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Sony)发表 Xperia 系列中低端机型 Xperia L 与 Xperia SP

今天索尼移动(SMC)正式发表了 Xperia 家族的两位新成员,定位中低端的 Xperia L 与 Xperia SP。

Xperia L 有一块4.3英寸的 FWVGA 分辨率(854×480)屏幕,8MP 的 Exmor RS 摄像头,以及 Snapdragon S4 Pro 1.7GHz 双核处理器和1GB的 RAM。提供了白、黑、红三色。

Xperia L is the Android mobile designed with Sony’s leading camera expertise.

Xperia SP 则是4.6英寸的 1280×720 分辨率的屏幕,以及与 L 级别基本相当的硬件配置。

Xperia™ SP, the brilliance of Sony inside and out.

这两款手机都出自索尼移动的中国团队,开发代号分别为 TaoShan 与 HuaShan。虽然性能低端,但具有特色的外形以及能够在微光环境下获得较好拍照效果的 Exmor RS 传感器都是加分点。

产品页面(英文):

Xperia L

Xperia SP

Xperia Tablet Z Wi-Fi 型号正式发表

在近日举行的 MWC 2013(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3)上索尼正式发表了 Wi-Fi/3G/LTE 版的 Xperia Tablet Z。对于 Wi-Fi 版来说,美版 16GB 和 32GB 版本分别定价为499美元(约人民币3,000元) 和599美元(约人民币3,600元),而日版则是52,800日元(约人民币3,600元)和59,800日元(约人民币4,050元)。日版将于4月13日发售,而国行版则会5月发售。

其中32GB Wi-Fi 版具体规格如下:

规格
OS 名称 Android 4.1
处理器 名称 Qualcomm Snapdragon S4 Pro APQ8064
运行频率 1.5GHz
内存 容量 2GB
屏幕 尺寸/分辨率 10.1寸 WUXGA(1920 x 1200)
面板类型 TFT彩色液晶屏幕(IPS 面板)
触摸功能 规格 支持触摸
存储 容量 32GB
输入输出 USB
耳机输出 立体声插口 x 1 (兼容单声道插口)
Wi-Fi 规格 IEEE 802.11a/b/g/n标准
GPS功能 规格 支持
Bluetooth功能 规格 Bluetooth v4.0标准
支持的协议 HSP/OPP/SPP/HID/A2DP/AVRCP/ PAN/HDP/PXP/MAP/DID
NFC 规格 支持
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3轴加速度传感器
陀螺仪 支持
数字罗盘 支持
光线传感器 支持
红外线通信 红外遥控功能 支持
扩展卡槽 闪存卡卡槽 Micro SD闪存卡槽 x 1
支持的SD闪存卡 microSD, microSDHC, microSDXC(2GB/32GB/64GB)
SIM卡槽 不支持
音频 支持的编码/格式 AAC, HE-AAC v1 , HE-AAC v2, MP3, MIDI
视频 支持的编码/格式 H.263, H.264, MPEG-4, VP8
图片 支持的编码/格式 JPEG, GIF, PNG, BMP
扬声器 规格 内置立体声扬声器
麦克风 规格 内置单声道麦克风
前置摄像头 规格 CMOS
Exmor R for mobile
有效像素 220 万像素
后置摄像头 规格 CMOS
Exmor R for mobile
有效像素 810万像素
其他 主要附件 AC电源适配器
电池续航时间
音乐播放时间 约110小时
视频播放时间 约10小时
Wi-Fi 网页浏览时间 约8.2小时
电池充电时间 规格 约6.5小时
防滴溅性能 等级 相当于IPX5/7
防尘性能 等级 相当于IP5X
温湿度条件 规格 运行时:温度5℃~35℃、湿度20%~80% (但不能结露,或是35℃的情况下湿度在65%以下)。保存时:-20℃~60℃(但不能结露)
外形尺寸 机身(长×厚×宽) 约 长266mm×厚6.9mm(7.2mm)×宽172mm
重量 机身 约495 g

已经开始逐步在60多个国家发售的 Xperia Z 似乎反响不错。在日本,首周以2天的销量占据了 Android 智能手机周销量的首位,并持续保持数周。而在其他市场,据路透社报道,在德国柏林,首批出货于2小时内售罄,而在法国的在线商店则是“首日销量高于前三个月的总和”。当然也可能实际情况是德国的货源不足,法国之前的在线销量惨淡(笑)。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的 Xperia Z 确实是有了与其他厂商(主要是三星与苹果)一较高下的资本。除了没有采用 IPS 面板而使得屏幕的可视角度较小之外,Xperia Z 并没有被发现有什么缺陷(而且根据自己的观察,这似乎也并不是一个人人都会在意的大问题)。而在外形设计、屏幕的色彩表现等方面,Xperia Z 是一流的。新的 Exmor RS 传感器虽然在画面锐度上提升不大,但对于微光环境的应对确实有所提升,HDR 的实际效果也令人满意。总之,Xperia Z 或许不是一部能令硬件发烧友满意的手机(它确实有一些不完美),但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它是高端 Android 智能手机中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回 Xperia Tablet Z。正如索尼所标榜的“no compromise(毫无妥协)”,这几乎是一款目前看来完美的 Android 平板电脑。主观地来看,出色的外形设计、美观的界面。客观地来看,世界最薄(比最新版 iPad 薄约1/4)、(日本以外)世界最轻(比最新版 iPad 薄约1/4)、1920×1200的全高清分辨率(虽然不是顶级,但也已经相当精细)、现有最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内存配置、防水防尘、平板电脑中首屈一指的摄像头效果、独有的泛用红外线遥控以及索尼产品之间丰富的 NFC 支持、支持扩展卡等。唯一令人担心的电池续航能力,在官方的数字上打一个八折之后依然能够接受(这是轻薄换取的代价,但6-7小时的使用时间,应该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一天的需求)。

考虑到前年入手的 Sony Tablet S 分辨率较低且无法播放较高质量的视频的事实,目前自己是打算入手 Xperia Tablet Z 的。这样一来娱乐的功能也能够从现在的笔电中分割出来,从而实现:游戏——PS3/ PS Vita、工作(文档处理、开发等)——笔电(VAIO Duo 11)、娱乐(视频、音乐、以及简单的邮件收发与网页浏览等),的分工。接下来将会继续关注 Xperia Tablet Z 的消息,希望索尼这次不要再捅篓子让人们失望(笑)。

索尼电脑娱乐(SCE)发表 PlayStation4

如同预想的一样,索尼电脑娱乐(SCE,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在今天于美国纽约召开的 PlayStation®Meeting 2013 上正式发表了其新一代家用游戏主机 PlayStation4(下称 PS4),以及相关配件 DUALSHOCK®4 与 PlayStation®4 Eye。

PS4 在性能升级之外,将重点放在了玩家之间的互动上。PlayStation 今后将不仅仅局限于客厅,而成为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享受的“最出色的游戏场”。

PS4 有5个关键字:简单(Simple)、灵敏(Immediate))、社交(Social)、整合(Integrated)、个性化(Personalized)。

性能方面,PS4 放弃了 Cell,而改用了通用性更高的 x86 架构的处理器(遗憾的是,这也使得 PS4 无法直接兼容原有的 PS3 游戏)。18个处理单元的 GPU 则提供了1.84TFLOP的图形计算能力。176GB/s、8GB的 GDDR5 内存为游戏和系统的性能提供了保证。新的快速启动功能,免除了用户每次启动主机时的等待。

社交方面,PS4 提供了丰富的分享与互动功能。新的 DUALSHOCK®4 手柄在原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专用的分享按钮、麦克风/耳机插口、新的3色 LED 指示灯以及正面触摸板等。支持任意情况下对屏幕进行录制的 PS4 还支持将视频通过 UStream 与其它玩家共享/评论互动。而游戏截图也同样可以很方便地分享至 Facebook 等社交网站。在 PS4 的系统界面,也可以轻松浏览朋友的新状态。

现有的 PS Vita 自然也与 PS4 高度整合。从 PS3/PSP 起的遥控操作自然不必说,Vita 今后将可以作为“第二屏幕”,通过局域网或是广域网玩绝大多数的 PS4 游戏。而采用了 iOS 或是 Android 系统的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也将可以监控 PS4 的游戏画面或是用于显示包括游戏场景地图等更多的辅助信息。也可以远程遥控 PS4 进行游戏下载或是通过该设备播放已保存的游戏视频。

网络服务方面,除了原有的 PlayStation®Network,以及在线音乐服务 Music Unlimited 与在线视频服务 Video Unlimited 外,之前 SCE 收购的 Gaikai Inc. 为 PS4 的云服务提供了支持。通过云,玩家不必下载就能进行游戏,很多 PS3 游戏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 PS4 上运行。

同时发表的 PlayStation®4 Eye 类似于 Xbox 360 的 Kinect,用于体感操作。

PS4 的产品图片与发售日期/价格等有待进一步信息。而大致的硬件规格则已经在新闻稿中公布。

新闻稿(日文): 1 2 3

完整发布会在线视频(土豆)

总的来说,PS4 在社交和分享上所做的努力还是很大的,有不少值得期待之处。特别是和 Vita 的互动,如果运用得当,想必会很有趣。不过之前的 Vita 也是空有一身特性却没有好游戏,但愿与 PC 相同的 x86 架构能够成为 PS3 游戏数量与质量的保障。另外最近 PS Store 上的下载版 PS3 游戏也越来越多了,光存储媒介终于要渐渐离我们远去了吧(笑)。而 Wii U 作为卖点的第二块屏幕,也被 PS4 从理论上实现。当系统特性上的差异不大时,今后的竞争点恐怕会是游戏数量与质量、网络服务、价格与营销了。

本世代中,SCE 的表现并不算出色。PS3 的销量若是和 PS2 相比,可说勉强。而 PS Vita 则是始终不温不火。尽管前几天日版的 PS Vita 大幅降价,但是没有杀手机游戏的支持,很难想象短期内会有多少起色。PS4 有很多值得期待之处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首先是游戏的兼容性,不支持过去的游戏,在主机发售之初势必会对销量造成影响。在这段缺乏新游戏的时期,已经发售的上一代主机的游戏本应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云游戏从索尼的说明中看似乎还不是很晚上,尚不能过度期待。另一方面,虽然本次发布会着重强调了社交功能,但玩家是否真的看重社交,则是另一个问题。至少,主打社交的 PS Vita 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好评——这不仅仅是游戏不足的原因,实际上很多传统游戏还无法很好的融入社交要素。

PS4 的表现将会如何,拭目以待就好。

所有的游戏在此集结?——写在 PS4 发表之前

本月20日 SCE(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索尼电脑娱乐)将会发表其第4代 PlayStation 家用游戏主机(下称 PS4,暂定名)几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曾以“所有的游戏在此集结”为口号的 PlayStation 即将迎来第4代进化。借这个机会,随便聊聊发售一年多而情况惨淡的 PS Vita 和对新主机 PS4 的想法。

自2011年12月发售至今,PS Vita 仅获得了日本本土约100万,全球约400万台的销量。比之其竞争对手任天堂 3DS 的日本本土1000万,全球2800万的成绩,可谓完败。3DS 通过大胆的降价策略和一系列大作的跟进,成功逆转了发售初期的颓势。而反观 PS Vita,相对较高的硬件成本使其无法实现大幅的降价,也没有 PSP 当时的怪物猎人那样的作品支持(甚至完全没有正在开发的消息)。情况不容乐观。

发售之初 PS Vita 所引以为豪的高硬件规格,也在移动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浪潮中变得平庸。只论运算性能与显示效果,现在的高端智能手机已经凌驾于 Vita 之上。

希望以AR(虚拟现实)等特性来吸引轻度玩家的计划显然是失败了。而 SCE 去年推出跨主机休闲游戏平台 PlayStation Mobile 也是毫无建树。缺乏游戏(仅数十款)、无人问津(几乎没有什么开发者对此表现出热情)。这恐怕与 PS Vita 的销量不佳也有很大关联。

为了提高 PS Vita 的销量,索尼甚至对旗下的产品作出了不少不合理的限制。例如在日本本土配合 PS3 发售的硬盘录像机 nasne ,原本是非常不错的一件产品(电视录像机在日本有着不小的市场需求),但却有着只支持将录制的电视节目传送至 PS Vita 上观看,而有着更广的泛用性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却只能在家通过 WiFi 观看。诸如此类的做法破坏了索尼产品本应有的整合能力。

此外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事实,智能手机游戏的快速发展,确实压缩了一部分原本应该属于游戏主机的市场份额。这从不少日本传统游戏厂商也开始开发手机游戏的事实中也能窥得一二。

家用机方面,PS3 总算是获得了尚能接受的成绩,其继任者 PS4 被认为会在今年年内发售,并搭载了与目前游戏水准相适应的硬件。不过由于改用了 AMD 的处理器,PS4 不但有可能无法直接通过硬件兼容 PS3 的游戏,而且也不利于今后开发商的跨平台开发(与 PS Vita、PS3、Xperia 智能手机的硬件架构都不相同)。对于这一点,其竞争者微软(Microsoft)的下一代 Xbox 则很有可能借助与 PC 相近的架构以实现较低的开发难度,而在初期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游戏。另外,种种迹象表明,PS4 可能会以“云服务”作为卖点。但这是否能够助力其实际销量,仍然是一个问题。

作为一个多年的 PlayStation 玩家,自然还是希望它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希望新的一年里,PlayStation 能够带给我们一些惊喜。

 

世界最薄最轻量——索尼(Sony)发表平板电脑 Xperia Tablet Z

索尼移动今天正式发表了 Xperia Tablet 家族的新成员 Xperia Tablet Z,今春上市。

Xperia Tablet Z 和之前在 CES 上发表的智能手机 Xperia Z 采用了同样的外形风格,并且实现了世界最薄最轻量的机身规格,并支持IP5/7防水、IP5X防尘功能。

Xperia Tablet 厚度为6.9mm(最新版 iPad 为9.4mm,iPad mini 为7.2mm),重量为495g(最新版 iPad 为652~662g),屏幕为10.1英寸的WUXGA级别(分辨率1920×1200像素)。Mobile BRAVIA Engine 2 和 Exmor R for Mobile 已经成为了 Xperia 的标配。

Xperia Tablet Z 采用了一颗 Snapdragon S4 APQ8064 1.5GHz的4核处理器,2GB RAM 以及32GB存储空间,发售时将搭载 Android 4.1(根据以往经验,将在不久后得到系统升级)。摄像头像素为810万。支持NFC和4G/LTE通信。提供黑白两色。电池容量为6000mAh。考虑到同样采用了6000mAh电池的 Xperia Tablet S 的表现,电池续航能力可能在7-10小时之间。关于发售日、售价以及实际性能等有待进一步消息。

索尼这次的命名方式非常合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同时冠以 Z 之名,是一种很不错的营销手段,让人感受到索尼对这两款产品的信心,也便于普通消费者识别。而从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Xperia Tablet Z 有着令人兴奋的规格,希望它能够成为 Xperia 逐步取得市场的第一步。个人来说也非常期待两款 Z 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图片版权属于索尼移动通信。

新闻稿(日文)

索尼(Sony)监听耳机 MDR-CD900ST 测评

索尼,确切的说是索尼音乐娱乐(Sony Music Entertainment,SME),所提供的这款头戴式监听耳机 MDR-CD900ST(下称 CD900ST) 以长年几乎独占了日本专业音乐市场的份额而闻名,常能够在镜头中看到使用这款耳机的艺人。

本文是在使用了 CD900ST 半年后的一些感想。不过归根结底是个人的主观想法,仅供参考。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CD900ST 由于不属于消费电子,所以是不提供保修服务的。由于是针对专业用途设计的产品,所以使用的是标准插口而非小型设备上普遍使用的3.5mm插口。

产品的外包装非常简洁。白色的纸盒上仅印有必要的说明文字。盒内有一张简单的说明书。

CD900ST 的规格参数如下:

阻抗 63Ω
最大功率 1,000mW
频率范围 5~30,000Hz
插口 标准插口
线长 直线 2.5m
重量 200g

对 CD900ST 的第一印象是朴素。没有新潮的外形,和二十多年的历史相符。佩戴感很好,没有夹头发的情况。由于在各个关键部分使用了软垫,且本身重量较轻,所以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感到疲劳。CD900ST 的做工很不错,质量口碑也很好。

为了在更多的设备上使用,必须加上另售的3.5mm转接器。网上也能找到手动改造插口至3.5mm规格的教程。

CD900ST 的解析度非常之高。对于吉他等乐器的表现非常优秀,纤细而干净,相当好地还原了琴弦的自然音。另一方面,CD900ST 的低音则很平淡,很坚硬,完全没有对低音部分作额外的音染。CD900ST 与另一根外出时常用的耳塞 MDR-NC030 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后者有浓厚得多的低音表现,但相比 CD900ST ,其整体的声音有一种浑浊感。

全封闭式的 CD900ST 的音场并不是很宽广,如果用手按压耳机靠近耳朵的话,会感觉各种声音就像列成一排似的进入耳朵,也就是说 CD900ST 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声音的来源方向。不过 CD900ST 对各种声音的区分度很不错,各种乐器、人声都被很好的分离了。不过无论是高音还是低音,都很直接干脆,所以对于一般的歌曲,实际的听感并不很讨好耳朵。反过来说,对于纯音乐、器乐 CD900ST 则有着令人满意的表现。不同的听者对于 CD900ST 的声音或许会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CD900ST 对于电视剧等的 BGM 的演绎意外地非常好,能感觉到人声很清楚地独立于 BGM。不过有些遗憾的是,正如之前提到的,CD900ST 无法准确地表现出正面而来的声音。

总结来说,CD900ST 是名副其实的监听耳机,声音表现写实,而其优秀的做工与质量也可让人安心地使用很久。

小议 Xperia 的现状与问题

为何索尼(Sony)的智能手机品牌 Xperia 在全球市场上表现不尽人意?要谈这个问题,首先要说说索尼移动的背景。在索尼爱立信时代,其手机销量就并不处于领先,只能说当年处境不佳的爱立信和索尼共同出资成立的这家公司依靠 Walkman 音乐手机和 Cyber-shot 拍照手机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长期在个位数浮动),但是和当时的诺基亚相比,完全不值一提。所以尽管现在的市场份额惨淡,但也并非是一种由极盛转衰的情况。索尼爱立信从2009年起决定转型为纯 Android 智能手机制造商,试图扭转这一局面,但效果不够好。出于对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视,索尼于2012年Q1完成了对索尼爱立信的收购,并在这一年中推出了远超过去的大量机型,销量和市场份额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2013年其总部从英国伦敦迁至日本东京。

总的来说,尽管在欧洲和日本有着不错的市场份额,索尼的智能手机整体情况情况并不乐观。索尼在欧洲有着很忠实的消费者;而日本则是索尼的主场,从第一部由 NTT Docomo 运营的 Xperia(即 Xperia X10)开始索尼就是日本 Android 手机的风向标,甚至能与目前盛行日本的 iPhone 相竞争。但是,这两个市场太小。索尼在世界最大的两个市场——中国和美国——确实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这里简单总结一下索尼(爱立信)近年的情况。2010年:09年末发表的 Xperia X10 有着当时最顶级的配置——然后在10年Q2正式发售时已经落后了,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最终并没有获得太好的成绩。小屏幕的 X10 mini 和 X10 mini pro(侧滑全键盘)被证明无法被市场接受。低端的 X8 虽然销量很高,但既无益于利润的大幅增长,也对品牌形象的确立没有多少帮助。2011年:造型独特且性能主流的 Xperia arc 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可以看到地铁中这部手机的出现率并不低)。中端的 neo 依然是只有出货量。而更低端的 mini 和 pro 再次被证明没有市场。3.3寸屏幕的 ray 虽然因为尺寸小巧外形美观而获得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依然不是主流市场。附带游戏按键的 PLAY 和支持三防的中低端型号 active 等同理。2012年:推出型号数量最多的一年,整体销量和市场份额相交过去都得到了提升,但和三星苹果等相比依然不值一提。

接下来进入正题,说一下造成这一局面的问题点。

先说产品本身。

10年的问题:推出机型速度慢,数量少,性能低,且系统升级较晚。当年索尼爱立信的旗舰 X10 确实有着较为出色的外形设计,但其硬件性能在 HTC、三星以及摩托罗拉等厂商的旗舰面前毫无吸引力——反应速度慢一代,屏幕色彩也很普通。而对 Android 做了过度修改导致迟迟不能发布系统升级也让很多人不会选择它。

11年的问题:推出机型仍然较少,旗舰型号性能不足。当年的 arc 有着不错的外形,但是无论是处理器还是内存都落后于同时期其他厂商的旗舰。拍照能力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尽管 arc 的 TFT 屏幕显示效果比 X10 提升了很多,但是消费者显然是更喜欢三星所使用的色彩(过分)艳丽的 AMOLED 屏幕。同时系统升级较晚的问题虽有改善但仍然不理想。

12年的问题:与11年类似。上半年旗舰的 Xperia S 在处理器上落后于人,下半年旗舰的 Xperia T 虽然反响不错,但仍然没有搭载最顶尖的硬件。靠着数量众多的型号以及与众不同的外形,成绩总算是有所提高。

总结来说,在过去三年索尼的旗舰型号的硬件始终不是市场上最好的;拍照效果不再像过去 Cyber-shot 手机那样凌驾于其他品牌之上(甚至不再是最出色的);坚持使用 TFT 屏幕而不用广受消费者欢迎的 OLED。

再说硬件之外的问题。

  1. 命名混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旗舰,无法引起话题。iPhone 的命名方式简单易懂,三星的旗舰 S 系列的 S II,S III 的方式也很直观。而索尼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差。旗舰从 Xperia X10到 Xperia arc 到 Xperia S/TX 到2013年的 Xperia Z,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关于这个问题的更多说明,请参见这篇文章 )。
  2. 营销不当。一方面,现在的索尼没有能力为自己的旗舰做足够的营销,另一方面,其营销水平也并不高明。苹果的 Retina 是这几年里最出色的营销之一,让人人都知道了“视网膜”屏幕。HTC 甚至将其屏幕精细程度远超 iPhone 4/4S/5 的新机型称以“采用了超视网膜屏幕”。这里没有否认视网膜屏幕确实有其技术优秀之处,但是这一名称绝对是一个极大的加分。相比之下,索尼对去年推出的一系列拥有超过“视网膜”精细程度屏幕的手机的说明仅仅是“720P高清屏幕”。平时向朋友介绍产品中的经验告诉自己,这种说明非常无力。而三星的 GALAXY S III 于去年奥运期间在各种场合的大量宣传推广,无疑是这款本身性能就很不错的手机能够迅速成为各种电视节目奖品的原因之一。至于韩剧、美剧,电影,更是一种效果优秀的营销手段,让很多普通消费者牢牢记住了某一手机,或者是留下了“苹果、三星的手机大家都在使用”的印象。此外,Xperia 的名称虽然对于非汉语者来说节奏感不错,但是这一自造词难有合适的中文名称,是索尼在中国市场的推广阻力重重。
  3. 产品定位不当。索尼总是喜欢把不同的要素拆分至多款型号。比如:11年旗舰的 arc 没有前置摄像头,而中端型号 neo 却有。12年上半年的旗舰 Xperia S 没有中端型号 P 上所采用的高亮度屏幕,也没有 ion 的 LTE/4G 网络支持。13年上半年的旗舰 Xperia Z 不支持物理拍照键,而兄弟型号 ZL 虽然弥补了这一问题,却在外观上略逊一筹,没有了镜面设计。等等。没有一款集所有卖点为一身的旗舰,使得一些数码产品爱好者不会选择索尼。
  4. 价格其实并不是问题,至少索尼的定价并不高于其他厂商。但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华为和中兴,凭借着较高的性价比,以及还算不错的硬件质量,硬是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市场份额。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作为一个外人不得而知。但可以作以下推测:

  1. 管理层决策失误,造成了那些非硬件问题。
  2. 软件开发团队实力不够,或者说是索尼的“造物”文化更推崇制造精巧的硬件而非开发优秀的软件。(这一点其实源于索尼爱立信的索尼移动已经做得不错了,而完全索尼自己开发的平板电脑则是完全暴露了这一不足。)这是企业基因问题,恐怕不是靠招募一些优秀的程序员就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
  3. 集团内部相互牵制。索尼电子作为索尼集团的核心,其内部牵制非常严重。为了确保 Walkman 和 Cyber-shot 的销量,作为智能手机的 Xperia 并不能使用到索尼自己最为领先的技术。
  4. 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使得索尼无法毫无顾忌地发挥。311东日本大地震在一定程度上也重创了索尼(或者说日本的电子产品企业)。
  5. 没有完整的零部件生产能力,不能像三星那样自给自足,因此也不具备很强的议价能力。

其实要说本来,索尼的这些问题并不是致命性的,这几年的 Xperia 产品也不算太糟糕。但问题是苹果也好,三星也好,华为以及中兴也好,都做得更好,好得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消费者始终会选择做得更好的厂商,索尼也因此无法取得好成绩。

当然,在那么多不足之外,也能够看到索尼为解决问题正在努力,不过这已经不属于这个问题的范畴。有理由相信索尼在将来能够一定程度上扭转现在的颓势,而具体如何只能静观其变。

2013 International CES 索尼(Sony)正式发表 Xperia Z 以及 4K 分辨率影像产品等

又到一年 CES,和过往一样,索尼在今天发布了 Xperia 的最新旗舰型号,Xperia Z(型号 L36h),以及包括 4K 分辨率 OLED BRAVIA 在内的众多产品。

首先是前几天就已经流出了照片和规格的 Xperia Z。这款被冠以了 Z 的 Xperia,可说是系列当今的集大成者。在索尼移动(SMC,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总部从英国伦敦迁至日本东京(同时成立了 SMCJ)之后,Xperia 系列将会进一步成为集索尼技术为一身的产品了吧。

搭载了这块5英寸 Full HD (1920×1080)分辨率屏幕的 Xperia Z 和其他几家的同规格旗舰一样实现了 443ppi的超精细显示效果。可以说这一数值才是真正达到了人眼所需的极限像素密度。先前型号所采用的 OptiContrast™ 技术通过减少屏幕各层间隙实现了更好的触摸精度;Mobile BRAVIA® Engine 2 使得色彩的表现进一步提升。

摄像头方面,Xperia Z 采用了1300万象素的支持 HDR 录像的 Exmor RS™ 传感器,自动场景识别功能 Superior Auto 也依然健在,能够在微光、逆光等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成像效果。之前的 Exmor R™ 机型在照片锐度上比之索尼为 iPhone4/4S/5 等提供的摄像头要略逊一筹,不知这次是否会优先考虑自家的拍照性能。(据说 Xperia 的拍照性能没有得到最好的优化是索尼的 Cyber-shot 部门对 Xperia 部门施压的结果,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这次 Xperia Z 还支持视频录制中拍照以及快速启动相机功能。

和最近的 Xperia 机型一样,Xperia Z 支持 IP55 & IP57 级别的防水与防尘。可以在1米水深中保持30分钟的防水性能,生活溅水自然更不在话下。正反面的镜面表层也使用了相当强度的材料以确保不会轻易留下刮擦痕迹。

Xperia Z 进一步整合了基于 NFC 的无线通信功能,并将其命名为 One-touch。通过轻轻接触,支持 One-touch 的各种设备之间就能实现设备配对、文件分享、音视频传送等功能。而蓝牙、Wi-Fi 和 DLNA 等传统无线连接功能自然是一应俱全。

性能方面,1.5GHz的 Qualcomm® Snapdragon™ S4 四核处理器、2GB RAM、Adreno 320 GPU 确保了整个系统的流畅运作,也是目前的主流水准。LTE/4G 网络以及 HD Voice 通话质量优化技术保证了手机基本功能的水平。允许自动管理后台进程的 STAMINA 模式则大幅提供了 Xperia Z 的待机能力(该名称来源于 VAIO),官方宣称能提高4倍待机时间,实际中效果可能不会那么明显,不过至少通过它管理后台进程应该会变得更加轻松。

此外,今年 CES 上索尼还一同发表了 4K 分辨率(3840×2160)的 BRAVIA 产品,以及 4K OLED 产品的展示。不管怎么说,OLED 的大规模量产也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其他则是一些小改版或是近期发表产品的展示,并不是这次的重点。

 

新闻稿(中文)

新闻稿(日文)

Xperia Z 产品页面(英文,包含大量 YouTube 视频)

小议 Xperia 机型的命名规则

索尼(Sony)在几天后的 CES 2013 上公布最新的旗舰机型 Xperia Z 和 Xperia ZL 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这里想要谈谈 Xperia 系列的命名问题。

先说历史。

在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时代,命名规则为大写字母+三位数字。音乐手机的 W(Walkman)、拍照手机的 K、翻盖手机的 Z、触屏智能手机的 P 等等。而三位数字则分别表示高中低端/世代/小改版,一目了然。最多是加上一位小写字母作为后缀以区分发售市场。

而当时的 Xperia 系列的命名方式也是类似,以 X 加数字来命名,数字越大世代越新。(不过其中还有一部试验性质的 Xperia X5,明明是创意型的功能手机,却被分在了 Xperia 名下。

之后的 Xperia X10 是索尼爱立信决定转向纯 Android 智能手机制造商的转折点。当时推出了旗舰 X10、中端机 X8、低端机 X10 mini 和侧滑全键盘的 X10 mini pro。

2011年是索尼爱立信迅速转型的一年。其型号命名方式为 Xperia 加上表示其特征的小写字母单词。如 arc 有着特有的弧形背面,pro 搭载了侧滑全键盘,ray 有着小巧的外形和优雅的设计,等。其中又有一个另类,PLAY,是以全大写字母命名的,可惜由于市场反应不佳,而放弃了后继机型的开发。而下半年的 arc S,则是采用了增加后缀以表示它是 arc 的强化版。

问题在于2012年,索尼爱立信被索尼完整收购为子公司之后,命名规则发生了混乱。

一方面,小写字母单词形式的命名仍然被沿用,如 go、tipo 等,通常是一些中低端机。另一方面,又以 S、P、U 为首,新采用了单个大写字母的命名方式。S 可以理解为 S(ony),意为索尼完成收购后的第一款产品,而 P 和 U 则有些令人费解,之后的 J、V、T、E 等更是无法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各自的定位。而 arc S 的后缀方式也被抛弃,Xperia S 的加强版被命名为了 SL。更令人费解的是,最新的 ZL 和 Z 是不同的手机,而非是加强版的关系。

2012年,索尼通过机海战术,在销量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这无法掩盖命名规则的混乱,以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首先,应该肯定,通过推出多种不同规格机型以覆盖高中低端的机海战术对于销量并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在没有一款明星机型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往往是可以提高整体的销量的。三星、诺基亚、HTC 等都采用过这种策略。

其次,不理想的命名规则不一定会对销量有太大的不良影响,比如诺基亚早期的四位数字命名方式,HTC 的 Desire、Legend 等的单词命名方式等,并没有导致销量出现问题。换言之,消费者分不清型号之间的区别,不代表他就会放弃这个品牌转而去买其他的。一般的消费者相信口碑,他会很明确地想要买诺基亚、或是 HTC,或是苹果。就算会对型号的选择有所纠结,但不影响结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不利于普通消费者识别产品。诺基亚的数字命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区分出机型的高中低端差异,但也不算太理想。至于 htc 的方式,则更是无法让人从型号名称中看出什么端倪。相比之下,当年诺基亚 N 系列的命名方式其实是相当有效的,数字越高意味着规格越高,仅使用了两位数字,即达到了区分性,又容易记忆与识别。

最后,为了品牌的影响力,必须重点包装自己的旗舰型号,即使只是在营销的层面上。例如 HTC 的 one 系列,三星的 S 系列和 Note 系列。而在这里,HTC 做的又不如三星。三星的 S、S II、S III,非常清楚地告诉了消费者哪款是现在最新的机型,而 one X、one S、one V、one SV 之类的命名,并没有解决之前的问题。消费者怎么知道这些型号之间的区别呢?

因此,索尼应该做的是,统一命名规则,或是使用字母,或是使用单词,但不应该混用。同时合并相近的定位,把类别降至四种左右。例如 S 系列是中高端,E 系列是入门级,Z 是旗舰,等。然后以数字或是其他易于理解的方式在名称后增加后缀。没错,就像它曾经对 VAIO 做的那样(虽然这两年 VAIO 又采用了另一套标识了屏幕尺寸的命名规则)。对于较有特点的试验性质的机型,可以不受这一命名规则的束缚,采用比较有吸引力的名称。

不过说到底,比起名称,索尼现在更需要的是一台全面的旗舰机型,以及有效的营销方式(或者说,为 Xperia 取一个上口的中文名称?)。等到哪一天国内各种节目中的奖品都变成了索尼的旗舰机型的时候,也就成功了吧(笑)。

索尼(Sony)混合型超极本 VAIO Duo 11 测评

去年初的 Sony Mobile Meeting 公布了概念图,到今年 IFA 2012 正式发表,索尼的混合型超极本 VAIO Duo 11 终于在今年10月随着 Windows 8 一起正式发售。

一直对这台可变形的混合型超极本很感兴趣,加上自己现在的笔电也已经较为老旧,于是在本月初入手了 Duo 11。本文对 Duo 11 作一个简单的测评。其中有部分内容(主要是其内部结构的设计理念)根据 Duo 11 的开发者访谈整理。

外形尺寸

Duo 11 正如其名,是一款采用了11.6寸屏幕的超极本,分辨率为1920*1080的全高清规格。由于同时具有平板模式,因而在屏幕外围有着较宽的边框。实际尺寸接近13寸超极本。Duo 11 的厚度为17.85mm,重量约1.3kg,属于超极本的典型规格。限于技术和成本,Duo 11 没能实现更高的便携性,与平板电脑还有较大差距。横屏状态下想要长时间单手把持是不可能的,即使双手也并不那么轻松。在竖屏状态下由于力矩大幅减小,单手使用也就变得没有那么困难了。虽然长时间单手使用仍然不现实,但对于一般的成年男性来书坚持一阵应该不成问题。不过考虑到它毕竟是一台运行 Windows 8 的全功能笔记本电脑,这样的外形尺寸还是很令人满意的。Duo 11 的整体外形设计非常洗练,充满了科技感,体现了索尼的工业设计能力。

2012/12/20更新

L 字形的电源接头是自己非常中意的设计。
Windows 8 的登录界面。
Duo 11 和自己的旧笔电 VAIO SR45 相比轻薄很多。
但是由于较宽的边框,Duo 11 的面积并不比13寸的 SR45 小多少。
更是比9.4寸的 Sony Tablet S 明显大了很多。
Duo 11 滑盖打开后的状态。
Duo 11 滑盖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Duo 11 的底部相当薄,而屏幕反而较厚。
Duo 11 的厚度为17.85mm。
可收起的支架,作用是在使用以太网线的时候垫高机身。

做工

Duo 11 的做工非常优秀,屏幕正面的边框采用的是索尼惯用的高光釉质层(就像 PSP、PS3 以及其他很多索尼的产品一样)。屏幕背面边框和键盘面(C面)采用了金属材质,质感非常不错(但也带来了在冬天会表面冰凉的问题,这也是自己个人不太喜欢金属外壳的原因)。底部的D面则是磨砂处理的工程塑料,在平板模式下接触时的手感不错。

滑盖的机械结构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稳固可靠,在滑盖开启状态下各接点的支撑也非常稳定。不足之处在于,虽然不清楚是不是个别现象,自己这台 Duo 11 在滑盖闭合时右上角的缝隙比其他几侧要略大1-2mm。尽管没有实际的影响平时也很难注意到,但确实算是做工上的一个瑕疵。

总的来说,Duo 11 的做工非常不错,没有让人失望。

2012/12/19更新

Duo 11 底面没有和其他高端 VAIO 机型一样采用镁铝合金而采用了磨砂质感的强化尼龙的原因是为了使 NFC 传感器达到良好的信号强度。屏幕部分则是使用了钢化玻璃和强化树脂以同时确保硬度和刚性。

2013/01/03更新

屏幕上下的边框是塑料材质,在使用中还是比较容易留下细纹,虽然不明显也没有实际影响,但对指纹和表面细纹在意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太舒服。

滑盖

Duo 11 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滑盖设计(被命名为 Surf Slider),个人认为这是目前各大厂商的变形方案中最出色的。联想(Lenovo)的 IdeaPad Yoga 在将屏幕翻至背面后会裸露出键盘,优点是可以做得比较薄,缺点是键盘容易磨损;戴尔(Dell) XPS Duo 12 的转轴设计尽管接近传统形式但缺乏美感且会增加厚度;华硕(Asus)的太极(taichi)采用了正反两块屏幕,除了增加成本耗电与重量外很难理解有什么意义。不过 Duo 11 的问题在于滑盖开启后只有一种角度,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并不舒适。好在显示效果优秀的 IPS 屏幕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一些弥补。实际使用中,固定角度也并没有带来多少不便。

Duo 11 滑盖的开启方式并不是从下方推起,而是从屏幕上方开始拉起。初次接触可能会找不到打开方式。Duo 11 的滑盖是半自动的,只要拉起至一定高度后内部的弹簧结构就会自动将滑盖完全打开,整个过程很利落。但是如果没有按正确的方法打开 Duo 11 的滑盖,就可能会因为手的阻挡使弹簧没能将滑盖推至完全打开状态。正确的开启方式为,找到屏幕上方的凹槽后向上抬起屏幕。稍微压一下 Duo 11 底部边缘突出的部分,就能轻松打开滑盖。总之可能会需要几天的时间适应 Duo 11 的打开方式,一旦掌握之后,打开滑盖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Duo 11 滑盖的角度是固定的,不过在实际使用中并不会有什么不便。
由于有两套触控系统,且为了收纳转轴,所以屏幕较厚。
滑盖开启后的背部挡板,其作用不只是为了展示 VAIO Logo,更是为了连接左右两侧的转轴以确保滑盖开启的稳定。

2012/12/16更新

Duo 11 的屏幕边框较宽的原因有二。其一为方便平板模式下的手持使用。适当的边框避免了手指对屏幕的误操作。其二是为了收纳滑盖转轴。索尼的工程师为了实现 Duo 11 的滑盖设计花了相当多的心思。设计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控制厚度。因特尔(Intel)对超极本的定义中认为18mm是超极本厚度的最大值,对于可变式超极本,则允许再增加2mm的厚度。而索尼对厚度的执着最终使 Duo 11 的厚度被控制在了17.85mm。转轴装置是相当占体积的部分,对此 Duo 11 的解决方式是将屏幕两侧和主板两侧的空间全都留给转轴,以争取哪怕1mm的厚度。

最初的设计中 Duo 11 的屏幕后方仅有左右两根转轴(两根转轴才能避免屏幕左右不稳定的问题)。然而这样引发的新问题是两个转轴的运动可能会不同步,使得滑盖的开启与闭合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倾斜。于是才有了现在最终成品中屏幕背后这块印有 VAIO Logo 的挡板——它最重要的功能其实是保证滑盖的稳定。

屏幕

Duo 11 采用了一块11.6寸的 IPS 屏幕,分辨率为超极本中少有的全高清级别(1920*1080)。其色彩、亮度和可视角度都非常优秀。小尺寸与高分辨率的组合使得像素密度非常高,显示效果非常精细。需要注意的是,应当适当调节系统的 DPI 至1.25倍甚至1.5倍,不然较小的文字与图标尺寸可能造成阅读上的不便。

2012/12/16更新

Duo 11 的屏幕水准被索尼定义为“VAIO Display Plus”,理论上来说应该稍逊于覆盖 sRGB 范围的 “VAIO Display Premier”标准。但由于采用了 IPS 材质的屏幕,因此实际表现和 VAIO Z 系列等采用了 “VAIO Display Premier”标准的屏幕的机型不分伯仲。可以说 Duo 11 的屏幕显示效果是移动设备中第一级的。

2013/01/01更新

发现 Duo 11 的这块屏幕在中等亮度下显示大面积灰色时会产生人眼可以观测到的抖动,实在是令人遗憾。在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时倒是难以被察觉。查找原因,似乎是驱动的问题,已经联系了索尼,待解决。

2013/02/21更新

有些遗憾的是,这块 IPS 面板的屏幕也存在有图像残留的问题。长期显示静止画面后会留有较浅的印记。不过似乎不是永久性的问题。降低屏幕亮度可以缓解该情况。也不知道和冬季气温较低是否有关。

2015/8/22 更新

如果 Duo 11 遇到屏幕左上角误触的问题,请下载安装官方补丁:http://dlv.update.sony.net/pub/vaio/download/zpa/Panel_calibration_tool.exe

注意,在解压安装过程中,不得触摸屏幕,否则会影响矫正结果。

键盘

VAIO 的悬浮式键盘一直有着较为合适的键程与舒适的反馈力度,Duo 11 也没有让人失望。不过受限于尺寸,键盘布局还是相对较为紧凑并且和大尺寸机型有些差异。比如右 Shift 键为了给方向键提供空间而变得较为短小,对于自己这样习惯于使用右 Shift 键的人来说是一种麻烦。好在几天的适应之后情况稍有改善。任何东西习惯之后都将会是最好用的,Duo 11 的键盘手感较好,所以在习惯了新布局之后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和这几年的 VAIO 机型一样,Duo 11 采用的是背光键盘,可以自定义点灯策略,基本没什么可以挑剔之处。

在近几年的 VAIO 中常见的背光键盘。
键盘左部附近依然有 VAIO 的 Logo。
键盘右部为了布置方向键而显得有些拥挤。右侧 Shift 与 Ctrl 的位置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而额外的 Fn 键则是方便了单手翻页操作。

定位设备

Duo 11 受限于尺寸而没有提供触摸板。它也没有采用传统的指点杆,而是在指点杆的位置设置了一个小型的触摸区域作为定位设备,同时在键盘下方提供了左右键和滚动键。这样的设计只能说是一种妥协。对于惯用触摸板的自己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不便。在最初的几天里发生了非常多误操作,鼠标指针的移动也非常不顺利。尝试对其设定做了多次调整,发现关闭定位设备的单击功能后误操作的频率大幅下降,而提高光标的移动速度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触摸区域面积狭小的问题。现在已经基本适应了新的操作方式。不过这样设置导致了鼠标的左键单击操作只能通过单独的按键实现,果然比起过去使用触摸板的时候还是在操作效率上有所下降,至少,现在很多情况下都必须要使用两只手才能完成过去右手单手可以执行的操作了。也尝试过在移动光标后仍然用右手单击左键,不过一方面这样较为麻烦,另一方面左右键采用的是反馈力度较强的金属导电片式按钮(即那种按下时会发出“咔嗒”音的按钮),需要的按下力度较大,所以也并不是很方便。总结,Duo 11 的定位设备使用体验和传统的触摸板有较大差距,要适应并达到较高的操作效率需要时间。不过如果是惯用鼠标的人的话这个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2013/05/14更新

由韩国 CrucialTec 公司提供的这一光学定位设备的驱动稳定性不够,偶尔会有配置失灵的情况,例如自动被禁用,或是被禁用的点击功能自动开启等。需要重新在控制面板中更改设置。虽然频率说不上太高,但也让人心烦。

在掌握了技巧之后,Duo 11 的定位设备还是较为易用的。自己的适应期大约是10天。

散热

采用了英特尔(Intel)第三代酷睿i系列低电压版处理器(ivy bridge)的 Duo 11 在散热上做的非常出色。在低强度使用下几乎不会产生多少热量,而即使是全负荷运行,发热量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何况 Duo 11 的散热口在底部的后方,正常使用时根本接触不到,所以完全不存在托盘烫手的问题。可以说整个键盘都不存在发热问题。在超极本模式下立起的屏幕为发热部位的空气流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平板模式下散热性能会有所下降,但发热部位仍然仅限于出风口周围。总结,Duo 11 的散热非常令人满意。

噪音

只要不是连续高负荷运行使得风扇转速保持最高状态,Duo 11 很难产生让人可以感受到的噪音。除非是凑近后部的散热口,通常状态下环境底噪总是会盖过 Duo 11 的风扇音。Duo 11 继承了 VAIO 一贯的优良传统,即使在深夜也很难听到恼人的噪音。不过 Duo 11 似乎在调解处理器频率时(主要是超频时)会发出轻微的噪音,在安静环境下还是能够听见。

2012/12/21更新

前一阵的日常应用中 CPU 的负荷都较低所以风扇转速也低。实际上,在进行视频转换等一些高处理器负荷的工作时,Duo 11 的风扇音还是明显可以听到的。当然和平均水平相比,其噪音已属控制得很好了。如有需要,可以手动调节 Duo 11 的风扇策略。在设置为静音模式时,将会降低处理器性能以换取安静的运行状态 。

接口

Duo 11 的接口有以下这些。左侧:VGA视频输出口*1、SD/Memory Stick卡槽*1、3.5mm耳机插口*1。右侧:HDMI 视频输出口*1、USB 3.0接口*2。后部:电源接口*1、以太网接口*1。这样的接口配置即使在超极本中也属全面,没有什么可不满的。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两个USB接口的距离不够远,虽然同时连接两根USB延长线不成问题,但基本也就只能支持两个标准外形的U盘同时使用,如果要连接较为大型的USB设备恐怕会发生冲突。这是 VAIO 便携机型的一个通病,以便携为由不考虑USB口之间的距离。有一些厂商反而是一直执着于避免这一问题。好在对于USB设备只有U盘,平时也不用鼠标的自己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问题。总结,Duo 11 的接口非常全面,USB口的距离问题根据不同人的实际情况而定,当然使用USB分线器也是一种聊胜于无的解决方案。

左侧分别为 VGA 视频输出接口、SD 卡/ Memory Stick 插糟和耳机接口。
右侧分别为两个 USB 3.0 接口、HDMI 视频输出接口和电源按钮。
后部有电源接口和以太网接口。
Duo 11 设有电源、充电、硬盘和网络四个状态指示灯,其颜色也是 VAIO 传统的绿、橙红、橙黄、浅绿。

 

按钮

Duo 11 在右侧有一个电源按钮,低于表面的设计保证了不会被误按。在前侧下方有音量+/-、屏幕方向锁定键和 VAIO 系列的 ASSIST 按钮。音量键和屏幕方向锁定键在平板模式下非常实用。而作为 VAIO 内置系统诊断软件 VAIO Care 的快捷启动方式的 ASSIST 键对自己来说就只是可有可无的了。

底部前方的音量键、屏幕旋转锁定键以及 ASSIST 键。前两者在平板模式下很实用,而在启动 Windows 时按住 ASSIST 键就能进入 BIOS。

这里稍微扯开说些。得益于还算良好的使用习惯(不使用盗版软件,不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仅安装作业所需的最基本的程序等),自己的电脑这么多年来基本没有发生过任何严重问题。除了之前为上一台笔电更换 SSD 外没有重新安装过系统。自己对 PC 和智能手机的理解是帮助自己实现更高效生活的工具,而不是玩具,所以对它们的使用方式其实更接近于使用家电。在购机之初安装了自己所必需的软件之后就几乎不会再为其添加新程序——除非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相对来说在使用上也就很难出现问题。当然了,对于喜欢折腾(这里是褒义)的人来说,Windows 或是 Android 这样的系统提供了很高的可玩性,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将其定制为只属于自己的设备,这一各种更改系统配置各种安装软件的过程也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呢。

触摸屏

Duo 11 的触摸屏采用了两套独立的感应系统。一套是传统的电容式触摸屏,另一套是供专用手写笔使用的电磁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最大支持10点触摸,反应良好。手写笔支持256级压感,在笔尖接近屏幕时就能够被识别。在关闭了手写笔手势操作(即通过以某个方向快速划过屏幕来开启如前进后退复制粘贴等快捷操作)之后,反应速度基本令人满意,在书写时不再有可感受到的延迟。手写笔使用1节9号电池,标称每天4小时的使用强度下能连续使用18个月。手写笔的重量也很恰当,并和其他手写笔一样在笔杆上提供了两个可自定义操作的按钮。由于驱动问题,不少图形处理软件还不能很好地支持 Duo 11 的触控笔的压感。不过内置的 FreshPaint 以及微软(Microsoft)Office 中的 OneNote 可以完美支持这支触控笔(插一句,OneNote 的手写文字识别效果非常赞)。此外屏幕采用了具有相当高强度的钢化玻璃,所以只要使用方式得当,就不需要担心屏幕划伤的问题。

2012/12/15更新

Duo 11 所采用的手写笔和 Surface Pro 等一些 Windows 8 平板电脑一样,是由以色列的 n-trig 公司提供的电磁感应式手写笔,支持256级压感。相对于 wacom 来说,支持 n-trig 的手写笔驱动的软件并不多,而这就是包括 Photoshop 等在内的很多绘图软件不支持 Duo 11 的手写笔的原因。同时256级压感和1024级的会在压感精度上存在一定差距,请务必注意。

以下是目前已知的一些平板电脑所采用的手写笔的情况:

wacom:
samsung ATIVpro
lenovo helix
lenovo ThinkPadTablet2
asus VivoTab
DELL Latitude 10

n-trig:
sony VAIO Duo 11
asus taichi
MS Surface Pro
富士通 STYLISTIC

2012/12/16更新

目前直接能够支持 Duo 11 所采用的 n-trig 手写笔的绘图软件中较为有名的是日本 Celsys 公司的 IllustStudio/ ComicStudio 以及其后继者 CLIP STUDIO 系列。关于手写笔的驱动,详细来说分为两类,WinTab API 以及 TabletPC API。wacom 的设备为前一种,而 n-trig 的则为后一种。将 IllustStudio 等软件设置为使用 TabletPC API 之后就能很好地支持手写笔的压感功能了。不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使用 TabletPC API 情况下需要按住空格键才能够通过手指对画面进行缩放与平移。因此在 Duo 11 的平板模式下将无法使用。希望能在将来的版本中解决这一问题。

2012/12/19更新

Duo 11 不采用 wacom 的“Wacom feel IT technologies”无源手写笔技术的原因是那样将不得不使用更厚的手写笔定位传感器,从而增加了机身厚度。

2012/12/20更新

Duo 11 的手写笔可以很好地支持 CLIP STUDIO PAINT 的压感功能,而且笔尖反应十分流畅。

2013/02/01更新

Duo 11 的这支触控笔偶尔会发生失去响应的情况,需要将电池取出重装后才能恢复。虽然发生概率并不高,不过确实令人失望。希望只是软件问题,能在今后的更新中被修复就好了。

2013/03/05更新

同时,在大角度倾斜(非水平)放置的状态下,这支电磁笔可能会发生判断偏移或是连击的情况。

2013/06/19更新

最近,Duo 11 出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触摸屏误操作现象。每隔数秒至数分钟,就会发生屏幕左上角的点击操作。花了很长时间寻找原因,最终确定了是 n-trig 的驱动问题。更新驱动后问题得以解决。

传感器

Duo 11 的加速度传感器非常灵敏,在切换屏幕方向时反应良好。GPS和NFC尚没有机会实际使用过所以还不清楚效果。前后各一的 Exmor R for PC 摄像头在微光环境下效果惨不忍睹,噪点严重。特别是白平衡偏差明显。同样是冠以 Exmor R 之名,相机和手机(for Mobile)和 PC 上使用的根本不使用一种东西。不过和同类相比,Duo 11 的摄像头作为 PC 用摄像头来说效果还算不错了。虽然噪点偏色明显,不过总算能在夜里拍出东西。比之前的 VAIO SR45 效果稍好也是事实。说到底还是成本和定位决定了一台超极本不会使用效果比较好的摄像头了吧。总之 Duo 11 的摄像头是聊胜于无,不要过分期待。

底面的 NFC 传感器标识。
背面不起眼的摄像头,效果不必期待。

性能

自己这台 Duo 11 的配置是i7-3667U处理器、4GB DDR3内存、256GB SSD。显卡则是现在超极本所共通的 Inter HD Graphics 4000。由于不用 PC 玩游戏,所以不清楚这块显卡的性能。Windows 体验指数分别为:处理器 7.2,内存 5.9,Windows 图形 5.5,游戏图形 6.4,硬盘 8.1。得益于SSD的高性能,实际使用感受很好。约8秒的冷启动时间,Visual Studio 以及 Eclipse 等大型 IDE 或是一些图形处理软件的响应速度也不错,日常使用更是基本没有延迟感。作为一台超极本,这样的性能已经足够。在SSD技术的成熟使得硬盘不再是一个系统的性能瓶颈之后,处理器对性能的决定作用也越来越小,可以想象一两年内绝大部分的笔电就会都以SSD作为标配了吧。

VAIO 独有的 Rapid Wake + Eco 技术使得进入和离开休眠模式的速度大幅提高。自己过去就很少关闭 Windows 而是使用休眠模式,但是约十秒的准备时间仍然较为漫长。Duo 11 可以在2-3秒的时间内在运行状态和休眠模式之间切换,已经和平板电脑无甚差距,效果令人满意。

Duo 11 性能上的短板反而是内存和硬盘容量。4GB的内存在开启了 IDE 和模拟器之后就捉襟见肘,但是256GB SSD版本又不提供8GB内存选项,实在可惜。如果希望有256GB SSD的同时能有8GB的内存,就只能通过索尼的在线商城进行定制了。定制有一个额外的优惠是外接电池底座可以以399元的价格获得(原价999元,现在优惠期间随 Duo 11 一起购买的话则是799元)。至于硬盘,由于不下载电影游戏之类的,所以对于过去128GB的硬盘也完全没问题的自己来说,现在256GB的容量简直大的奢侈,想必在更换新电脑之前都不会有问题了。

音质

Duo 11 在 VGP 2013 (日本最权威的音视频设备评委会)上获得了适合于播放音乐的SSD PC金奖。 恐怕是这么几个原因:

源于 Walkman 的 S-Master 音频处理技术。直到去年 S-Master 技术都是 Walkman 实现高音质的一个核心因素。简单说,S-Master 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少信号处理过程中的模拟部分,以减少信号失真(现在 Walkman 所采用的 S-Master MX 则是进一步减少了信号处理环节以减少信号损失)。而同样源于 Walkman 的 Clear Phase 和 xLoud 技术则是对扬声器发音效果做了一定的调整以提供更好的听感。实际体验下来,Duo 11 的外放效果是自己听过的设备中最好的。自己单扬声器的 Xperia S 自然不必说,去年同样采用了 xLoud 等技术的 Sony Tablet S 在实际表现上与 Duo 11 也有很明显的差距。不过很可惜的是,Duo 11 终究没有搭载 DSEE、Clear Stereo、Clear Bass 和 VPT 这些 Walkman 上所采用的能够大幅提高最终听感的技术,而推力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所以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音质较高的 PC 而已。

Duo 11 标配了降噪耳机 NC-033,和 Walkman 中高端系列所配的耳机一致。比起自己一直在听的 EX500,低音厚实很多,中频也要圆润一些。果然比起监听系列还是有音染的耳机更讨好耳朵。有多年降噪经验的索尼这次同样保持了一贯的降噪性能。非要说不足的话,也许是个别情况,虽然并没有什么大影响,不过自己这台 Duo 11 的耳机插口有点松,感觉不是很舒服。

2012/12/16更新

要实现较好的外放音质,就必须为扬声器提供一定的空间,而这对于超极本来说无疑是一大难题。虽然现在一般的用户在购买 PC 时完全不会考虑音质,但索尼仍然没有对此作出妥协。Duo 11 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机身和桌面的空间来提供良好的回放效果,而将扬声器设计在了机身底部。因此,前文所说的优秀的外放效果在将 Duo 11 拿起,离开桌面之后就会大幅缩水。

至于 S-Master 也绝不仅仅是一种营销上的手段。只有通过了索尼的独立部门 S-Master 认证委员会的认定之后才能使用该标签。对于 Duo 11 来说,是在其音频输出部分使用了专门的电路才实现了 S-Master 级别的音质。

电池续航

飞行模式下屏幕亮度最低,连续使用 Word 进行文档编辑,Duo 11 可以坚持大约5小时。屏幕亮度较高,开启 WiFi 并以较高负荷运行时,这一数字降低到约2.5小时。配合约345g的外接电池底座,使用时间可以提高一倍。搭载了快速充电技术的 Duo 11,一小时可以充电约80%,10分钟的充电约可以使用1小时,当然这些数字都是在低负荷使用下才能达到的。日版的 Duo 11 标称7小时的电池时间是根据JEITA的标准来判定的:在一定屏幕亮度下连续无声播放QVGA视频的时间和关闭屏幕背光情况下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待机时间的平均值。这样的数据在实际中没有意义。国行版以JEITA(a)的标准测定电池时间,即仅计前一种方式的结果,得到了标称4.5小时的数值。在屏幕亮度较低的情况下算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总结,作为超极本,Duo 11 的电池续航能力勉强及格,如果不使用外接电池,无法保证一整天的连续工作。被 iPad 或是其他一些平板电脑“宠坏”了的人应该是无法接受作为平板电脑时 Duo 11 的电池续航能力的吧(笑)。

外接电池的接口以及其保护盖。

2012/12/16更新

Duo 11 的电池位于键盘下方。事实上,其电池占据了整个键盘下方的空间。这是 Duo 11 在这样的厚度下也能够达到尚可的电池续航能力的原因,也是 Duo 11 的键盘部分在全负荷运行时也几乎感受不到任何发热的原因。

2012/12/18更新

Duo 11 的电池选择策略为:在连接外接电池时,如果不连接外部电源,则优先使用外接电池。如果连接外部电源,则优先给内置电池充电。

配件

和其他一些 VAIO 机型一样,Duo 11 也支持外接电池底座。345g的重量并不算过分,而能够提供两倍的使用时间。同时底座上设计了手写笔插槽,解决了 Duo 11 本体上无法固定手写笔的问题。

外接电池的厚度与重量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当连接外接电池时,可以将机身的接口保护盖收纳在电池上以免不慎丢失。两侧凹陷的空间是为了在连接时帮助机身散热。
可以对外接电池单独充电。
外接电池的左中右三重卡扣确保了与机身的稳固连接。
外接电池可以收纳手写笔。

手写笔本身有笔盖用于保护笔尖,如果是插入底座,则不需要也不能使用笔盖。采用较大的手写笔的原因是 Duo 11 的手写笔是使用电池的。尽管是较小型的9号电池(AAAA型),但仍然限制了笔杆的直径。优点则是和日常使用的笔具相同的尺寸提供了很好的握笔手感。

国行版 Duo 11 在初期销售中会赠送一个内胆包。设计简约大方且做工尚可。在侧身设计了容纳手写笔的插袋。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插袋仍然是供不带笔盖的手写笔设计的,在盖有笔盖的情况下强行插入可能会导致损坏。

内胆包的侧面可以收纳一支手写笔。

表面之下

2012/12/16更新

前文已经提到,Duo 11 键盘之下空间被电池所占据;Duo 11 两侧空间比设计为用于收纳转轴之家和弹簧结构。其结果就是,Duo 11 的主板被装进了屏幕背后仅有的一小块空间中。

和之前的 VAIO X 与 VAIO P 系列一样,为了实现最小的体积,Duo 11 也采用了成本较高的分离式主板的设计。这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实现了双通道内存。在如此小型的主板上实现双通道内存的布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分离式主板的结构使之成为可能。条件所限,采用了两条板载内存的 Duo 11 无法自行更换内存。根据所选配置,分别有2+2GB、2+4GB和4+4GB三种内存方案。

行货版本的 Duo 11 搭载了支持 Wi-Fi/Bluetooth 4.0 的 Intel Centrino Advanced-N 6235 无线网络适配器。而在 WiMax 已经相当普及的日本则可选择另一种支持 Wi-Fi/WiMAX 的 Intel Centrino Advanced-N+WiMAX 6150,同时在另一块子主板中搭载另外的蓝牙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