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の君へ

在去年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前二十年的终结留下点什么作为纪念,而决定在完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画一幅画送给自己。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有意思的体验。转眼又是一年,依然是想要做些什么。为了自己今后,可能三年,可能五年,可能十年,可能一辈子,在现在,二十一岁的时候,作为礼物,给自己写些什么。于是前后一个多月里,花了几个小时,多次修改,这样一段文字终于成稿。

记得三年前刚要进入大学时,有朋友这样对我说,“进了大学之后你可不要变啊!”。在给了肯定的回答之后,也开始思考“不变”的自己是怎样的自己呢。这几年里,“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这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更是常常在自己的脑海中出现。“现在的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在周围人的眼中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有过很多答案,但似乎又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或许就不会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毕竟随着做过的事、处过的人的增多,也就是所谓阅历的增长,一个人的想法是实实在在会发生改变的吧。

不过没关系,不管未来有多少快乐的悲伤的事情在等着自己,无论将来的人生是跌宕起伏还是波澜不惊。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就好。认准了自己所坚信的原则,然后用时间去践行就好。

_

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想来,大多数人应该都喜欢自己能够被那些“褒义词”所修饰吧,自己自然也不例外。

最为核心的,大约是这样的字眼:正直诚实善良。这些就不再多言,这是自己所能认同自己的底线。非常欣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话。要自己为了一些物质利益而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做不到。那样的人,没有骨气。虽然也并没什么可以指责他们的立场,但是自己不愿意那样。换一种表述方式的话,可能就是所谓的“不做反派”,不希望在将来的回忆中,自己好像做过一些坏事。想要坚守自己所坚信的正义,做可以信赖的可靠的人,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可爱。

除此之外,自己还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呢。

有责任感。诚实的人可信,有责任感的人可靠。形如严守时间之类的事,也是自己一直以来都非常注意的。无论如何,责任感是很核心的一项。

有上进心。安于现状当然也是很自然的想法,不过对于自己来说,果然还是不断地挑战自己,刷新自己的可能性,才是一件“更为有趣”的事情。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过程,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

知足常乐。虽然和有上进心列在了一起,但其实两者并不矛盾。一方面向着更好的方向而不断努力,一方面对现在的状况坦然接受。只有接受了现在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有可能在自己的旅途中没有负担地继续前进。“上进”的目的不是为了永远追求虚无飘渺的幻象,永远不应忘记现在已经拥有的一切才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

保持想象力和好奇心。这样能让自己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能以一种更加有趣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優しい。中文的“温柔”所能表达的意思大致是这个词的一个子集。其他的风格大概不适合自己,自己也比较希望能成为这样的人。

真诚。现实的世界里,真诚不一定总是能换来真诚。但自己依然很相信这个词。相互的真诚可以有效地降低沟通的成本,让交流更加愉快、简单。不必太多考虑他人是否也是真诚,首先拿出自己的诚意就好。

精力充沛。以上几条多少都和自己的本性相似,而精力充沛这点就需要自己更努力地去实现了。现在的自己怎么说也还称不上特别的精力充沛,所以要改变。这和运动计划的坚持、良好作息的保持等都有关系,是需要花心思去注意的地方。希望将来的自己,能成为一个可以始终精力充沛地迎接所有挑战的人。

乐观积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仅能是自己快乐,往往也能使自己身边的所珍视的人们一样感到快乐。要始终笑着面对生活并不容易,但是值得去努力。也想了很多方法帮助自己摆脱消极的情绪,现在更重要的是把这些调节方法变成自己的内在习惯,让积极的心态如同空气般充满自己的生活。

自信与勇气。初中时有一个朋友对自己说,要记得两个“C”—— confidence与courage。这两个词多年来自己一直记着,它们对自己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所谓有自信,不是狂妄,更不是妄自菲薄。无论何时,不要自己轻视自己。所谓有勇气,不是鲁莽,更不是怯懦畏缩。面对难关,也要充满信心勇往直前。

注意细节。过去就被别人说过“你总是想得太多了”。自己也确实常常会留意生活中一些其他人容易忽略无视的小事。这里重要的是在不要对事情妄加错误猜想的基础上继续做一个留意细节的人。要说为什么的话,因为自己觉得发现那些“小”的事情很有趣。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虽然很早就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是实际做起来真的很难。两句话都很难真正做到。对于自己的要求,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就被抛于脑后(所以说人是感性的,所谓“理性”,大概只是感性的一个状态而已吧)。就好象航行的旅船需要时刻校准自己前进的航向那样,也不得不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是否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对于律己,可以做的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正所谓从善如流,要积极地向优秀的人学习。对于自己的前进,永远不要停下脚步。还有一点则是“保持谦逊”。保持谦逊不是深藏自己而远离人群。保持谦逊是不以获得他人的注目为目的而夸示自己;是不得意自满而轻视他人;是不过分地谦虚而反而显得骄傲。可以对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成绩怀有自豪,但这份自豪的正确用法应该仅仅是激励自己继续去努力。

至于第二句的“宽以待人”,该是怎样的一种含义呢。如果只是“不苛责他人”,自己大约做得还行。但总觉得并不该是仅仅停留于这种外在层面的宽以待人。常常在自己的心里会“严以待人”,对于他人会有过高的要求,在对方做得不够好时有“为什么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好?”的想法。看似不会对别人产生影响,其实不然。一旦习惯了这样的思考方式,一定会最终体现到自己的行为上。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生活,何必要求那么高呢。不过,“高要求”也是一个飘渺的定义,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都会有所不同吧。“严格”和“宽以待人”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呢,感觉很多问题都还没有考虑清楚。总之,不要自以为是地因为对方某件事做的还不够好就产生偏见或是其他负面的评判是关键。在这里,也有几件事可以去做:始终善意假定。这其实是能做到宽以待人的一种基础。在很多事情上都意识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常常是完全不同的。在没有充分的沟通时,发生误解的可能性真的是相当高。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首先假定对方也是以善意的方式在思考问题,而这往往最后也都被证实是正确的。仅凭自己的臆测而断定他人怀有“恶意”,对双方、对问题的解决都没有任何益处。习惯于立场转换。这同样是能做到宽以待人的一种基础。从他人的角度去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要习惯于作善意假定才可能真正想要转换立场。如果都事先认定了对方是在无理取闹,怎么可能会想要去理解他/她的想法呢。当两个人都习惯于为他人考虑时,就很难发生问题。不过即使只有一方转换了立场,也能让问题的解决顺利许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很难,毕竟要学会那些需要让人花费精力更多地去思考的事情,总是会有些本能上的阻力。自己已经尝试了一些时日,但还差的很远。人本质上是情感的、非理性的,面对冲突与矛盾很容易就把一些事给抛之脑后。但这不妨碍自己认为这样做是更为正确的并去努力实践。或许几年后这就能成为了自己人生哲学的一部分。最后还有一点,虽然内容很简单,但其实却最为重要。“不要对重要的人苛刻”。对重要的人自然不会毫无关心,但是也必须要注意不能过分苛求。过去的自己,这点做的真的不好,也常常会反思。对自己来说重要的那些人,归根结底不是“己”而是“人”,更应记得宽容对待。

_

自己想以怎样的方式生活?

很早就确定了“人存在的意义是要去追求幸福”的想法。除去核心的“追求幸福”以外,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具体是怎样的,大致想了这么一些。

良好的作息。简言之,要有规律。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但是一直在为此而努力。晚上十二点左右睡觉,早晨六七点起床的生活是自己所喜欢的。最近早晨的精神状态也都还不错,但是晚上容易睡得晚也是事实。不管怎么说自己认为早睡早起是很好的生活方式,具体该如何做到就需要长期的努力了。

充分的运动。高中时每天骑车上学算是确保了每天约两小时的运动量,也很喜欢骑着车探索这座城市的未知的街道。进了大学之后自行车丢失,也少了很多运动。自从去年开始了慢跑,算是恢复了一定的运动量。不管怎么说,经常运动这一点要作为自己的习惯一直坚持下去。

不断学习。学生生涯总会迎来结束,在那之后也一样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除了互联网上各种信息,涉猎不同分野的书籍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每天读书的这个习惯也要继续保持,成为自己终身的习惯。

记录生活中的美。拍下、录下、写下所遇到的美好的事物。现在只是常常用手机随拍,今后有条件了要买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怀着发现生活的心情去感受生活。

发现这个世界。学习不同的语言,了解不同的文化,今后想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旅行。除了已经学习了十余年的英语和自学了六年的日语,待今后几年的进路安定下来之后,打算开始学习德语。既然有幸来到这个世界,就该好好去发现其中的精彩。

感谢、然后微笑。对于生活,对于生活中遇到的熟人也好陌生人也好,报以微笑,怀有敬意,表达感谢。在受到帮助时回以真诚的微笑,每次在净水投递票的背面添上一句“谢谢!”…自己也仿佛变得更加快乐。没有“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自己”无法像现在这样地生活。

想象、描画、计划、实行、记录、反馈。走一步是一步的人生总是少了那么些乐趣。在心中想象描画只属于自己的未来,定下长期中期短期的目标,设计可行的计划,最重要的,去实现,果然这样才会更加有意思。检查自己的状态并反思、修正,也是让自己不偏离目标的必需步骤。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几年,今后也要一直继续下去。

保持思考。就像现在这样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生活中没有思考,想必会很苍白无趣。所以,今后也要,一直,保持各种有益的思考。

_

以上草草。

_

不知数年后的自己,再回头阅读到这段文字,会是怎样的心境。不知在经历了各种能想象到的无法想象到的事之后,自己会成为怎样的人?

期待着。因为有希望。

最后就以自己在日记中最常用的结尾来结束:

无论如何,今后也要加油!

_

_

Xperia家族再添新丁,索尼(Sony)发表时尚智能手机Xperia miro与Xperia tipo

昨天索尼又发表了新机型的 Xperia。不得不说今年索尼推出新型号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很多。

这次的 Xperia miro (ST23) 与 Xperia tipo (ST21) 都属于低端机型,具有较小的屏幕尺寸和够用的硬件配置。同时具有多彩的外壳和时尚的设计。

首先是 Xperia miro。

这部采用了3.5英寸HVGA分辨率屏幕的手机现在看来已经算是低端机型了(两年前应该还是中端)。800MHz的高通MSM7225A处理器应付一般的日常应用还是绰绰有余。4GB内置容量、支持最大32GB存储卡以及512MB的运行内存,也都算是中低端机型的标准配置。平凡的500万象素摄像头对于随手抓拍倒也能应付。虽然没有Exmor R for Mobile和Mobile BRAVIA engine来提高娱乐效果,不过xLOUD这一外放音质增强技术似乎是在索尼的产品线中铺开了。xLOUD的实际效果相当不错,令人满意。

作为低端型号的Xperia miro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卖点,只能以外形来吸引眼球。而把索尼爱立信时代就开始的深度整合Facebook的系统说成是打社交牌也有些勉强,毕竟这并不是什么排他性的特性。当然对低端机要求也不能太多。如果价格合适且没有什么令人不快的小问题的话,通常都能获得不错的销量。

Xperia miro将提供黑、黑/粉、白、白/金这四种色彩,于2012年第三季度上市。

接下来是更为小巧的Xperia tipo。

Xperia tipo在屏幕尺寸和摄像头像素上进一步降低规格。3.2英寸的HVGA屏幕以及320万象素的摄像头。不过具有支持双SIM卡的dual版倒是令人意外。其他规格和miro基本相同。不被官方支持DLNA功能也许是认为小屏幕不适合DLNA功能?又或者只是为了区分产品线而已。

Xperia tipo将提供红、白、蓝、黑四色,同样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产品博客(英文)

开发者博客(英文)

E3 2012 索尼(SCE)消息简汇

一不注意今年的 E3 已经接近尾声。这几天事情很多,所以也没能特别关注。在这里不涉及具体的游戏,简单总结下索尼在本届展会上发表了哪些消息。

PlayStation Suite (下称 PSS)改名为 PlayStation Mobile(下称 PSM),正式确认 HTC 将加盟这一平台。之前也在博客里提到过索尼将在今年加大力度支持 PSS,现在也正式确认了之前传闻的 HTC 也将推出 PlayStation Certified (认证)的智能手机,可以期待一下这个提供经典的初代 PS 游戏以及符合现今标准的高质量游戏的平台。虽然认为它很难在短时间内普及并成为流行的移动游戏平台,但是能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游戏总是一件好事。

PlayStation Vita/ PlayStation 3(下称 PS Vita、PS3)将加强联动功能。包括,PS Vita 和 PS3 之间的联机对战;通过 PS Vita 遥控操作 PS3 的游戏并可将 PS Vita 作为第二屏幕使用显示额外信息(正如任天堂的 Wii U 的卖点,且具有更轻的手柄重量和更好的显示效果);通过云端服务器在 PS Vita 和 PS3 之间同步游戏存档;在 PS Vita 和 PS3 之间共享购买或自己制作的个性化内容(猜测可能是游戏道具或是个性化主题等内容);还包括自从 PSP 起就具备的通过网络/局域网远程遥控 PS3 进行音乐播放、视频播放以及一部分应用操作。从今年夏天起将会不断推出支持这些联机特性的游戏。PS3 和 PS Vita 的联机功能在硬件上并没有障碍,如何在软件上实现优秀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其中 PS Vita 的遥控操作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新的交互方式的可能性(尽管可能是受任天堂将于今年末发售的新主机 Wii U 的启发而增加的功能,至少如果没有 Wii U,索尼或许不会那么急着实现这点),如果有出色的创意加持,相信可以产生不少好游戏。

PS Vita 将预定于今年夏季通过系统更新支持初代 PS 游戏。尽管在去年末发售时 PS Vita 尚不支持 PS 游戏,但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自己那些尚未通关的 PS 游戏也终于不必通过 PS3 才能玩了,算是今年 E3 非具体游戏相关的消息中自己最为感兴趣的一条。今年 E3 上公布了 PS Vita 平台的《刺客信条》、《使命召唤》等大作,但是日版游戏仍然严重缺乏。PS Vita 的前进之路依然艰辛,如何吸引游戏厂商在 PS Vita 这一装机量还很不足的平台上尽心尽力开发优秀的游戏,是索尼眼下最重要的课题。

官方新闻稿(英文):

 

索尼(Sony)发表防水智能手机Xperia go与Xperia acro S

今天索尼发表了旗下智能手机系列 Xperia 家族的两名新成员,Xperia go与Xperia acro S。它们的特征都是防水以及高硬度防刮屏幕。

acro_go

Xperia go 具有3.5英寸屏幕(照例支持Mobile BRAVIA ENGINE),1GHz双核处理器以及一枚500万象素的摄像头。512MB内存,8GB内置闪存(4GB用户可用),支持最大32GB扩展存储卡。防水级别为IP67。提供黑、白、黄三色。

Xperia acro S则是在日本销量长期领先的Xperia acro HD的国际版。4.3英寸1280×720分辨率屏幕,1.5GHz双核处理器以及1200万象素搭载了Exmor R for Mobile传感器的摄像头。IP55级别防尘以及IP57级别防水。提供黑、白、粉三色。

两款机型都将于2012年第三季度上市。另外Xperia go将以Xperia advance的名称登陆美国市场。

官方博客文章(英文)官方技术博客文章(英文)

Xperia go 产品页面

Xperia acro S 产品页面

Xperia 智能手机 Android 4.0 升级消息

索尼移动(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昨天进一步公布了其智能手机 Xperia 系列近期的升级计划

2012年机型中,Xperia S将最早得到Android 4.0(下称ICS,Android 4.0的代号Ice Cream Sandwich的缩写)升级。于6月底开始依次推送。而Xperia P和Xperia U则将在稍晚的第三季度。

而2011年机型,包括: Xperia arc, Xperia neo, Xperia mini, Xperia mini pro, Xperia pro, Xperia active 以及Sony Ericsson Live with Walkman,将在本月底开始得到系统升级。

这次ICS升级将直接升级至4.0.4版本,之前已经得到4.0.3版本升级的Xperia arc S, Xperia ray以及Xperia neo V用户也将得到最新升级。

而 Xperia PLAY 则由于在ICS版本中无法确保稳定的游戏体验而将不会得到ICS升级。一些开发者社区对Xperia PLAY 的ICS beta 系统固件的测试反馈也确认了这一事实。

联想到2010年机型的Xperia X10曾经因为触摸屏兼容性问题而被宣布将不会支持多点触摸。之后在用户的强烈呼声下最终得到了有限的多点触摸支持。(由于X10的屏幕硬件原因只能支持缩放等多点操作,而对旋转等操作无法准确识别。当时的索尼爱立信因此做出了不提供多点支持的决定。)这次会不会因为PLAY用户的强烈反应而最终得到ICS的升级呢?不过X10在获得了Android 2.3.3升级后由于硬件性能不足而多了一些包括音频播放卡顿之类的小问题,所以虽然新版本系统很吸引人,但是一味追求版本号也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现在的智能手机和PC一样,只有高价格高配置的硬件才能提供各方面的最佳体验,而中低端设备只能无奈地接受流畅度不高的残酷事实了。这一点在硬件数量仅有几种的iOS设备上尚不明显(虽然早期型号的iOS设备对于新系统/新应用/新程序也面临着流畅性问题,但是大部分苹果(Apple)用户似乎都会及时更新至最新硬件…),但是对硬件规格纷繁的Android设备上来说却是成为了一个话题。微软(Microsoft)对于Windows Phone 7的解决方案是严格限制硬件规格,而Google似乎依然打算在硬件上对厂商不加限制——就像微软不对PC的硬件作限制一样,那么中低端Android设备就会很无奈地和中低端PC一样,在购买成本较低的同时始终成为较早被软件“抛弃”的设备了吧。

索尼(Sony)平板电脑Tablet S Android 4.0系统升级简单测评

比美国等一些地区晚了近一个月,日版的 Sony Tablet 系列也终于获得了 Android 4(4.0.3)版本的系统升级。第一时间进行了升级并使用了两天之后,简单说说感想。

这次日版升级推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个名为「レコプラ(recopla)」相关应用程序的完成延期所致。这是一款遥控索尼自家录像机并可以无线播放录像机硬盘中存储的视频的程序。由于大陆市场根本还没有引进蓝光录像机,因此无法使用。看到不少日文测评中表示这一应用非常实用,可以在床上惬意地观看自己录制的电视节目。

升级包有两三百兆的体积,下载完成后的升级过程只需几分钟,原有的应用程序和系统设置也都会被保存。这次系统升级后,Tablet S就像是得到了新生。之前版本的软件测评可以参考过去的文章

首先感受最为明显的就是整体反应速度的提升。Tablet S原本的流畅程度属于“基本流畅,无令人烦躁感”,而升级后系统速度则是能被人感觉到的进一步加快。对于Tegra 2这样的芯片来说已经接近性能极限了吧。

除了Android 4.0本身的一些变更之外,软件功能上主要有两点注目之处。

其一是图库中增加了图片的编辑功能,可以对色彩等进行简单的修正。具体有:明暗、强调、阴影、自动对比度调整;包括LOMO、油画、鱼眼镜头等在内的7种特效;包括冷暖、彩度、色相等在内的7种色彩调整,以及涂鸦功能;包括红眼减轻、肤色调整、画面锐化、画面切割、方向调整等画面整体编辑功能。涵盖了基本的照片编辑需求。

另一功能则是「スモールアプリ(Small App)」,可以同时在屏幕上运行显示另一程序。目前只支持遥控器、计算器和浏览器,今后索尼或许会发布相关的SDK以供开发者开发更多的小程序吧。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没有感觉到不便,系统速度并未有明显的下降,主要程序和小屏幕程序之间的切换也很自然快速。小程序窗口可以自由移动位置,浏览器小程序更是可以随意修改窗口大小或是最大化为全功能浏览器模式。(而P系列有两块屏幕,因此有更好的使用效果,更好地发挥了双屏的特性。)

其他的话,支持直接读取SD卡内容也是一大改进。原本将SD卡作为完全的外部存储器的设计实在不方便。而支持全景照片拍摄则属于Android系统本身的新增功能了。

总的来说,这次升级令人满意,有一种Tablet S再次进化的感觉。但是也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

  • 由于Android 4.0的UI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Tablet S不再支持在应用程序列表中对程序进行自定义排列/分组。程序只能以名称顺序或是安装日期顺序排列。看起来非常混乱。希望今后会有更新提供自定义分类功能。
  • 一部分视频格式所支持的最大码率下降:H.264/AVC:从18Mbps下降至10Mbps;WMV:从20Mbps下降至10Mbps。官方使用的是“变更”这样的中性词来描述码率的下降,仔细一想也算是有些道理。在之前的硬件测评中也提到了,Tegra 2芯片对于高码率视频的解码很无力,即使支持高码率视频的播放,效果也差强人意。与其空有高码率上限,不如调整为实际能够播放的级别。
  • 由于Android 4.0自身的原因,现在如果要使用VPN,就必须设置屏幕锁定(9点轨迹或密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麻烦。同时不再支持L2TP非IPSec方式的VPN也让自己不得不修改VPS的配置。简单说就是安全性提高的代价就是使用上变得繁琐了。这也是国内网络的特殊性了吧。

如今的 Sony Tablet 已经有了相当的完成度,价格经多次调整也已可以接受。除去主观的外观问题和Tegra 2的处理能力限制,在同类产品中属于优秀水平。在国内这样连Google服务都完全无法使用的环境下自然魅力大减,但是在日本、美国、欧洲等索尼的主攻市场,凭借整合了各种索尼提供的软件服务而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当然索尼的软件服务问题仍然很多,比如需要多个不同类型的帐号才能完整使用全部索尼服务之类的问题。相比苹果(Apple),索尼在在线内容方面还要更加努力。

2012/12/20更新

今天日版的 Sony Tablet S 终于收到了 Android 4.0.3 release5a 的升级。

增加功能:

  • 访客模式
  • WALKMAN、MOVIE和ALBUM应用
  • 无人值守无线传送功能
  • 新的 small app ——计时器和录音器
  • Xperia Link
  • 遥控器新增宏功能
  • 新的桌面插件
  • Socialife
  • 新的内置输入法
  • 遥控器以及 Small app 的 SDK 支持

设计变更:

  • 索尼自有应用的图标变更
  • 一些应用名称的变更
  • 界面细节变更

删除功能:

  • 收藏功能
  • 视频播放器和音乐播放器(由 MOVIE 和 WALKMAN 继承)
  • DLNA程序
  • 图库(由 ALBUM 继承)

改善功能:

  • 对 SDXC卡的读取

 

索尼(Sony)Xperia S测评——硬件篇

这几天入手了索尼今年的 Xperia 旗舰机型 Xperia S(LT26i),简单地写些感想。这一篇中主要是一些自己拍的照片和对硬件的实际感受。在使用一阵之后会补充软件测评。

首先是照片。拍摄工具是原先使用的Xperia X10,在室内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是在学校寝室,场景也不合适,有些可惜。

 

Xperia S和陪伴了自己三年的VAIO SR的合影。具有灯光效果的透明条是索尼2012年机型的特征。

屏幕点亮时的感觉。

Xperia S和Tablet S的合影。左侧只有microUSB接口的保护盖。

机身上方只有电源键/解锁键和3.5mm耳机插孔。Xperia S是第一部以“SONY”为商标的Xperia智能手机。

右侧依次为二段式相机快门、音量调节键和HDMI接口保护盖。背面则很简洁,只有从索尼爱立信时代继承而来的小绿球Logo和LED灯/摄像头。

底部则是麦克风和一如既往的挂机绳孔设计。

三枚触控按键位于透明带上方,有银色的圆点标示。而透明带仅有发光效果。

以及其他一些角度的照片。

说说自己对Xperia S的外观、硬件方面的感受。

外形方面。这样见仁见智的事情实在很难说,自己是很喜欢Xperia S的设计,但也会有人觉得不好看的吧。实际拿到手中才发现,机身的厚度比自己想象的要薄很多,明显比X10薄,算是一个惊喜。Xperia S并没有对厚度进行宣传,从效果图上也并不觉得很薄。但是实际的厚度令人满意。

做工方面,延续了索尼产品一贯的优秀,无可挑剔。有一种精致的感觉。后盖上方可能是由某些考虑,有约1mm的缝隙。似乎是有意为之,并不是个例。不过日常使用中根本不会注意到这点,即使看背面也不会觉得有损美观。

由于屏幕采用了TruBlack技术,因此在不显示画面时的黑度很高。从上面的图片中也可以看出正面几乎形成了一个完整镜面,看不出有边框。4.3英寸的1280×720分辨率效果惊异。无论是实际像素数还是屏幕密度,都优于打出Retina Display的iPhone4/4S(Xperia S为342ppi,iPhone4为960×640分辨率,326ppi)。这也是索尼/索尼爱立信继08年发售的针对日本市场的Cyber-shot手机SO905iCS之后又一次达到了如此高的屏幕密度。同时2011年机型中被广泛采用的Mobile BRIVIA ENGINE也自然没有缺席,在和其他一些设备的比较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更好的色彩和对比度。锐度和消噪优化则不太明显,可能也有屏幕过于精细的原因吧。由于手头没有合适的器材可以表现出Xperia S的屏幕效果,所以只能通过文字描述。相比OLED屏幕的艳丽色彩,Xperia S的色彩较为清淡自然,同时色域和色彩过渡很不错。可视角度也令人满意。

这里不得不提到Xperia S的一个致命缺陷,屏幕发黄的问题。早期批次的机器有在高温下屏幕出现淡黄色色块的问题,温度下降后也有一定可能性不会消失。猜想原因可能是屏幕在高温下迅速老化所致,因为自己的笔电屏幕经过一两年的使用后在边缘处也有泛白问题。据说从4月起出厂的型号(后盖打开后标签上的批次为12w15及以后)通过更换屏幕材质而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相应的屏幕较之前的版本偏黄。也有反映新屏幕有边缘轻微泛黄的问题。自己的这台在低亮度(30%一下)显示纯白画面时屏幕底部能感受到泛黄的情况,虽然说不上严重,但确实能感受得到。这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发现了这一情况后,自己的心情确实不好受。但是在几天实际的使用中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一方面中等亮度以及高亮度时这一泛黄现象难以察觉,另一方面显示纯白画面的情况并不多,在深色画面下,泛黄现象几乎无法被观察到。总的来说,这是和Xperia arc/arc S的屏幕脱胶问题一样,令人遗憾的硬件问题。虽然行货手机如果出现黄色色块可以免费去服务中心更换屏幕,但也并不是值得高兴的事。不过这类问题通常也没有网上所传说的那么严重。网络上大多是遇到问题者才会发出批评,当几个人聚集到一起时,就会给人以问题非常严重的错觉。就好象之前很多人抱怨PS Vita的屏幕有黑斑,在论坛中传的人心惶惶。自己实际入手后才发现根本是可以忽略的问题(仅在周围没有光源且显示纯黑画面时才能被察觉)。所以Xperia S的屏幕问题也不需要过分担心就好。

关于触摸屏。感应准确灵敏,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明之处。

屏幕上方有LED指示灯,光线传感器和前置摄像头。LED指示灯可以通过多种颜色提示包括消息、充电等多种手机当前状态,这也是索尼/索尼爱立信制品的经典设计。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没有给人任何惊喜,和其他品牌、索尼的其他产品的前置摄像头一样,在微光条件下效果惨不忍睹,聊胜于无。在光线充足时效果尚可。

背面的1200万象素搭载了Exmor R for Mobile的摄像头也是Xperia S的卖点之一,在微光条件下也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成像质量。虽然这样的规格对于日系手机来说只能算是二流水准,不过表现在当前的移动设备中仍然可圈可点(日系手机的拍照性能不得不说领先世界,当然诺基亚那台4100万像素的怪物不在讨论之列(笑))。简单来说,相机的启动速度和拍摄速度非常快,得益于机能的提升,对焦速度和准确率也更上一层。具体的效果今后会拍摄一些样张展示。

关于处理器,高通的1.5GHz双核处理器性能确实不俗,Xperia S的整体性能非常优秀,界面与程序运行流畅,视频网站的Flash也能基本流畅观看。不过因此发热量也较大,和使用了性能较弱的处理器的手机相比,Xperia S在进行高清视频播放、网页Flash视频播放等情况下能感觉到明显热量。连续运行大型程序,后盖温度会上升得很快,达到较难接受的程度。有看到过长时间玩大型游戏倒是温度过高死机的报告。虽然Xperia S有温度监控功能(作为系统服务),但似乎也非万全。这个问题不是索尼所能解决的(同样发热量的条件下,手机的尺寸决定了散热问题无法完全解决。使用更高效的散热材料会提升成本,而结构设计能做的改善也有限。),只能继续等待今后的技术进步了。

硬件方面暂且就是这些,今后也会视情况进行更新与补充。

最后是 Xperia 大家族的几张照片。

最新入手的 Xperia S。

服役了两年的 Xperia X10。作为Xperia系列的第一台Android手机,存在着不少的缺憾。09年公布之初的傲视群雄和迟迟发售后已不再是绝对机皇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屏幕发色数较低以及音量偏轻的问题也成为了2011年机型的主要改良点之一。

朋友 Jemmy 友情提供的 Xperia neo(MT15i),2011年的高性价比中端机型,似乎也是 Xperia 系列中销量最好的一部。之后还推出了规格小幅下降进一步提高性价比的 Xperia neo v(MT11i)。最近针对中国市场则另有硬件小幅提升的 Xperia neo L(MT25i)。

好友 Chaim 友情提供的 Xperia ray(ST18i) 。小巧而又在硬件规格上没有妥协的2011年中端机型,已经获得了 Android 4.0的升级。唯一的不足大约就是手指较大的人很容易发生误操作了吧。

Riddel 提供的 Xperia arc S (LT18i),2011 年索尼爱立信最后的旗舰机型,以独特的弧形外观博得了大人气。实际的界面流畅程度也完全不亚于 Xperia S。

Ley’s Blog 更名为 微风的网络日志

其实给博客改名的想法已经产生了一段时间了。虽然说“Ley”是从初中就开始使用的网络名称,不过还是觉得用中文作为博客名会更好一些。所以干脆就直接了当,命名为“微风的网络日志”好了。自己的用户ID也同时改为了“微風”。

微微吹拂的风,虽不猛烈,但切实存在。很喜欢这个名字,就好像也喜欢细雨,润物无声。今后也会继续在这个网络空间里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

之前的桜の夢中提到的那个“越来越接近的某个挑战”,现在看来因为一些外界的客观限制,大概无法成功了。花了不少的时间去准备,也只好化作无用功。并不是说自己的努力没有价值,只是暂时来说所作的一些相关准备,有可能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用武之地了。稍微郁闷了几天,也算是想通了。

最近在帮导师做的项目和日语有关。虽然日语也好英语也好各种各样的证书也考出了一些,不过实际要去应用的话,还是觉得底气不足。总之尽力而为。在大学里学了三年时间,却感到学的很多东西还不能自如运用,不得不说有种遗憾感。如果从头再来一次,应该能有更好的成果。不过现在这样,倒也是一份无法复制不可替代的体验。并无后悔。

大学三年级已经接近尾声,今后的进路问题也变得现实起来。毕业后的选择被摆到了面前。虽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不过现在还没有确定最终的打算,多少有些不安。等到今年年底应该就能得到确定的结果了吧,那时应该会轻松不少,各种意义上。

茶道中有一句话叫做「一期一会」,意思是一生仅此一会。用来教导要抱着一生中仅与面前的人相遇一次的心情去真诚对待。如果人能常常意识到现在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仅有一次的相遇,将会如何去面对生活呢?

去努力。

「一期一会、一生懸命」

索尼(SONY)发表针对日本市场的新型号智能手机Xperia GX/SX,今夏上市

今天索尼移动正式发表了旗下智能手机Xperia品牌的最新型号 Xperia GX 和 Xperia SX。这两款机型将于今年夏季起于日本市场上市。

两款手机都支持 LTE 高速网络,能实现最高 75 Mbps 的传输速率。其中 Xperia GX 搭载了一块 4.6 英寸的屏幕,并采用了和 arc 相同的弧线设计。而 Xperia SX 的卖点则是 95 克的轻量机身和 9.4mm 的超薄厚度。两者都选用了 1.5GHz 的双核处理器,Xperia 系列一贯的 Exmor R for mobile 传感器、BRAVIA ENGINE 以及各种音效加强功能也依然健在,保证了拍照和影音质量。GX 的摄像头为 13M 像素,而 SX 则是 8M 像素。两者都将提供黑白两色。

Xperia GX 和 SX 尚没有在其他市场上市的消息,价格也是未定。

新闻稿:日文 英文

 

P.S. 关于这两款机型是否会有国际版的一些私见

有一定的可能,Xperia GX/SX 不会推出国际版。

理由一,过去经验来看,从来没有先发表日本专用版再发表国际版的先例。

理由二,GX和SX里包含了手机钱包等一些日本专用功能(虽然也可能有去除了这些功能的国际版)。

理由三,GX和SX是日本的命名方式,虽说国际版也可以改名。但国际版的英文官网里也只说发布针对日本市场的GX和SX,总觉得不太像会再发布国际版。

当然了,同时也看到有日本的粉丝认为GX和SX很可能有国际版:

理由一,目前日本版Xperia的Logo还是Sony Ericsson而不是SONY,而GX和SX的效果图是国际版使用的SONY。

理由二,日本版的手机上都会有运营商的Logo,但是现在的效果图上没有。而且系统界面是英文。所以很可能是国际版的效果图。

Xperia GX 由于弧线设计而被一些人称为 Xperia arc 2,但事实上 GX 是否会有国际版,还是拭目以待吧。

手势操作

手势操作允许用户通过摆弄所提供的屏幕对象来与应用程序交互。下面展示了 Android 所支持的核心手势操作集。

触摸(Touch)

触发所选对象的默认功能。

动作:按下(Press)、放开(Lift)

长按(Long press)

进入数据选择模式。允许你选择一个视图中的若干个项目并通过上下文相关操作栏(contextual action bar)对数据进行操作。尽可能避免通过长按来显示上下文菜单(contextual menu)。

动作:按下、等待(保持,Wait)、放开

滑动(Swipe)

滚动那些无法在一个视图中完整显示的内容,或是在相同层级的视图之间切换。

动作:按下、移动(Move)、放开

拖动(Drag)

重新排列一个视图中的数据,或是将数据移入某一容器(例如文件夹或 Home 界面)中。

动作:长按、移动、放开

双击(Double touch)

缩放内容。也被用于文本选择的备用手势操作。

动作:快速连续双击屏幕

两点远离(Pinch Open)

放大局部内容。

动作:两指按下、反向移动、放开

两点靠近(Pinch close)

缩小当前内容并增加整体显示范围。

动作:两指按下、相向移动、放开

 

上一节

下一节

本页部分内容根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创作并共享的内容修改,并在知识共享 署名2.5许可协议中所述条款的限制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