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压力

这篇文字根据自己前几年在记事帐里随手记下的随感整理而成。这些没有成文、不成系统的只言片语安静地躺了两三年,趁此机会稍作梳理,固仍有疏漏与偏颇,也算是做个了结。因没有任何专业基础,完全基于经验得出感受,难免有不少幼稚与谬误之处,仅作备考。

下面依次谈谈自己对压力的来源,压力的效果和压力的释放等话题的理解和思考。

 

压力源

此处主要讨论的是相对长期的精神压力,短期的应激性压力或肉体压力不做展开。由缺乏食物、饮水、睡眠、温度或身体疾病导致的压力成因与解决方法都较为显然,也不多深入。

内部压力

一个完全与社会隔绝的人是否会有压力?如果他能够自己自作健康而自由地生活,且不用担心外部威胁,他是否还会有压力?这类压力或许可以归为来自内部的压力。有些压力的根因很可能依然源自外界,但其形成与个人的性格或思维方式等息息相关。内部压力包括以下这些:

  • 强迫症。必须反复确认检查才能安心,常见的有出门时检查是否关门等
  • 过分完美主义或脱离实际的期望。对自己或外界的行为及其结果要求过高,一旦存在偏差便产生负面情绪
  • 过度的欲望。强烈的物欲、权利欲或控制欲等

外部压力

撇开生存压力,此处的外部压力也许能大致等同于社会压力。外部压力可以由个人或群体造成,甚至只是舆论或媒体渲染。

  • 外部展现的状态。成绩优秀的同学、外貌出众的朋友、能力拔群的同事、多才多艺的同龄人……荣誉、幸福、清闲、权力、富裕……新买的奢侈品、小清新的出国旅游、丰富而频繁的文娱活动……本来,与自己过分遥远的人不会成为问题。人们通常不会因为明星富商生活条件优越而感到不平,而只会关心身边看得到的例子。然而,网络普及之后,社交网络的流行使情况发生了变化。你会发现,你身边默默无闻的同事周末的生活简直丰富得难以想象;你各方面平平的朋友似乎始终乐观积极毫无烦恼;你泯然众人的高中同学和千里无一的美女结为连理;原本和你一辈子打不了几次交道的远房亲戚在特大城市的富人区购置了房产。做到清心寡欲并非易事。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外部展现的状态,无论虚实,都会影响自己的心境。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无法达到“社会的普遍标准”时,你必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受到压力。例如,你以为三十岁前大家都结婚了;你以为大家结婚时都添置了新房;你以为昂贵的钻石戒指是唯一可以表明真爱的信物——如果这不是钻石公司几十年营销得到的成果
  • 外部对自己的评价。无论你与他人相同还是不同,不如还是超越,你都有可能收到指指点点。这些指指点点或许并不会对你有直接的伤害,但你却总担心它们终将转变为实际的影响。也可能,这些不公甚至不实的评价,本身就能让你感到不快,即使它们几乎没有可能对你造成实在的损失
  • 外部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如果说外部展现的状态不明确针对某个目标,外部对自己的评价不直接要求回应,那外部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则更加明确与直接。父母期望子女成才;老师要求学生学习,期望他们考取高分;领导要求员工努力工作,期望他们获得好业绩。期望会带来评价,进而转为压力,要求更是很可能会改变今后的处境,形成直接压力
  • 外部对自己的认可
    • 需要与被需要。认识到自己需要依赖整个社会才能更好地生活,并且相信自己具有足够的能力提供社会需要的价值。前者通常成立,后者则不然。如果认为自己不被社会需要,便可能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担心自己能否长久地在社会中生存
    • 信任与被信任。信任社会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脑力消耗与精神负担。被信任的人更容易建立起足够的自信。或许存在精神特别强大的人不需要外界的反馈也能认清自己,自信而坚定。不过这种情况下,他很可能缺乏对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过,如果把握不当,被信任也可能转为过度的期望而产生压力
  • 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指认同自己所属的群体,为自己属于该群体而感到自豪与安心。认同感与归属感能够使人放松,排解压力。这两项却并非总能实现。出于各种原因,人并不总是有能力选择自己所属的群体。后进学校里努力学习的学生可能在班集体里找不到归属感,混吃等死的机构里有雄心的员工可能既不认同也不认为自己属于这个环境。不过,如果信念坚定,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改变环境,或是改变环境,由于认同感与归属感确实造成的压力或许也有正面作用
  • 没有选择的自由。能够自由选择,显然胜过枷锁重重

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存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压力的作用与危害

作用

  • 危机意识。穷则思变。压力也许是改变与进步的契机
  • 集中注意力。适当的压力可以迫使人专注于重要的问题

危害

  • 精神疲劳/肉体疲劳的加速。长时间处于压力之下会积累精神疲劳,精神疲劳又将导致肉体疲劳
    • 疲劳将造成效率下降,错误增加
    • 产生焦虑心情,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浪费大量时间
    • 恶性循环。疲劳的肉体会发过来影响心智。人在劳累时往往难以意识到自己处于不良状态,越陷越深
  • 情绪消极。对他人产生消极影响,破坏关系。如果能够遇到情绪积极的人帮助还好,仅靠自己很容易钻入牛角尖
  • 短视/无法做出最佳决策。迫于压力,人往往会选择解决眼前的紧迫问题,而这不一定是长期的最佳选择

 

压力的缓解措施

生存压力

不考虑天灾人祸食物短缺等,这类压力主要源于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因此调节方式也很简单,培养并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

  • 合理作息
  • 加强运动
  • 注意饮食
  • 保证睡眠

其中特别要强调保持睡眠。现代人很少会面临生存压力,却常常会遇到睡眠问题。有时候会觉得,睡眠质量不佳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生存压力吧。引发条件极为简单,熬夜不睡即可;影响迅速而明显,内部精神压力剧增,反应力和判断力下降并极易导致失误,进而影响外部评价,产生外部压力。相对破坏,睡眠质量的恢复却要花费更久的时间。此外,长期轻度睡眠问题带来的影响并不亚于短期熬夜。无论如何,确保高质量的睡眠是释放压力的第一要务。

内部压力

  • 通过习惯来缓解强迫症。习惯的力量十分强大,借助习惯可以事半功倍。例如,担心出门时没有锁门,可以培养锁门后拍照记录或只是简单捏一下自己。有意识地让肌肉参与,比眼看脑记更加深刻。这些习惯以简单有效为宜,一旦养成,就值得信赖
  • 建立正确期望。合适的期望对人有激励作用,过高的期望只能徒增压力与失望与不自信。建立期望,应该以过往的经验为基础,如果过去从未实现,有什么理由相信自己下次一定可以成功呢?即使求成心切,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迭代更新期望,而不是一蹴而就在毫无基础的时候就建立不切实际的期望。上一次得了60,这次就改进方法,或增加努力,期望得到65——而不是这次决意已定,信心满满,肯定能得100
  • 过度的欲望。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欲望的来源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能长篇大论。重要的是,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不要让自己的欲望成为社会舆论宣传的镜子
  • 接受变化与不确定。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变化。大部分人无法准确预测自己两年后的状态。既然变化与不确定是这个世界的常态,是事物发展的法则,又何必为此恐惧和焦虑呢。为变化制定多套不同方案,借助经验预测未知,先尽人事,后听天命

社会压力

  • 正确评价他人。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人展现的、媒体宣传的,都不一定是实际情况,或者说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整体情况。一位成功的商人可能不是一个尽责的父亲,拥趸众多的意见领袖不一定过着自己梦想的生活,学术爱情事业三丰收的长者或许每时每刻都要应对常人想象不到的艰难。因此,不必妄自菲薄,特别是不应自行想象他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 影响他人的评价但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外部评价可以被影响,但不可控。不能期望所有人都满意自己,如果这些评价难以对自己造成实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做好自己,影响可以影响的人,影响需要影响的人,即可。当自己能创造价值时,被需要与被信任也将随之获得
  • 双向选择。寻找自己认同的,有归属感的集体。自我提高,让自己具备选择的资本
  • 宁缺勿滥。这一点很难做到。如果追求的东西成本极高,人往往就很难顶住压力。例如,坚守道德通常需要付出极高的精神和物质成本。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等功德,要对抗人性的懒惰和自私;互联网商业公司不助纣为虐利用国内垄断地位把害人性命的骗子医院的广告夹杂在搜索引擎结果里,要对抗金钱的诱惑与外部资本的压力。不过对于个人来讲,或许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可以帮助自己找到一些答案。如果明天就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是否还会纠结于这些难以割舍的东西?你希望得到他人怎样的评价?缺乏公德的人,抑或是丧尽天良的商人?当然,如果这些不会成为你的压力,现在自然也不会成为一个问题
  • 理解历史的进程。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的行为,但能与历史进程对抗的毕竟是少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类文明如何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如果受经济模式的影响,如何受人性的影响,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能了解到一些这样的规律,或许能对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有更深的认识吧。一国的制度演化,民众素养与社会风气等,发展成当前的状态大多是众多历史条件叠加的必然结果。为什么会产生农耕文明?为什么会有殖民扩张?为什么会有王朝兴衰?为什么会有革命?为什么会爆发战争?为什么会有经济危机?为什么会有郁金香/普洱茶/房地产的泡沫?……越看清这个社会运行的本质,越能对这个纷扰的世界保持平静吧。就好象人不会因为苹果会掉落地面、水能载舟火能取暖之类的现象感到压力一样,如果知道了在特定的资本与经济条件下某些社会现象几乎是物理定律般的必然,或许也就不会过分患得患失了。《人类简史》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好书,可以帮助自己对人类文明的进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值得一读
  • 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其实和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类似,只不过此时对方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相互认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需要,保持合适的距离,紧密而自由,或许是最佳的人际关系

 

 

《聊聊压力》有2个想法

  1. 我想大家都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其实人的压力,确实不那么单纯,每个人的压力源中既有社会性的外源性压力,也有自身心理的内源性压力,外源性原因应当是固定下来几乎不可改变的,内源性如果由于是外源性所造成的,那么你想调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想改恐怕要借助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
    心理学其实脱胎于哲学,共通的特点其实就是对人类价值观的深层次研究。
    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社会阶层,也有着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健康状况等,所以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其中很多价值观是畸形错误的:比如基于所谓主流意识形态所进行的长期的社会工程学给你洗脑所产生的价值观等等,这些如果没有家庭辅助纠正,都需要进行后天自行纠正,所以我说,在中国,这个问题很严重。又比如爱情方面的价值观,中国人相对这方面受到的指导严重匮乏,也有不小的问题。具体例子就不举了,谁身边比比皆是,不枚胜举。
    所以不要扯到心理学就想到精神疾病,真正的精神疾病都是要有药物配合治疗才能治愈的。对这点的误解,也算是错误价值观的一种。
    心理咨询其实就是帮助人修正自身错误的,偏颇的社会价值观,从而战胜不必要的精神压力的。
    何谓不必要,就是对人完全没有用处的压力,不是你为了追求某些目标,回报,而不得不面对的那种工作学习压力。
    如果认为自己没有严重到一定要求助于心理咨询,多读一些真正的能够竖立正常价值观方面的书籍(而不是那些垃圾的鸡汤书和励志书)会大有帮助。

    1. 赞成。

      人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外界塑造的。通过外界干预来调节心理状态,就跟天热开空调降温一样正常。
      扯远一些,感觉越来越不相信所谓人的主观能动性了。人之所以能有主观能动性,只是因为它从出生至今的外界物质环境允许他能在一定范围内认为自己有主观能动性罢了。一旦物质的肉体受到强烈的外界影响,这些东西便很容易垮毁。一个极端的例子,毒品会使人丧失基本的理智。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分强调毅力、精神力之类的玄乎的概念,不是思路不清,就是别有用心吧。就像人类研究物理和化学一样,了解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然后顺水行舟,不去违抗自然规律,才是更有效的做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