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驾驶心得

从考取驾照至今已有四年,在幸运地“抽取”到稀有而高价的牌照后开始日常驾车通勤生活,现在也是三年有余。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一贯谨慎的做事风格,加上更重要的好运气,除了停在小区时被人追尾外,尚未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之前在申请公司车库停车许可时强制参加了防御性驾驶线上培训,回想起来,确实对降低事故风险有帮助。于是借此机会,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聊聊防御性驾驶。

防御性驾驶(defensive driving)起源于汽车大国美国,大意是整理出一套驾驶行为的指导思想,让司机在驾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做好准备,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危险。防御性驾驶的相关内容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更多地介绍自己在实践防御性驾驶三年来总结的心得。

了解车辆并做好维护保养

如今汽车越来越普及,驾驶汽车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专业人员或具有较高技术素养的人的专利。遗憾的是,不善于操作机器、不愿意阅读说明的人越来越多地成为司机。对很多人来说,汽车是朝夕相处的交通工具,充分了解自己的汽车,不仅有助于最大程度上发挥汽车的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更可以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为了了解汽车,最有效的手段便是阅读由汽车厂商专人编写的使用手册,了解汽车的性能、功能、保养与应急措施。其中,最低限度是充分熟悉车辆各种指示灯的操作方式及使用场景,了解包括换挡、手刹、自动启停、定速巡航等运动功能的操作逻辑与效果。对于提供了应急报警功能的汽车,要了解其使用方式。以上这些不仅要知晓,还要实践,以加深记忆。

另外,应根据车辆保养手册建议的周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与保养,一方面确保能及早发现车辆硬件问题,一方面可以延长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的寿命。

熟悉交通规则并在严格遵守

能够考取驾照,理论上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道路交通规则。然而再一次遗憾的是,目前的现状是,在没有监控摄像的道路上,无视交通规则的司机占了绝大多数,是道路安全的极大隐患,也是防御性驾驶尤为重要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其他人大多危险行车,能够保护自己安全的,就只有自己了。

在驾校学习并实践的交通规则通常无法涵盖实际情况,因此,在开始开车上路后,依然需要保持学习的心态,复习遗忘的知识,并主动学习新遇到的交通标识。

交通规则是一套需要所有道路参与者共同遵守的协议,它经过长期演化,出发点在于从理论上尽可能减少事故风险,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出于各种各样的实际原因,100% 遵守交通规则来讲并不现实,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不是最优选择。然而,就绝大多数日常驾驶场景来讲,遵守交通规则对减少事故有非常显著的正面效果,也是防御性驾驶的前提。不闯红灯;按照道路车速行驶,尽量与车流速度一致;如非必要,不(大幅度)超速;不违规变道;进入隧道后开启大灯等,既是交通法规的内容,也对安全驾驶有重要作用。

确保身体状态并始终充分掌握环境

大量的事故起于反应不及,而司机的身体状态对反应速度有关键影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酒后驾车,在服用嗜睡效果的药物,或缺乏睡眠的状态下,也应避免开车。有能力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也是防御性驾驶的根基。

每一个司机都应充分了解汽车提供的观察外部环境的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左右后视镜、内后视镜、提供声音警报的测距雷达,或是能够在屏幕上投影的盲区摄像头画面等。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利用所有这些设备,根据当时地车流密度与环境复杂度,以恰当的频率,持续观察车辆周围地环境,包括道路与障碍物,自身与相近车道上的其他机动车,以及道路周边的非机动车与行人等。此处的要点在于保持较高的观察频率,例如,根据情况,每隔数秒至数十秒确认两侧后视镜,以及在观察时尽量广地确保观察范围,而不仅仅集中于车辆四周。一位有经验司机,应当有能力通过观察,在脑中建立以自车为中心,后方数十上百米、前方数百米的概况,能在较早期就发现并意识到接近自车的物体,并随时留意路口、人行横道、学校医院厂区出入口等可能有其他车辆与行人闯入的高风险地带,尽早做出减速等相应的防御操作。在十字路口右转穿越人行横道但左侧停有大型车辆等有明显有障碍物遮挡视线的场景,应减速并通过改变观察角度,错开车辆A柱盲区,提前确认通行路线上没有行人或非机动车闯入。

这里有两个容易忽略的技巧。其一,利用车内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以个人经验来讲,车内后视镜能够提供远优于左右后视镜的观察效率。首先,车内后视镜面积较大,距离人眼较近,司机甚至无需明显转动头部就能确认后视镜画面。其次,对于大部分车辆来说,车内后视镜可以透过车辆后挡风玻璃观察到包括当前车道在内的左右至少五车道的情况,且一定的变形效果可以方便司机确认后方车辆是否在加速或减速。充分利用内后视镜可以让司机较仅使用两侧后视镜提前掌握后方车辆的变道与超车意图并做好准备,显著降低因后方车辆急速超车而造成的危险。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此实用的后视镜使用在驾校中几乎不会教授,大部分人对此一无所知,或是把内后视镜当作观察后排的工具,或是用杂物堆满后挡风玻璃,物理上限制内后视镜的功能。尽管内后视镜被严重忽略,它仍然是落实防御性驾驶的重要工具。其二,根据声音来判断两侧车辆。车厢静音水平虽说是越高越好,通常情况下,四周其他车辆的发动机噪音仍无法被完全隔绝。因此,可以将发动机噪音作为辅助渠道来判断左右两侧是否有车辆从后方靠近。在不方便观察后视镜,或者存在视觉盲区时,声音可以很好地辅助司机判断两侧是否有车辆正在加速,意图超车。

以上这些手段看似麻烦,增加了驾驶的复杂程度,却都能实实在在为司机争取到多半秒一秒的反应时间。很多时候,宝贵的零点几秒就能避免一次事故。

善用灯光提示其他车辆

在自己尽可能掌握其他车辆的行动后,下一步则是尽量让其他车辆也掌握自己的行动。按理说鸣笛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不过现状是道路上常常禁止鸣笛,住宅区内反而肆无忌惮,鸣笛的使用场景有限。灯光虽然也有其局限性,但通常距离也更远,合理使用,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故。

建议始终打开日间行车灯或示廓灯、在暴雨与大雾天气打开雾灯、在隧道中打开前光灯,这些都是告知周围自车位置的有效手段,能帮助对方提早做出判断。对于有自动大灯功能的汽车,建议始终使用自动大灯,以免忘记使用车灯。很多人过低地估计了日间行车灯与示廓灯的作用,实际上,对于视力一般,或是夜间视力一般的人,开启小功率的车灯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他们识别,最终提升自己的行车安全。

在变道前,应提前两三秒打开转向灯。在转向开始后才使用转向灯和不使用转向灯无异,都是有严重事故隐患的危险行为。换个角度讲,给相邻车道司机增加两秒的准备时间,除非对方打算趁机加速通过,否则很难会让对方因反应不及而发生车祸。如果从后视镜发现对方开始加速,因立即推迟变道,因为这种行为极易引发事故。

在准备超车和正在加速即将越过侧面车辆时,可通过快速闪烁闪光灯提醒对方。事实上,如果大多数人可以做到变道前提前打开转向灯,这一步骤并非必须。然而,由于不打灯就变道的比例是如此之高,为了防御,就必须自己主动发出提醒,警告侧前方车辆不要突然变道,告知他们侧后方有车辆正在加速前进。除了使用灯光,还应观察前车是否有正在向车道边缘偏离等变道征兆,在超车时保持高度警惕。

预留提前量给自己和他人

对于上下高架匝道、变道、急刹车等行车状态变化,应尽可能早地做好准备。一方面,提前做好准备,有助于自己能更镇定地驾驶,不会因为慌乱而做出错误操作。一方面,结合灯光等方式,其他车辆也能更早地意识到情况变化,有反应的时间。

预留提前量不仅适用于驾驶途中的具体操作,也适用于整段旅程。对于上下班通勤,适当提前出门,预留充足的时间,可以避免因赶时间而仓促开车,增加事故风险。时间宽裕也会减弱超车动机。根据实际经验与观察,很多时候超车带来的收益远小于想象。简单的数学计算可知,对于长达数十公里的市内通勤,超车可以带来的时间节省往往不会超过十分钟;在拥堵的高架道路上反复左右变道超车的“高手”最后很可能也就比原先提前三五个车位而已。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前或延后旅程,避开每天有规律的道路拥挤时段,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一方面,更少的车辆总数和更低的车流密度直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车辆间距增大,反应时间增加;另一方面,危险性车的驾驶员通常也会随着路面上车辆的减少而成比例减少,单一危险驾驶行为本身的风险也会被进一步稀释。另一方面,更通畅的道路对提升驾驶心情,甚至降低油耗都有帮助。

保持心态平和并经常反思

经常驾车,难免遇到各类马路杀手或野蛮驾驶行为。保持心态平和,不与其他司机怄气,也是减少事故隐患的重要一点。人在冲动时往往会忽视周围环境,在驾驶时这是大忌。相互挑衅还可能造成冲突升级,诱发对方做出过激行为,得不偿失。

另外,人非圣贤,在驾驶过程中总会偶尔有做出危险动作的情况发生。即使没有被监控摄像拍到,甚至并没有违法,也应对问题进行反思,理解做出危险行为的原因和可能的风险,并提醒自己今后注意,这样才能避免驾驶风格随着驾龄增加而越来越粗犷,事故风险越来越高。

以上便是自己对于防御性驾驶的一点心得。一家之言,也尚未可以自称老手,仅供参考。愿事故越来越少,驾驶越来越轻松,而不再是负担。

——写于自动驾驶尚未普及之前

浅谈设立目标与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说真若走极端事无巨细地制定计划,不说效率有限,仅从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一铁则来讲,因频繁调整计划带来的重复劳动,及目标难以按计划实现的挫折感也会令人疲惫。如何在过度计划和缺乏计划之间取得平衡是一门有意义的课题,一方面需要从顶向下地规划自洽且能容错的体系,一方面更要亲身实践与改良,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与生活之中,获取成效。本文试图梳理自己的一些经验与感悟,作为自己迄今对目标计划制定的总结,及今后进一步优化的备考。

诚然,世上没有银弹。不存在绝对的普世方法,能够不加调整就适应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寻找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与法则是很多人的毕生追求,不过从务实的角度来讲,更为具体的定制的方法论往往能更快地提供效用,勿论这些细枝末节也许能成为更高层法则的灵感与论据。因此,即使方法固有优劣,对那些宣称高效万能的方法也应始终保持必要的谨慎,至少应先有意识地判断自己的情况是否与其适用范围相符,再根据需要采用与实践相应的方法。本文亦然。常感世间流行的热说与自己脱节,或是明显缺乏指导意义,或是由结论反证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也是本文从一开始就不以提供普世的指导与启发为目标的根本原因。

 

繁冗铺垫之后,切入正题。

诸如新学期目标这类假期作业式的计划恐怕很多人从小就有经验。自己系统地制定目标与计划的尝试则始于中学时期。那时的计划大多指向学业,更接近中短期的学习计划,范围限定,目的单一。即使如此,制定计划也并不轻松愉快。难以具体、不易执行、追踪不便、缺乏灵活,最终无法达成…种种难题在当时就令人头痛,甚至怀疑设立目标制定计划的意义。

不具体、不实际、不可考,都属于术的问题,相对容易改进与琢磨。不灵活,则更接近略的范畴。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这意味着,制定目标与计划时,从最开始,就需要从体系上考虑到灵活,从心态上拥抱变化。这也是本文将讨论的首要问题。

灵者,迅敏,活者,可变。灵活,意即能根据情况迅速地作出改变。论迅速,大体是越快越好,又回到术,论改变,正是问题的核心,不能肆意妄为,否则不免南辕北辙,只增徒劳。身处不断变化的世界,短期计划不得不频繁调整才能适应新形势,进而积少成多,量变引起质变,中期乃至长期计划随之变化的事例也并非罕见。话虽如此,根据目标的类型,变化的频率和幅度大相径庭也是事实。不同周期的目标有不同的特征,有必要大致了解它们的性格,才能更好地制定计划。

以周或月为单位的短期目标几乎要时刻做好改变的准备。或公或私的突发事件,与他人进度的依赖关系,感冒腹泻之类的身体不适,甚至预料之外的堵车与阵雨,都可能打乱一天乃至数天的计划。

年度目标看似相对稳定,其实依然充满变数。一项新的职务,一次组织调整,又或是一份新的工作,就能让目标大幅调整,原定的计划也不再适用。搬家、买车之类的变化虽然不会影响目标,但也会对计划的实施造成不小的影响。各种因素综合,年度目标与计划很难如一而终。个人经验,一份较为细致的年度计划,最终若能达成较核心的三成内容,便可说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中长期的目标时间跨度可从数年至数十年,相对稳定,但仍可能被彻底颠覆。职业规划方面,或家庭生活、兴趣爱好相关的目标通常属于此类。一般而言,越是年轻无拘束,越能调转方向无负担。自己初中接触编程后想做游戏开发,高中时想当英文翻译,大学里跑去翻译日文,毕业后又成为程序员。这种程度的目标切换,想必每个人都深有体会。个人情况不同,可以想象,一方面,一些人方才毕业就已能看到退休,另一方面,有些人即使已然而立乃至不惑,开辟新战场确立新目标仍果敢无畏。中长期目标可适当拔高理想预期,同时考虑底线,一方面自我挑战,一方面接受变数。

更长期的目标通常不再拘泥于具体的工作,而已然成为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想要过怎样的人生,希望成为怎样的人,直接决定了这份目标的基调。因此,尽管长期目标在年少时同样易变,但随着阅历积累,三观逐渐构筑完整,跨入成年后长期目标总能落入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稳定的长期目标对个人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至关重要。它就像是企业的使命与价值观——缺失固然不意味着无法生存,但显然少了一份灵魂。自洽的、相对稳定的自我认同可使人免于因苦恼处世原则而产生的无谓的精神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确保了中期目标无论如何变化,总能在大方向上与个人价值观匹配,进一步落实到短期目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目标体系。值得庆幸的是,自己在五年前为自己设计的人生蓝图,现在看来毫不过时,并且站在今天的立场来看,至少在今后若干年内依然适用。从事实来看,它多次在自己迷茫时找回方向,帮助自己在中短期目标不得不发生剧变时调整心态并尽快修复目标体系,意义重大。对于不安于平庸者,这样一封作给自己的答案,不管是否成文,恐怕大都不可或缺。于情于理,都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较早地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长期目标,并根据环境变化与自我发展而经常性地补充、完善与调整,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当然,及时行乐、得过且过也都是,如确信这是所期望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能知行合一,精神负荷也会减少很多,倒不失为一种自洽的选择。只是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性格有关,非一朝一夕形成,亦难在一夜之间改变,不可强求。

如上所述,制定目标的关键在于认识不同层级目标的意义与性格。长期目标不需要非常具体,可以仅包含抽象条目。它至关重要且相对稳定,应尽早确立。中期目标只要能与长期目标融洽,应接受并允许大幅度的调整。短期目标则需以不确定为前提设立,充分考虑灵活性的问题。

 

问题回到实际目标与计划的制定。

长期目标稳定,长期具体计划却不现实。国家与巨大企业在掌握大量一手数据时依然无法保证准确预测三至五年后的未来,判断失误的例子数不胜数,对于普通人,要断言一年后自己会处于怎样的状态就已经是高难度动作。因此,长期与中长期计划不必也无能深入细节,止于路线图级别的大纲即可。于是,长期目标与长期计划的界限相对模糊。长期计划中不会包含实际可执行的步骤,本质上是一系列细化目标的集合。逐步实现这些目标,也就是有计划地实现更高一级的目标。

例如,在确立自己相信的价值观后,长期目标可能包含确保自身和家人较自由的、较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以支持较为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并输出有一定独创性的价值,最终自我实现,诸如此类。进一步说,若致力于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一种可能的中长期职业目标是成为具有扎实技术背景,在某一细分领域拥有较强实力,能够带领团队完成较大规模复杂项目的专家人才。若兴趣爱好是学习外语,掌握某语言一定数量的词汇量,能正确理解与使用该语言的现代语法,具备书籍报刊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新闻影视作品的听力水平,了解基本的文化背景与习俗常识,可在不借助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与母语话者正常交流等,都能作为中长期目标的内容。甚至对静态模型制作这样纯娱乐性质的项目,中期目标也能列举掌握高阶制作工具技巧的使用,理解并能实际应用各类上色手法,有模具改造及引入其他材质组件以提升细节与质感的能力,能够制作可承载若干作品的场景,等等。从个人实践来看,基于以上原则制定的五年计划,总体上可以保证一定的稳定性,给中短期计划足够的安定感。

时间跨度在两年以内的目标初具现实意义。可实现,可衡量,可追踪是保证中短期目标能有效达成的要点。

中短期目标与计划不应包含明显不可实现的内容,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过分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计划对目标的最终达成反而有负面作用,容易半途而废,持续消极懈怠。可以说,一个可实现的目标才能导出一份可实现的计划。如何预判能否实现,一个简单有效的依据便是过往事实。对曾经完成过的项目,可适当提升预期。对自己未接触但有他人先例的项目,可分析彼此条件后选择合理的目标。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不确定性较大,也难见于日常,这里不作深究。举例来说,如果去年一年阅读书籍册数为零,今年订10册的目标就有很大风险,要做好大幅修改目标的准备,或者根据第一个月的结果再提出具体目标。假如去年已经读完10册,今年则可以综合其他目标,考虑优先级,在这个数字上略作调整。他人的经验固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如果和自己的条件不同,就必须意识到不一定适合自己。如今互联网发达,虽能轻松接触到很多相隔千里的陌生人,也带来了虚夸成本低、软广告普遍、幸存者偏差被放大的副作用。鼓吹德语无法自学必须找老师的人里难免会有教育机构的托,声称零基础6个月通过日语 N1 的人大多美化了经历,即使一个论坛里通过健身获得提升的真实案例上百,也不意味着大多数人都能轻而易举做到。

可衡量也是中短期目标的必要条件。无法衡量便无法比较,无法比较便无法评判,若无法定性是否达成,目标本身的意义也会消散。为衡量目标,需要设定标准。数字通常是简单有效的标准。前文所举的读书10册便是一例。诚然,世间存在大量无法以数字衡量之事。心态是否更加乐观,生活是否更加幸福,都不会像电子游戏,可以通过一组参数一目了然。中短期目标可以从主观的抽象的感受出发,但若要落实,可以操作,最终还是需要细分到能够衡量的条目。否则,这可能不是一条合适的目标,或者说至少不属于本文讨论之列。

可追踪更多是流程问题和工具问题。政府、企业办事都有流程,良好的流程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提高效率,并能在更短时间内建立习惯。习惯可谓生物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神奇机制。它帮助大脑减负,让人的行为模式仿佛有惯性一般,无需过多外力介入也能自行运转。一旦追踪目标形成习惯,进度才能持续推进,并避免不知不觉越发偏离。那么,对于制定与追踪目标,何谓良好的流程?简单明确、有据可查、滴水不漏,或许是几个要点。个人目标的追踪相对而言较为频繁,复杂一分,日积月累就容易变成重担。这不仅是身体负担,更会成为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可持续性。因此,可以只有一条分支就只设计一条分支,可以省略一个步骤就省略一个步骤。有据可查是指追踪的数据被长期保存,将来有需要时总能迅速查找。如今大数据成为热点,无数人都想从大数据中找到价值。个人在自己制定与追踪计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自然也弥足珍贵,信息量巨大。纸片、单独的文档,又或是零散的邮件,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大容量的,便于搜索与处理的,可长期保存不易丢失的方式更为推荐,各种数字化的工具会优于传统方案。滴水不漏则指流程涵盖各类场景,无论何时何地,追踪都不会受限或搁置。换句话说,不能因为不在家中就中断执行,也不能因为出门在外无法携带大件包裹而无法实施。举例来讲,制定了跑步目标,就可以考虑借助专门的运动助理软件来记录计划的执行。单一的入口与固定的操作,可以大幅提高长期坚持追踪进展的可能。数据存于云端,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网页都能以最佳模式访问。又因为支持手机这一几乎总能随身携带的设备,追踪流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被客观因素打断。

最细粒度的计划以周还是月为单位见仁见智,不过工作之外,周计划通常不确定性较大,制定、追踪与更新的成本也高,还是月度计划更具可行性。尤其是工作多年,业已成家的情况下,不仅每日工作强度不会太小,周末也可能要承担家务或陪伴家人,业余时间不一定总能保证,更不必说依然精力充沛。个人经验,除去已成习惯的日课,或是特别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每个月根据当前状况专门制定的目标与计划不宜超过4项。条目数量众多不利于记忆与识别,也不利于集中力量逐一完成。精力过度分散往往最终事倍功半。月度计划应预留足够的灵活性,并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准备,不必拘泥完美,让计划不但没有帮助自己,反而成了一种束缚。

最后,目标与计划的制定终究是具体的,个人的。根据个人做事风格,随着所处环境变化,恰当地调整,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效用。通常,在经过数十次尝试与改进后,会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制定计划时也会更游刃有余,结果更贴合实际。

 

接触所谓 GTD 概念十数年,对自我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做了大量尝试,积累经验教训无数,其中目标管理可说还是其中较为简单的一环。如何设计适合个人的整体流程、如何有效处理信息、如何选择和利用工具、如何迭代改进,无一不是更加灵活深奥的主题。

以上仅为在设立目标与计划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在此整理成文,以飨读者。如能抛砖引玉,引发一些新鲜思维的碰撞,将不胜荣幸。

 

聊聊压力

这篇文字根据自己前几年在记事帐里随手记下的随感整理而成。这些没有成文、不成系统的只言片语安静地躺了两三年,趁此机会稍作梳理,固仍有疏漏与偏颇,也算是做个了结。因没有任何专业基础,完全基于经验得出感受,难免有不少幼稚与谬误之处,仅作备考。

下面依次谈谈自己对压力的来源,压力的效果和压力的释放等话题的理解和思考。

 

压力源

此处主要讨论的是相对长期的精神压力,短期的应激性压力或肉体压力不做展开。由缺乏食物、饮水、睡眠、温度或身体疾病导致的压力成因与解决方法都较为显然,也不多深入。

内部压力

一个完全与社会隔绝的人是否会有压力?如果他能够自己自作健康而自由地生活,且不用担心外部威胁,他是否还会有压力?这类压力或许可以归为来自内部的压力。有些压力的根因很可能依然源自外界,但其形成与个人的性格或思维方式等息息相关。内部压力包括以下这些:

  • 强迫症。必须反复确认检查才能安心,常见的有出门时检查是否关门等
  • 过分完美主义或脱离实际的期望。对自己或外界的行为及其结果要求过高,一旦存在偏差便产生负面情绪
  • 过度的欲望。强烈的物欲、权利欲或控制欲等

外部压力

撇开生存压力,此处的外部压力也许能大致等同于社会压力。外部压力可以由个人或群体造成,甚至只是舆论或媒体渲染。

  • 外部展现的状态。成绩优秀的同学、外貌出众的朋友、能力拔群的同事、多才多艺的同龄人……荣誉、幸福、清闲、权力、富裕……新买的奢侈品、小清新的出国旅游、丰富而频繁的文娱活动……本来,与自己过分遥远的人不会成为问题。人们通常不会因为明星富商生活条件优越而感到不平,而只会关心身边看得到的例子。然而,网络普及之后,社交网络的流行使情况发生了变化。你会发现,你身边默默无闻的同事周末的生活简直丰富得难以想象;你各方面平平的朋友似乎始终乐观积极毫无烦恼;你泯然众人的高中同学和千里无一的美女结为连理;原本和你一辈子打不了几次交道的远房亲戚在特大城市的富人区购置了房产。做到清心寡欲并非易事。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外部展现的状态,无论虚实,都会影响自己的心境。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无法达到“社会的普遍标准”时,你必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受到压力。例如,你以为三十岁前大家都结婚了;你以为大家结婚时都添置了新房;你以为昂贵的钻石戒指是唯一可以表明真爱的信物——如果这不是钻石公司几十年营销得到的成果
  • 外部对自己的评价。无论你与他人相同还是不同,不如还是超越,你都有可能收到指指点点。这些指指点点或许并不会对你有直接的伤害,但你却总担心它们终将转变为实际的影响。也可能,这些不公甚至不实的评价,本身就能让你感到不快,即使它们几乎没有可能对你造成实在的损失
  • 外部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如果说外部展现的状态不明确针对某个目标,外部对自己的评价不直接要求回应,那外部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则更加明确与直接。父母期望子女成才;老师要求学生学习,期望他们考取高分;领导要求员工努力工作,期望他们获得好业绩。期望会带来评价,进而转为压力,要求更是很可能会改变今后的处境,形成直接压力
  • 外部对自己的认可
    • 需要与被需要。认识到自己需要依赖整个社会才能更好地生活,并且相信自己具有足够的能力提供社会需要的价值。前者通常成立,后者则不然。如果认为自己不被社会需要,便可能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担心自己能否长久地在社会中生存
    • 信任与被信任。信任社会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脑力消耗与精神负担。被信任的人更容易建立起足够的自信。或许存在精神特别强大的人不需要外界的反馈也能认清自己,自信而坚定。不过这种情况下,他很可能缺乏对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过,如果把握不当,被信任也可能转为过度的期望而产生压力
  • 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指认同自己所属的群体,为自己属于该群体而感到自豪与安心。认同感与归属感能够使人放松,排解压力。这两项却并非总能实现。出于各种原因,人并不总是有能力选择自己所属的群体。后进学校里努力学习的学生可能在班集体里找不到归属感,混吃等死的机构里有雄心的员工可能既不认同也不认为自己属于这个环境。不过,如果信念坚定,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改变环境,或是改变环境,由于认同感与归属感确实造成的压力或许也有正面作用
  • 没有选择的自由。能够自由选择,显然胜过枷锁重重

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存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压力的作用与危害

作用

  • 危机意识。穷则思变。压力也许是改变与进步的契机
  • 集中注意力。适当的压力可以迫使人专注于重要的问题

危害

  • 精神疲劳/肉体疲劳的加速。长时间处于压力之下会积累精神疲劳,精神疲劳又将导致肉体疲劳
    • 疲劳将造成效率下降,错误增加
    • 产生焦虑心情,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浪费大量时间
    • 恶性循环。疲劳的肉体会发过来影响心智。人在劳累时往往难以意识到自己处于不良状态,越陷越深
  • 情绪消极。对他人产生消极影响,破坏关系。如果能够遇到情绪积极的人帮助还好,仅靠自己很容易钻入牛角尖
  • 短视/无法做出最佳决策。迫于压力,人往往会选择解决眼前的紧迫问题,而这不一定是长期的最佳选择

 

压力的缓解措施

生存压力

不考虑天灾人祸食物短缺等,这类压力主要源于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因此调节方式也很简单,培养并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

  • 合理作息
  • 加强运动
  • 注意饮食
  • 保证睡眠

其中特别要强调保持睡眠。现代人很少会面临生存压力,却常常会遇到睡眠问题。有时候会觉得,睡眠质量不佳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生存压力吧。引发条件极为简单,熬夜不睡即可;影响迅速而明显,内部精神压力剧增,反应力和判断力下降并极易导致失误,进而影响外部评价,产生外部压力。相对破坏,睡眠质量的恢复却要花费更久的时间。此外,长期轻度睡眠问题带来的影响并不亚于短期熬夜。无论如何,确保高质量的睡眠是释放压力的第一要务。

内部压力

  • 通过习惯来缓解强迫症。习惯的力量十分强大,借助习惯可以事半功倍。例如,担心出门时没有锁门,可以培养锁门后拍照记录或只是简单捏一下自己。有意识地让肌肉参与,比眼看脑记更加深刻。这些习惯以简单有效为宜,一旦养成,就值得信赖
  • 建立正确期望。合适的期望对人有激励作用,过高的期望只能徒增压力与失望与不自信。建立期望,应该以过往的经验为基础,如果过去从未实现,有什么理由相信自己下次一定可以成功呢?即使求成心切,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迭代更新期望,而不是一蹴而就在毫无基础的时候就建立不切实际的期望。上一次得了60,这次就改进方法,或增加努力,期望得到65——而不是这次决意已定,信心满满,肯定能得100
  • 过度的欲望。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欲望的来源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能长篇大论。重要的是,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不要让自己的欲望成为社会舆论宣传的镜子
  • 接受变化与不确定。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变化。大部分人无法准确预测自己两年后的状态。既然变化与不确定是这个世界的常态,是事物发展的法则,又何必为此恐惧和焦虑呢。为变化制定多套不同方案,借助经验预测未知,先尽人事,后听天命

社会压力

  • 正确评价他人。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人展现的、媒体宣传的,都不一定是实际情况,或者说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整体情况。一位成功的商人可能不是一个尽责的父亲,拥趸众多的意见领袖不一定过着自己梦想的生活,学术爱情事业三丰收的长者或许每时每刻都要应对常人想象不到的艰难。因此,不必妄自菲薄,特别是不应自行想象他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 影响他人的评价但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外部评价可以被影响,但不可控。不能期望所有人都满意自己,如果这些评价难以对自己造成实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做好自己,影响可以影响的人,影响需要影响的人,即可。当自己能创造价值时,被需要与被信任也将随之获得
  • 双向选择。寻找自己认同的,有归属感的集体。自我提高,让自己具备选择的资本
  • 宁缺勿滥。这一点很难做到。如果追求的东西成本极高,人往往就很难顶住压力。例如,坚守道德通常需要付出极高的精神和物质成本。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等功德,要对抗人性的懒惰和自私;互联网商业公司不助纣为虐利用国内垄断地位把害人性命的骗子医院的广告夹杂在搜索引擎结果里,要对抗金钱的诱惑与外部资本的压力。不过对于个人来讲,或许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可以帮助自己找到一些答案。如果明天就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是否还会纠结于这些难以割舍的东西?你希望得到他人怎样的评价?缺乏公德的人,抑或是丧尽天良的商人?当然,如果这些不会成为你的压力,现在自然也不会成为一个问题
  • 理解历史的进程。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的行为,但能与历史进程对抗的毕竟是少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类文明如何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如果受经济模式的影响,如何受人性的影响,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能了解到一些这样的规律,或许能对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有更深的认识吧。一国的制度演化,民众素养与社会风气等,发展成当前的状态大多是众多历史条件叠加的必然结果。为什么会产生农耕文明?为什么会有殖民扩张?为什么会有王朝兴衰?为什么会有革命?为什么会爆发战争?为什么会有经济危机?为什么会有郁金香/普洱茶/房地产的泡沫?……越看清这个社会运行的本质,越能对这个纷扰的世界保持平静吧。就好象人不会因为苹果会掉落地面、水能载舟火能取暖之类的现象感到压力一样,如果知道了在特定的资本与经济条件下某些社会现象几乎是物理定律般的必然,或许也就不会过分患得患失了。《人类简史》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好书,可以帮助自己对人类文明的进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值得一读
  • 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其实和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类似,只不过此时对方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相互认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需要,保持合适的距离,紧密而自由,或许是最佳的人际关系

 

 

2015年 Best Buy

离开校园后,私人时间越来越少,积攒的事情越来越多。就像是在与命运挣扎一般,自己始终还是希望能挤出点时间来做些有趣的事情。在积累了五篇没有完成的草稿,和数不清的想写却没有起笔的文章的情况下,写这么一篇 Best Buy 也许有些不合时宜。不过转念一想,这些新添置的设备确确实实改变了自己的日常,也是自己今年状态的一种侧面写照,费点笔墨倒也顺理成章。

下列每一件设备都从(该级别的)性能、功能(丰富与便捷)、使用频率与整体满足度四个维度打分,并做简单小结。

1 – 无线扬声器 SRS-X88

  • 性能 – 9
  • 功能 – 9
  • 频率 – 9
  • 满足度 – 9

尽管 X88 体积不大,重量也是能够随意搬动位置的级别,却提供了令人感动的声音效果。支持 HiRes 的它低音浑厚有力,高音清澈明了,人声清晰温暖,声音细节悉数展现。虽然自己平时听的耳机并不粗糙,X88 仍让那些早已了然于心的歌曲焕发了新生。“这位歌手的嗓音原来是这样的有层次感?”、“这里的伴奏其实是两种鼓合奏的!”、“相比之下,过去听的鼓点就好象是在敲击塑料片…”。不同于耳机,音箱可以让整间房间的空气活跃起来,身心仿佛都融入旋律与节奏之中。

X88 支持标准蓝牙音频/LDAC 高音质蓝牙音频协议、WLAN、LAN、USB、3.5mm 线缆等多种输入方式。回到家中,只需将 Xperia 与机身轻轻一碰,就能借助 NFC 实现配对连接,立即开始享受高品质的音乐。PC 中保存的 HiRes 音频也能通过 WLAN 以每秒数 MB 的码率流向 X88。对于一款蓝牙音箱,X88 的功能与易用性无可挑剔。没有满分是因为 LDAC 在手机高负荷运行时偶有卡顿,WLAN 播放在换曲时会有数秒的缓冲。

用 X88 听音乐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每天使用,频率自然能有9分。满足度少了1分的理由说来惭愧,自己本打算入手更高一阶的 X99,没料想冲绳消费水平有限,跑遍整个那霸市硬是没有 X99 的库存(同样地,也没有 A7M2,更别提 A7R…),便只好背回一台 X88。或许自己并不能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区分 X88 与 X99 的音质,但始终是留下了一份遗憾。

2 – 智能手机 Xperia Z5 Premium

  • 性能 – 8
  • 功能 – 8
  • 频率 – 10
  • 满足度 – 8

性能虽然一流却依然不拔尖,屏幕、散热与续航优秀,拍照与音质在同级别中平庸,上市一个半月,软件依然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例如双卡双待时短信应用对 SIM 卡的标识是反的…)。做工方面,尽管选择了上质的材料,组装的质量却硬是欠火候。虽然是业界普遍情况,但指纹识别对湿手束手无策的确严重影响了使用体验——一旦识别错误五次,就不得不通过软键盘输入数字与字母结合的密码,而不是 iOS 那样提供了大型9宫格键盘以便输入。

作为随身携带的设备,以及迄今为止完成度最高的 Xperia,频率10分满足度8分或许是恰当的评价。

3 – 平板电脑 Xperia Z4 Tablet

  • 性能 – 8
  • 功能 – 8
  • 频率 – 8
  • 满足度 – 9

和 Xperia Z3+/Z4 难兄难弟的,被抛弃的一代——目前仍然停留在问题众多、性能低下的 Android 5.0.1 版本。幸好 Xperia Z4 Tablet 散热极佳,处理器不必频繁降频,系统卡顿才不算严重。

这台 Xperia Z4 Tablet 几乎只有两个用途,看书与浏览照片。素质上佳的屏幕、世界最轻薄的机身,还有长时间的续航,几乎就是为此而生。10.1 寸的高清晰度大屏幕无论是展示文字还是漫画都游刃有余,大部分的杂志可以在不局部放大的情况下阅读,391g 的轻量机身甚至与不少8寸平板相当,长时间单手使用也不成问题。标称17小时的电池续航能经得起一整天的折腾,使用至今,没电从来没有成为一个问题。

作为电子书与电子相框,Z4 Tablet 的表现近乎完美。如果它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系统更新,整体满足度应该可以更高吧。

顺带一提,据说明年索尼不会再推出平板设备,Z4 Tablet 说不定是索尼最后的平板电脑。这并不令人惊讶,从索尼的宣传策略来看,Z4 Tablet 的销量应该不甚理想。高端被 iPad 独占,低端被 Nexus 之类的瓜分,定位高端却又没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与性能支撑的 Xperia Tablet 退出舞台也在情理之中。

4 – 蓝牙耳机 SBH54

  • 性能 – 7
  • 功能 – 7
  • 频率 – 9
  • 满足度 – 7

SHB52 的后继型号。体积更小巧,质感更好。取消外置扬声器与 USB 盖(改为裸露防溅水)的同时增加了震动与超距提醒。

SBH54 与前任一样,主要是在外出时解决耳机线的烦恼。满足度较低的原因,一方面是电池续航略有下降,一方面是目前客户端的稳定性不是很好,经常不会在启动后自动完成连接,依然需要手动操作,不太方便。

5 – 闹钟收音机 ICF-C1

  • 性能 – 7
  • 功能 – 4
  • 频率 – 10
  • 满足度 – 8

作为闹钟,C1 的性能没有问题,作为收音机,C1 虽然音量足够,音质却很平庸,在被 X88 惯坏后,对它的音质更加不满。另外,C1 的外形质感也和官网渲染图有较大差距,实在遗憾。

频道只能以模拟方式切换、不能设置多个闹钟、天线外露……功能设计如此粗糙,在这款收音机上完全看不到索尼的 DNA。

不过,考虑到每天听着广播节目起床时根本不会在意这些细节,满足度也不算很低。

6 – 智能手机 Xperia Z3+/Z4

  • 性能 – 6
  • 功能 – 8
  • 频率 – 10
  • 满足度 – 5

迄今最轻薄、屏幕最明亮的 Xperia,也是发热最巨大、卡顿最严重、屏幕色温偏差最大、续航最孱弱、系统升级最迟的 Z 系…

老实说,是比较不满意的一款产品。

7 – 入耳式降噪耳机 MDR-NW750N

  • 性能 – 7
  • 功能 – 6
  • 频率 – 3
  • 满足度 – 7

音质尚可,降噪效果尚可,算是中规中距。Y 型线较为不便,听诊器效应明显,加上一直就习惯蓝牙耳机出街,导致入手后几乎没怎么用。

特别提名 – 智能手机 Xperia Z Ultra

  • 性能 – 7
  • 功能 – 8
  • 频率 – 8
  • 满足度 – 9

两年多前入手的 Z Ultra 至今仍活跃在第一线。

作为当时世界最薄、屏幕尺寸最大、首款采用最新高通 Snapdragon 800 处理器、少数率先采用3000mAh大容量电池、唯一的大尺寸防水智能手机,Z Ultra 在升级至 Android 5.1 后依然保持了相当流畅的系统性能。6.4寸的轻薄机身十分趁手,对自己来讲,恰好是可以方便单手使用的最大尺寸,外出时看书、浏览网页、查阅地图等场景都是 Z Ultra 的强项。 Z Ultra 的 IPS 液晶屏显示效果现在看来有些落伍,亮度不高,对比度不强,色域不广,但满足基本的日常使用绰绰有余。摄像头和扬声器素质很低,好在自己平时并不需要使用它们。

Z Ultra 在一部分用户中的口碑极佳,回顾两年,自己恰好也是这部分用户的一员(笑)。

 

革命尚未成功——谈谈纸质书与电子书

原谅我又提起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我只是最近受够了电子书。

 

我曾经是数字化的忠实拥趸——做过把中学教材课文手动录入到 PDA 里的事;做过把四六级词汇手册整理成带格式标记的文本文档的事;做过把笨重的 CS:APP 扫描成 PDF 的事……这并不是松鼠症,一切只是源于希望自己所有的书籍,或者说知识,可以通过一台单独的设备随声携带。

PC、PDA、电子书阅读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每个都杀气腾腾,仿佛可以革了纸质书的命,但我不得不说,迄今为止,这些数码设备都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电子书可以提供阅读体验,却没能成为提高效率的工具。

诚然,电子书具有很多纸质书也许永远无法实现的优点:超大容量、强大的搜索功能、几乎无穷尽的书签与标记功能、词典或其他在线/离线数据的联动。与此同时,电子书的缺点也同样明显。

不适合页面的反复跳转。

不适合快速扫览与定位。

不适合做格式丰富的笔记。

无法灵活调整开本。

显示效果差强人意。

这里暂且忽略缺少收藏价值、错过精美装帧、无法承载纪念意义等无关痛痒的问题,仅以上几点不足,对于主要体现工具属性的书籍来说,都是致命的。

 

想必每个人都会在读书时有这样的体验,常常需要在两三处不同页面间来回切换,或是为了帮助回忆,或是为了对比,或是为了关联。只需两三根手指,或几张小纸片,纸质书就能完美实现这一功能。但无论是基于鼠标的 PC,还是基于触摸的智能设备,都无法提供相近的使用体验。你可以快速滚动滚轮、拖动滚动条、搜索关键字、直接填写页面……跳转到特定页面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如纸质书那样直观、自然、快捷。在大屏幕的显示器上,你或许可以展开笔记与书签列表,在需要的地方插入标记,在需要时移动鼠标,定位,单击,回顾之前的内容(可别忘了记着跳转前的位置),但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这就成了噩梦。你通常需要经过两步才能访问标记列表,然后费力地从若干条文本预览中找到需要的那条,点击,等待设备渲染新的页面(对于格式丰富的大型文档,这可能需要数秒)。一些应用贴心地提供了返回上一次跳转前页面的功能,但如果跳转位置不止两处,这个功能就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要说数百页的技术文档,即使只是十几页的论文,电子版也不如打印出来的纸质版方便。不要觉得亚马逊的 Kindle DX 或索尼的电子纸因为有了A4尺寸相当的屏幕就能让你多读几篇论文。仅仅这一条天生“缺陷”就足以让你重新回忆起纸张的好。

电子书的搜索功能很强大,但如果要快速找到曾经读过的内容,或是希望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或许纸质书会更加高效。谁都拥有每秒快速扫览数十页纸质书的技能。页边索引、页眉页脚、段落的大致排版、图片,这些都可以帮你在短短数秒内找到之前读过,现在又要重新回顾的内容——在电子书上输入一个关键字,你可能要面对数十个结果(前提是你没有记错关键字),然后再从中寻找答案,更重要的是,这种搜索方式仅对纯文本有效,就算是图片中内嵌的文字也束手无策。如果要找的是还没有读到的内容,纸质书的优势将更为明显——电子书能够依靠的就几乎只有目录。快速拖动进度条?放弃这个想法吧。且不说移动设备的处理能力还无法跟上拖动速度,不能即刻显示页面内容,小屏幕上的滚动条,在操作精度上就差了手动翻页一大截。纸质书可以快翻、慢翻、正翻、反翻,甚至动态限定查找的页码范围。

不适合做笔记的原因很简单,电子设备的书写体验还很差。Surface 也好,iPad Pro 也罢,说到底无法模拟真实的书写手感。PC 上文本笔记的输入速度与字体格式是一个加分点,但它在移动设备上不复存在。目前人们还没有设计出便携小巧与舒适高效兼得的键盘,即使你愿意随身多带一台重达数百克的设备。

以上三点,或许能随着软件的进步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下面这两点可能就要依赖硬件的进步了。

在可见的未来,电子书阅读设备的尺寸无法任意改变。没有人希望在阅读口袋书时拿着 A4 大小的平板,也不希望在5寸小屏幕上翻看杂志。柔性屏幕也许能解决携带问题,但也无法解决开本大小的问题。即使同样32开,不同的长宽比也会带来恼人的黑边问题。尽管纯文本或只包含简单插图的书可以通过重新排版的方式缓解这个问题,阅读体验仍然会不可避免地下降。设计精美的杂志与画册则完全不适合重拍版。

另一方面,无论平板电脑显示屏的像素密度已有多高,这种自发光的技术始终无法带来比纸张更舒适的视觉感受。而且,平板电脑依然太重了。我喜爱索尼的平板电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对轻薄的坚持——比竞争对手轻10%以上。但8寸约270g、10寸约390g的重量,依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至于以 Kindle 为首的 E-Ink 屏幕电子书,虽然已经解决了分辨率与背光的问题,却在反应速度和彩色显示上迟迟没有进展,前途也并没有那么光明。

 

必须承认,电子书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顺序阅读型书籍(小说、传记等)的阅读问题。从内容推荐到书籍购买,从容量到便携到书签到分享,电子书已经做得足够好——这也是它能如此蓬勃发展的原因。但电子书目前还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为非顺序阅读型书籍(参考书、工具书、技术文档或论文等)提供媲美纸质书的体验,也是不争的事实。可以想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子书都无法完全替代纸质书的地位,它可以承担轻松的,娱乐目的的阅读,却不能满足深度细读的需求。

革命,尚未成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赞助本站

日语学习——日文词典的选择

开始学习日语,已经是2006年的事了。从最初的50音开始,到现在能够基本无障碍地阅读日文小说、计算机专业书籍与文档,理解新闻与电视节目,与日文母语者进行口头与书面的交流,自己的世界,无疑扩大了很多。

作为一份总结,通过这篇文章简单谈谈自己使用日文词典的经验与体会,愿能为其他学习者选择词典提供一些参考。

《精选日汉汉日词典》 商务印书馆

自己的第一本日文词典。不过,这本词典并不适合初学者,或换言之,这并不是一本学习型词典。首先,这本词典没有提供汉字假名反查,对初学者而言,这是致命的问题——最基本的查词功能都难以满足。至于内容,每一个词条下罗列了若干可选的释义——缺乏例句与辨析,更不会有语法或文化方面的提示。这类词典或许可以称为“应急型词典”,在不追求翻译质量或学习效果的情况下,获得一个能够接受的结果。因此,事实上,这本词典也不适合中级学习者。它不是能够常备案头的可靠工具书,也不是可以答疑解惑的益友良师。此外,这本词典还有诸如开本过小、纸张过薄而不易翻查等不足。或许,它的定位是为高级学习者设计的便于携带的应急备忘吧。

《袖珍日汉词典》 商务印书馆

优秀的入门词典——便携小巧、选词恰当,最重要的是,附录收录了常见汉字词汇的假名发音。价格几乎可用低廉形容的这本《袖珍日汉词典》可说是初学者查询词义、扩充词汇量的最佳选择。强烈推荐。

《日汉大辞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讲谈社

自己学习日语时的主力词典之一,是一本收词广泛的辞海型词典,包含了大量专有名词,对一些抽象概念还做了简单的解释。事实上,这本词典的收词几乎肯定参考了《広辞苑》,例句与成语丰富,条目质量相当高,还添加了英文释义供比较。唯一的不足,恐怕就是体积较大且没有标注音调了吧——电子版完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クラウン中日辞典」 三省堂

收词数量一般,释义简单,不过提供了基本的例句。作为一本为日本人设计的词典,总觉得有些别扭,实用性一般,同样偏“应急”。

「日中辞典 第2版」 小学館

为日本人编写的中型日汉词典,收词充分,例句相当丰富,附有文化专栏,不过释义较简单,工具感较强。

「中日辞典 第2版」 小学館

和「クラウン中日辞典」的定位类似,不过收词量更胜一筹,包含的新词也更多。

「広辞苑 第五版・第六版」 岩波書店

享誉盛名的辞海型日文辞典,适合中、高级学习者作为权威参考书收藏于书架(笑)。「広辞苑」的释义精炼、典故与出处全面、成语丰富、收词全面,是日语更上一层的必备工具。与《日汉大辞典》一样,体积与音标的问题只能以电子版的形式解决。

「新明解国語辞典 第五版」 三省堂

个人非常中意的一本中型词典。首先,它标注了音调,解决了日语词汇积累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其次,必要的用法提示与表记说明,也都是中级学习者关心的内容。同时,格助词搭配说明,能有效帮助读者学会如何在具体语境中使用词汇。最后,词条的释义较为详细(罗嗦),不但能帮助读者理解与区分用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日文阅读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新明解国語辞典 第四版」因不少词条的释义包含了编纂者对世俗的“批判”而获得了关注。例如经典的“动物园”:

どうぶつえん【動物園】
生態を公衆に見せ、かたわら保護を加えるためと称し、捕らえて来た多くの鳥獣・魚虫などに対し、狭い空間での生活を余儀なくし、飼い殺しにする、人間中心の施設。(第4版1~6刷)

在之后的改订版中,一部分内容迫于压力被修改,更增加了第四版的魅力(笑)。

「明鏡国語辞典 第二版」 大修館書店

与「新明解国語辞典」的定位类似,但缺席了音调与格助词的标注。释义不如前者那么详细(罗嗦),但也足够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词义,用例也相当充沛,能满足一般需求。

 

最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趁手的电子辞典远比纸质辞书、PC或智能手机应用更加高效。仅收录高质量版权辞书、电力持久、使用便捷、坚固耐用的卡西欧电子词典,是有志于深入钻研某一门语言的学习者的必备工具。虽然近两年的机型有不少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设计(按键布局不人性化、反应速度下降、做工与质感降低等),在扩展性与学习功能上始终死板而落后,依然瑕不掩瑜,是纯粹而优秀的“电子辞典”。要感谢陪伴了自己多年而依然健在的电子辞典,它无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午後

午後

 

第14弾、「午後」。

あの日、いつまでも忘れられない。

 

这次的主题是初春的午后,坐在咖啡馆里的女孩子。利用春节假期完成的新画,第三次尝试写实风格,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这次的手指的画法和背景其实参考了手头的某本杂志插画,除此之外算是原创。画中的马克杯是去年在 FamilyMart 购物集点换得的 Hello Kitty 40周年纪念品,虽然不在自己身边,但也在画中借用了一下。头发再次成为修改最久的部分,自己仅有的水平,很难把头发画得自然。衣服的皱褶也处理得比较草率,没能准确表现出应有的质感和光泽。这些都留在以后慢慢领悟吧。

2014年的前1/12,并不能说是一帆风顺。顺利的部分固然顺利,不顺的部分依然毫无进展。照例制订了新一年的计划,并对生活方式做了一些比较重大的改变,但愿可以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

无论面前有多大的困难,我也决不放弃。不放弃。

朝

 

第13弾、「朝」。

おはよう。

 

其实这张是去年冬天画的,一直没有发出来。构思是早晨手捧包子的女孩。第二次尝试写实风格,问题很多,与之前一样,收到的净是负面的评价。

当时画的时候一直盯着也就习惯了,两个月之后回过头来看,面部结构存在很多硬伤,对高光和阴影的理解也很不足。色彩同样也有问题。不过自己从这张画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也算是有价值了。

一月混杂了开心与不开心的事,不过也都已经过去了。只希望能够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就好。

キミの笑顔

キミの笑顔

第十二弾、「キミの笑顔」。

もっと愛の言葉を、もっと君の心の中に。

 

这次的主题是转身微笑的女孩子。出于节省时间也好遮掩画功也好的理由,这次的构图是半身像。不过依然还是有不少人体结构上的问题。

头发的上色风格有很多种,自己还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没有章法地乱画一通,效果总是差强人意,缺少流畅感和飘逸感。服装的细节同样是一个问题。真的要遵循现实,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若是化繁为简,又总觉得无法表现出真实感。也许应该找机会专门摸索一下怎样来画服饰的面料纹理。

不知不觉2013年已经过去,虽然并不是事事如意,但的的确确是令自己满足的一年。大多数目标都达成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比前一年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甚至每一天早晨醒来都感到很幸福。

自己或许正处于一直以来都非常向往的状态。

新的一年也要继续努力。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