型号不得而知但估计和IMX220比还是很新的。。。。不得不说三星最近几年在各类主要零部件上都取得了让人无法忽视的进步,而索尼IMX220不知道已经用了几代了,新的IMX230居然只有乐视采用,效果如何也不可知。
            本来不想说的,这几天刚看见三星还给note5和s6 edge plus设计了50分钟的急速无线充电功能,s6还是第一个在手机上使用UFS代替eMMC的型号,SOC则主要靠14纳米FinFET工艺超越高通,摄像方面又有外置ISP加持。
            而索尼这几年的诚意相比之下就。。。当务之急,我想他有必要做出点什么新技术来让人充值信仰了

            1. 真的感觉现在安卓机里面最值得买的就是三星了,各方面都很均衡,除了个人认为UI丑之外。

              做为一个索尼粉,从ARC,Z,ZU,Z3一路用过来,如果索尼在Z5+上再不取得明显的进步,我估计也要转投iPhone了。。。

              1. 哈哈,我也觉得,三星除了外形不喜(S6改观不少)、UI不喜(说不上为什么)外,产品确实很不错。OLED 和 Pentile 排列的问题也已经基本解决,确实名副其实。

                iPhone 的话虽然硬件参数不拔尖,但完成度真的很高。

                索尼总是给人感觉差一口气(也可能不止一口)…

                1. note5和s6 edge plus仍然使用改进了的Pentile排列屏幕
                  是否使用排列其实从字面上就可以识别了
                  三星把使用完整RGB排列的屏幕称为
                  Super AMOLED Plus
                  而把使用Pentile排列的都只是称为
                  Super AMOLED(少了一个+)
                  所以这块2K的三星屏幕仍然是有值得吐槽的地方,对于处女座来说(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