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后感】テイルズ オブ エクシリア/无限传说

经过一个星期的等待,今天终于入手了テイルズ オブ エクシリア(下称TOX)。自己并不是传说系列的粉丝,之前也只不过是零星玩过几作。不过这次15周年纪念作品的质量保证让我决定好好地体验一下传说系列的魅力。

不过一方面已经没有了时效性,另一方面自己也不可能一下子花很多时间去研究,所以也说不上是测评,就只是随意地写一些自己的感想而已。

预约特典的挂件是通常版的米拉。虽说已经知道不是什么很精细的东西,不过实际看到时还是觉得果然有些粗糙了。日版和港版的一个区别是日版光盘盒封面的内页是历代传说作品的时间表,而港版则是一片空白。另外盒内还有一张写着特典PS3主题和游戏内服装的下载代码的卡片。

游戏需要2300MB的空间进行数据安装,实际上的安装文件大小为2258MB。于是自己80GB版的PS3就只剩下了17MB的硬盘空间……

游戏的读盘速度很快,不过偶尔在画面切换时黑屏的时间比理想中要长了那么一两秒。

音乐方面的话之前就听过了游戏的原声碟,这次的TOX中有很多东方风的BGM,不过特别好听的似乎不多。当然还没有实际玩过游戏,感觉也是不准确的吧。

画面方面属于中上水平。和FF13的风格不同,所以并不能很好地说孰优孰劣。而和战场的女武神相比,我也是更偏好战场的女武神的那种帆布式的画面风格。玩过前几作传说系列在PS3上的试玩版,横向比较的话,TOX的画面已经不错了,细节方面也很注意。

系统方面,TOX的地图模式之前几作不太相同,感觉上倒是和FF13其实有些相似,操作上还算顺手。战斗的话目前只进行了几场杂兵战,不少战斗系统还没有开放,所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看之前的各种介绍来说还是能有一份期待的吧。

剧情方面更是没有什么可以谈的了,等到通关后再写写什么了吧。

不过根据自己平时的情况来看,要打通TOX恐怕没有一年两年是不行的了。RPG方面之前的战场的女武神花了整整两年,FF13至今还剩三章。不过有什么关系呢,慢慢玩就好。

中文游戏信息:

游戏名称 无尽传说/无限传说
开发商 BANDAI NAMCO Games Inc. (NAMCO)
发售日 2011年9月8日
售价 8379日元
类型 RPG(揺るぎなき信念のRPG,毫无动摇的信念RPG)
游戏人数 1人

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Xperia X10系统升级至Android 2.3.3使用感想

经历了几个月的等待之后,终于迎来了X10的2.3升级。虽说并没有赶在第一时间升级,不过因为全球版可能会还要等待几天,便通过FlashTool强刷了德国版的系统更新包。

在体验了一段时候后,稍微说说自己的感想。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这次X10的升级,索爱是有诚意的,可惜诚意不足。具体来说:

  • 能将09年发表10年Q2上市的这部手机升级到2.3.3从某种意义上已经体现了索爱的诚意。
  • 在界面和软件上和今年推出的arc等一系列机型保持一致,而不是扔给用户一个未经加工的原生系统,又是一份诚意。
  • 具体来说这款经过索爱定制的系统在界面上和原生的Android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差异,蓝黑色的色调自己个人来说很中意。许多细节方面的动画也都透露出索爱一贯的风格。而深度整合了Facebook、提供了一系列的小插件和程序等更是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
  • 系统本身来说,由于升级到了2.3.3,性能上有所提升,功能和可用性也进一步完善。包括Adobe Flash在内的一些原本因为系统版本问题而不支持的软件现在也支持了。
  • 大部分原有的程序也继续进行了改进。短信、闹钟、日历等我认为是更加好用了。比如短信界面的字体增大、日历界面去除了不必要的显示元素等。不过界面则是见仁见智的事,看到论坛里不少人表示难以适应新界面。自己也觉得不少插件的界面太大了,比之之前的版本缺少一种协调性。
  • 诚意不足之处也有不少。比如去除了不少原有的铃声,从W980时就很喜欢的birthday这首提示音也没有了。而且原来的短信提示音Notification也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声音。实在想不出这样做的理由。
  • 新的音乐播放器做得比较粗糙,功能也很简陋。这倒不是对X10的偏心,今年的机型都是用的这样的播放器。总觉得令人失望。唯一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很快。X10在软件设计上从最初的1.6到之前的2.1再到现在的2.3,一直是走的性能越来越好功能越来越简陋的路线。自己倒是很怀念最初的Mediascape的华丽界面的。

总的来说X10能得到这次升级算是幸运的,也表达了索爱当初“要成为全球第一的Android手机制造商”的决定。不过就现在来看这达成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软件风格上索爱还没有定型,几次升级虽然提高了性能可同时也让不少原来中意其界面的用户感到失望。设计上从之前的华丽精致转向了简约精简也称不上是两全之策。看来今年的机型就会是保持这种感觉了,不知道明年的索爱会有怎样的突破。而对于X10这部手机来说,索爱官方对其的关照也就到此为止了。

 

SONY 电子书籍 PRS-650 简单测评

SONY Reader

SONY Reader PRS-650 (图像版权属于 Sony Corporation, Sony Marketing (Japan) Inc.)

近年来电子书(或称电纸书)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视线。由于采用了被称为E-Ink的屏幕材料,使得近似于纸张的阅读体验和超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得以实现。自己平时常要阅读各类电子格式书籍,不过笔电缺乏便携性、手机则是屏幕尺寸太小且电力消耗过快,加之这些采用液晶屏幕的产品都不适合长时间阅读,眼睛容易疲劳。因此,便考虑购入一台电子书。

由于比较注重外观设计,国产的电子书从一开始就没有被纳入考虑,于是需要在Amazon的Kindle和SONY的Reader之间选择。硬件上,相比Kindle,Reader具有一块光学式触摸屏,物理按键大幅减少,使得其操作感和Kindle有着较大的差别,作简单的手写笔记、简化选中操作等功能得以实现。主观上,一方面本来就是SONY的Fan,另一方面更喜欢Reader的外形。因此最终选择了后者。

之后要考虑到问题还有两个。Reader有日版和美版两种。日版分为5寸屏和6寸屏。美版则是还增加了有WIFI/3G功能的7寸屏版。不过作为补偿,日版每种型号各增加了一种色彩。除了硬件上的差异,美版和日版所使用的系统也有所不同。日版内建了ジーニアス英和辞典和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两本版权辞典,而美版则是内建了12本词典(不过具体是哪些辞典官网上并没有明确说明)。此外日本相比美版多支持了XMDF格式。这是一种专为日文书籍设计的电子书格式,主要特点是支持竖排文字的显示和处理。

经过考虑,决定购买日版6寸屏的PRS-650。

一周前从朋友处收到了帮忙代购的Reader,使用了几天后,在这里简单写一些使用感想。

硬件方面

机身的一些照片:

简单说明一下:Reader的机身边框采用了铝,相比塑料外壳的Kindle,质感非常好。正面的按键手感也不错,用的是类似于手机键盘的结构,按下所需要的力度也适中。背面则是磨砂设计,摩擦力也较大,因此拿在手中时有一种安心感。要说设计上的不足的话,也许就是冬天铝制外壳会有点凉了吧(笑)。

屏幕方面,和新版的Kindle一样使用的是E-Ink Pearl,在各种规格上都比前代产品有所提升。由于使用了光学式触摸屏,这次的PRS-650仍然存在着上一代产品中为人诟病的屏幕反光问题。不过相比PRS-600的严重反光,PRS-650的情况已经完全可以被接受。可以类比黑板,只要角度合适,就不会感觉到丝毫的反光,当出现反光现象时,通常改变屏幕角度5-10度即可完全消除。因此在实际使用的一周中,可以说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对自己产生困扰。

触摸屏的反应很灵敏,也很精确。除了E-Ink屏幕本身对反应速度的限制外,可以说完全令人满意。机身右上方收纳了一支手写笔,当然因为采用的是光学式触摸屏,所以用手指也可以方便的操纵。

机身上方有电源开关/Hold键、MemoryStick插槽和SD卡插槽。机身下方则是MicroUSB接口、3.5mm耳机接口、音量调节按键以及Reset孔。电源开关和Hold键是同一个,因此采用了滑片式的结构。刚使用时感觉略有些紧,不过很快就能习惯。近年来索尼渐渐开始不再执着于自家的MemoryStick标准,所以越来越多的产品上出现了MemoryStick和SD卡双插槽。虽然对我来说感觉设计两个插槽并不是那么好的设计,不过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增加了Reader的兼容性。图中灰色的物体是随机附赠的防尘用卡片。

机身下方的耳机插槽和音量键实际上基本没有怎么使用过。因为听音乐的话就势必会增加用电量,这样就和电子书引以为卖点的长使用时间相违。不过多了这样一个功能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影响。音乐播放的效果很普通,没有过多可以评论的地方。

简单概括来说,Reader的外观设计继承了索尼一贯的风格,简约洗练。铝制外壳的手感很好,细节之处尽显人性化。采用了触摸屏是一大加分点。

软件方面

主菜单

主菜单分为三部分。从上至下依次为:继续上次的阅读、书籍列表、期刊/分类/笔记一览。继续上次的阅读顾名思义将打开上次阅读的书籍至上次退出的页面。书籍列表点击后会进入下面的视图:

可以按照多种方式(标题、作者等)显示、排列和搜索书籍,右侧还有快速定位条。除了缩略图模式外还有列表模式。这里不够人性化之处是即使是列表模式也只能同屏显示十条项目,在书籍数量很多时翻页会比较不便。当然在书籍很多时使用搜索功能可以说是一个办法,不过对此我自己的解决方案是给书籍添加分类。Reader的分类功能其实类似于其他地方常见的标签(Tag)功能,一本书可以添加多个分类。经过分类后查找书籍变得容易许多。

第三栏的期刊由于条件所限没有使用过,但应该只是一种内容的划分而已。分类功能中预设了未读书籍、未读期刊和已购入的书籍三项。可以方便地自己添加编辑新分类。此外由于“继续上次的阅读”功能仅会记忆最后一次阅读的书籍,如果是在多本书之间切换阅读的话,我的建议是增加一个“正在阅读的书籍”的分类,将最近在读的书籍添加进去。这点上,我想要是可以记忆最近阅读过的多本书籍的话会更为人性化。第三项的笔记一览则是总览并管理全部书籍中所做的笔记(分为书签、手写笔记和高亮划线三种)。

分类功能
分类功能

应用菜单

应用菜单也从上至下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图片浏览、手写笔记、辞典/文字笔记/音乐。

图片浏览功能只是简单的浏览Reader中所保存的图片。手写笔记功能中可以新增、编辑、删除手写笔记。虽然E-Ink的反应速度还不够快使得笔迹会有约半秒的延后,但是作为应急用的笔记本是绰绰有余了。

辞书功能顾名思义是可以使用内建的两本辞典。Reader内建了日语和英语输入法,通过软键盘输入,不过两本辞书都是输入英语查询的。关于这点,我觉得如果能内建一本日语词典的话会更好。顺带一提,辞书还支持多次反查功能。文字笔记和手写笔记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软键盘输入文字作记录而非直接手写,支持日语和英语。音乐功能由于前述的理由,只在刚拿到手时试用过,之后就没有再用过。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音乐播放器而已。不过可以一边阅读书籍时一边听音乐,在任何界面都可以调出菜单控制音乐播放。

辞典功能和软键盘
辞典功能和软键盘
辞典浏览模式
辞典浏览模式

设置菜单

设置菜单只有一些简单的设置功能和本体情报。这里就不熬述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时间设定功能,但是每次连接Reader至电脑时都会自动更新Reader的时间————到东9区。尽管事实上没有任何影响,却还是不免感到不满。

软件方面最后要说的是,Reader的系统似乎只支持日语和英语,除此以外的语言不被支持,将显示为方块。所幸自己所读的内容都是日语和英语的,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影响。由于这个原因,中文的TXT文件中会有很多字无法被显示,解决方案是将TXT转换为PDF格式。Microsoft Office Word之类的很多软件都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

阅读效果

普通视图
普通视图
缩放以及阅读笔记
缩放以及阅读笔记
XMDF格式效果
XMDF格式效果

对于和屏幕比例不同的书籍,屏幕周围会留下灰色的边框。我觉得如果边框是白色的话也许会更好吧。对于ePub、TXT和XMDF格式的内容,可以设置六档字体缩放,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了。对于PDF则只能通过页面缩放功能。除了通常的缩放外,还有余白切除、页面4分(两种排列方式)等缩放模式。余白切除是很好用的功能,可以扩大文字显示区域。不过对于图片式的PDF书籍来说并没有作用,Reader会将PDF书籍周围的余白认为是图片的一部分而不进行处理。不过非图片式的PDF倒是可以成功地进行处理,但这类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少了。

可以对书籍任意做读书笔记,包括书签、高亮语句和手写笔记。对于ePub和XMDF格式,高亮和书签的位置会随着字体的改变而自动移动位置,十分人性化。对于图片形式的PDF,不支持高亮功能。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对于图片形式的PDF,还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Reader屏幕的物理分辨率是800×600像素,实际用于显示书籍内容的分辨率为754×584。Reader会自动缩放以使图片PDF的内容适应屏幕,但在此过程中内容(主要是文字)会发生包括严重锯齿在内的质量劣化。对此有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放大页面或是横屏阅读。放大页面后由于缩放算法问题而造成的文字不清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横屏阅读和放大的本质是相同的,通常横屏后书的一页会被分为上下两页显示,比单纯放大页面可以更容易地翻页阅读。其二:通过专门的软件制作754×584分辨率的图片形式PDF,这里推荐ChainLP。这是一款相当好用的电子书制作软件,可以制作出质量很高的图片形式PDF。此外支持青空文库格式TXT排版等的一系列的特色都让它成为了自制各类格式电子书的最佳选择。我使用ChainLP制作了一些自扫的电子书,效果都不错。一些B5尺寸的英文书籍通过ChainLP的优化也能在Reader上拥有可以接受的阅读效果(尽管字体依旧偏小)。

最后简单说下阅读中操作。通过触摸屏和实体按键都可以进行翻页操作;支持连续快速反应等页面导航功能;支持对比度和亮度调节,还有其他各种的设定和操作。各种操作的反应都很快,速度仅仅受限于E-Ink本身特性这一不可抗因素。

简单概括Reader的阅读效果:总体上得益于新一代的E-Ink Pearl屏幕,显示效果优秀。前代产品的反光问题也基本解决。并非针对文字内容设计的图片PDF缩放功能会导致文字不清。操作便捷反应快速。本身不支持中文。笔记功能很实用。

配套软件和线上书店

Reader的配套软件是SONY开发的eBook Transfer for Reader。通过它可以注册产品(注册即可获得500点索尼Point,国内用户可以无视)、进入SONY日本的Reader Store购买书籍、向Reader传输内容、管理备份Reader中的内容等。Reader Store由于刚启动三个月,书籍还非常少,更重要的是由于支付问题,国内用户也几乎无法使用。不过最近Reader Store有免费下载100本日文名著的促销活动,我得以使用了一次Reader Store。整个购买的过程很流畅,也很明了。Reader Store中的书籍通常比纸质版便宜不少(但是Amazon往往能提供更为便宜的电子书籍),现在看来唯一的问题就是书籍的总量和类型都太少,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不过其实除了SONY自家的Reader Store,不少其他线上书店提供的电子书格式也是被Reader所支持的,比如電子書店パピレス等。因此其实Reader可用的书籍资源并没有那么贫乏。当然,这一切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基本都可以无视了…

至于Reader的书籍管理软件,除了配套的eBook Transfer for Reader之外,推荐开源软件calibre。这是最为著名的电子书籍管理软件之一,能很好的支持Reader。我认为它唯一的不足就是UI比较杂乱以及几乎每周要会发布新版本的更新…

最后一提,eBook Transfer for Reader中有为Reader升级固件的选项,不知道今后SONY会不会提供固件升级以改善Reader的软件表现呢?

总结

Reader有着优秀的硬件设计,但软件设计上则稍有不足,一些细节不够人性化,且日版的系统专为日本市场设计、对于中文用户来说不够友好。此外Reader较高的价格(几乎是低配Kindle的两倍)使其与Kindle的竞争力大减。我认为,Reader适合对硬件设计要求较高、重视触屏功能的人。这次的Reader并不能让人发出“不愧是索尼才能做到的事”的感叹,SONY要在电子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要走的路还很长。

一些和Reader无关的话

目前电子书市场的发展受限于E-Ink屏幕技术制约。无论是Kindle也好Reader也好,都是采用E-Ink作为显示载体。尽管E-Ink确实在不断进步,甚至已经实现了彩色化,但是较慢的刷新速度和相对较高的价格仍然阻碍着电子书的普及。800×600的分辨率对于模拟纸张的效果来说也略显无力。不过这些不足肯定会在今后几年得以解决的吧。

国内虽有汉王、盛大锦书等在推动国产电子书行业的发展,不过残念的外观设计(主观感觉)、相对较弱的硬件功力、依旧不够亲民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国人少有大量阅读习惯等因素,使得国内电子书行业的前景尚不明朗……

在入手了Reader的一周内,自己的阅读效率大幅提高,地铁上等各种零碎时间都得以被利用来读书。自己读的书主要是自扫的PDF,闲书也有、专业书也有(在这里推荐一下佳能的扫描仪CanoScan LiDE 110,用于自扫制作电子书已经绰绰有余,在京东上的售价也相当优惠)。我认为,Reader可以说是自己这几年里买的最有价值的一件数码产品之一(其他的包括用了3年的卡西欧电子辞典和已经用了四年完全没有问题的电子表)。尽管我很喜欢纸质书籍翻页的感觉和纸张的声音,但是更认为电子书籍会在(还较为遥远的)将来成为主流的阅读工具,就像是当年纸张淘汰了竹简那样,淘汰纸张。

2011/06/17更新:

关于日版PRS-650对中文的支持问题

这里专门说明一下在不刷机的前提在PRS-650对中文的支持情况。普通的txt文件中的中文会显示为空格(无论使用何种编码)。而PDF文件可以正确显示中文。epub格式文件也可以正确显示中文。

关于中文电子书文件的制作

如果手头有中文txt文件,可以转换成PDF(推荐)或是epub文件后在PRS-650上正确显示中文。

PDF的转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Microsoft Office Word。将txt的内容复制,之后另存为pdf文件即可。

epub的转换也很容易。使用ChainLP这款软件打开要转换的txt文件,导出为epub文件即可。这款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支持txt文件、压缩档案和文件夹的导入,支持pdf、epub、lrf等多种格式的导出。支持青空文库格式。支持各种排版调整。支持竖排排版。实际效果可以参见下图。

2011/11/06更新:

关于ePub格式无法正常显示图片的问题

似乎Reader对于部分ePub格式的电子书,只能在S字号下才能正常显示图片,其他字号下会有图片无法正常显示的问题。

【玩后感】【测评】グランツーリスモ5/GT赛车5

由于海关的原因,今天才终于入手了グランツーリスモ5(下称GT5)的初回生産版,心情激动不已。作为期待已久的作品,自然是要写些什么。这篇文章称作是测评也好,感想也罢,总之会随着游戏的深入逐步更新。

GT5初回生产版

首先谈谈GT5的素质,按照传统的画面、音乐、游戏性和耐玩度来分类讨论。

在收到GT5之前,甚至是GT5发售前的很久一段时间内,对它的画质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忽略Demo性质的GT5 Prologue,这次的GT5可说是GT系列登场现世代主机的第一作。初步的体验后,在此我从画面和画质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于游戏界面,GT5延续了系列一贯的风格,简约流畅,熟悉系列的老玩家应该不会对其有任何不满。主选单的背景会随机播放车辆展示或是回放式的比赛。界面的切换效果非常舒服。我认为这方面来说GT5没有太多可以挑剔之处。

接下来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游戏画质问题。我在此尽可能给出客观的见解。要说明的是,目前顶级配置的电脑尚且无法实现完美的画面效果,PS3作为4年之前的硬件,我认为其性能已经被GT5发挥到了极致。GT系列引以为豪的光影效果在本作中依然出色,不同于其他一些赛车游戏,GT5在色彩光线方面给人的感觉是“这就是现实中拍摄的吗?”,在一点在赛道场景上的体现尤为明显。而车辆方面确实受限于PS3的机能,无法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不过相对于赛道建模,车辆建模在抗锯齿方面做得更为优秀,高清分辨率的画面下,锯齿被控制在一个一定观赏距离外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事实上赛道的水准也并不低,如果不是近距离仔细检查,应该不会对GT5的微量锯齿有任何不满。但是本作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是阴影。尤其是车辆下方的阴影有着严重的锯齿。这个问题在车辆高速运动时难以被发现,但是在起跑前等静止情况下或是低速运动时非常明显,给人不太好的感觉。此外投射于车体内陷部分的阴影有闪烁的问题,算不上很大的影响,但却是降低了画质感受。这里特别要提一下主选单下播放的车辆展示动画。这时车辆下方的阴影非常平滑,车体阴影也没有问题,但是锯齿却明显加强了。不过整体的画质要远优于游戏进行中的时候。本作中新增的天气和时间效果相当不错,即使不用完美这样的词来形容,称其相当优秀也是毫不为过的,对此也就不过多说明了。细节方面,赛道两侧的观众制作的比较用心,尽管还是明显能看出是“假人”——它们动作僵硬,多边形也不可能用的太多。游戏中其他界面中出现的“人物”水平也只能说马马虎虎,称不上“惊艳”,但也不算“劣质”。而与车辆底部阴影相对照的是树木建筑物等投射在车辆上的阴影,它们的效果非常不错。驾驶过程中车体上变化的阴影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真实感。细节方面最后要提的是回放时的丢帧问题。主选单下随机播放的回放式的比赛画面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每场比赛结束时的回放中确实明显丢帧,使画质打了折扣。我还没有试过把回放录像保存后播放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关于高级车和标准车的区别,除了标准车没有车内视点外,主观的感受是标准车用的多边形要少一些,外形上略显“一体化”。光影效果也打了折扣,不像高级车那样各个平面的区分更加明显,有点像是几面镜子拼在一起的感觉。当然了,实际的效果也并不算糟糕,只是标准车的水准确实难以令人满意。

另外要提一点,比赛时的画面偶尔会有刷新速度不够的情况。也就是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由某一根水平线分割的上下略有错位的两部分。这个现象虽然影响不大,发生率也不高,但是确实是个瑕疵。

要总结GT5的画质的话,可以说是只要你和显示屏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它不会有明显的画质细节问题让你觉得扎眼,加以优秀的光影效果,我想GT5在画质方面已经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作为系列的最高峰,PS3游戏的最高峰。想要见到画质更为出色的GT,恐怕就要等性能更强的PS4了吧(笑)。喜欢GT而担心GT5画质不能令人满意的人可以尽管放心,事实证明之前不少所谓的屏摄和截图都是不足为参考的,事实情况是GT5很美。

画面之后简单说说音乐。GT5收录的BGM数量很多,质量也都上乘。我特别喜欢菜单界面的一些BGM,和GT的风格搭配得很好。在GT Life里可以反复欣赏游戏的BGM。

关于游戏性。

这次GT5的主要模式GT Life中还分为了A和B两种模式。其中前者是通常的驾驶模式,而B模式则是新加入的领队模式。

在GT Life中还有传统的执照模式和新增的拍摄模式等。

在线内容方面,在2010年12月的升级中增加了季节性的赛事和二手车交易等。和通常的在线模式一起构成了GT5的在线内容。

在GT Life之外,还有街机模式。

由于GT5将会不断提供升级,因此今后会逐步补充相关内容。

中文游戏信息:

游戏名称 GT赛车5/跑車浪漫旅5(香港译名)
开发商 Polyphony Digital
发售日 2010年11月25日
售价 7980日元
类型 RAC
游戏人数 1-2人(单机模式)/16人(在线模式)

SONY 数码录音棒 ICD-PX820 简单测评

ICD-PX820
ICD-PX820

因为学习的需要要买一支录音笔,经过考虑后选择了索尼的ICD-PX820

从定位上来说,PX系列在索尼录音笔产品线中属于低端,只提供基本的录音及相关功能,不过这样也正好符合我的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简单谈谈这支录音笔的使用感受。

首先是外观和做工方面。继承了索尼一贯高质量的工业设计,PX820的外观简洁大方,丝毫没有国内某些厂商录音笔的山寨感。最主要的两个按键,即录音和播放键使用了大尺寸设计,不易误操作。同时播放键和音量+键都有突起方便手指定位,相当人性化。至于做工,尽管外壳采用的是塑料,但精细的做工避免了玩具感。

接下来是录音方面。首先不得不提到是录音效果。PX820的麦克风灵敏度相当高,可以完整记录下周围的各种声音细节。在室内也可以录下窗台外的轻微的滴水声以及远处道路上车辆驶过的呼啸声。至于室内的各种声音细节更是可以清晰的录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PX820比作是助听器也不为过。

另外PX820支持VOR功能,可以自动识别环境声音并开始录音,在环境无声时自动中断录音直到下次出现声音时新建录音。在某些情况下是很实用的功能。PX820支持环境降噪功能,开启后可以初步消除部分环境低音(比如室内空调的噪音)以增强语音清晰度。PX820的录音格式是MP3,这样就使共享和在其他设备上播放变得十分方便。

PX820机体内置了一个单声道麦克风,同时还随机附赠了一个外接式立体声麦克风。外接式麦克风附有一个衬衣夹,可以像手机的耳机线那样夹在衣服上。我认为后者会是更加经常使用的录音方式,不但可以得到更好的录音效果,还可以把录音笔本身放在口袋或是包中,方便携带。

放音方面。PX820内置了单声道扬声器,实际效果一般,没有特别的感觉。音量也没有一些山寨手机那么夸张。只能说中规中距。不过通常也是使用耳机收听回放的了,因此并没有什么影响。PX820也可以作为音频播放器,支持播放MP3格式的音频,不过实际试听了一下音质惨不忍睹,完全无法演绎出高音和低音,无法替代音乐播放器使用。不过虽说是惨不忍睹,那也是和专业的MP3相比的。用于回放录制的录音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另外由于PX820支持A-B循环和0.5-2.0倍速播放,这些对于语言学习是一个必要的便利功能。

存储和功能方面。PX820搭载了2G的存储空间,实际可用空间约1.9G。根据录音品质的不同,录音可存储时间总长可以从22小时到500小时以上。不过我自己来说应该会始终使用最高音质录音。通过随机附送的软件Digital Voice Editor 3可以轻松传输管理和编辑录音文件,因此20多个小时的录音时间足够了。PX820本身提供了简单的覆盖重录、音频分割和删除等功能。同时提供了5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最多可存放99段音频片段)供分别保存不同类别的录音内容。

PX820使用两节7号电池供电。标称使用时间为30小时以上。同时PX820也支持AC外接电源供电以满足长时间录音的需要。不过外接电源需要另购,可能真的会去买的人也就很少了。不过由于PX820使用了MiniUSB接口,因此也许手机充电器+MiniUSB线的组合就可以实现AC供电也说不定?不过因为自己用不到,也就没有做这方面的测试。

总结来说,PX820虽然功能比较单一,价格相比国产录音笔也要昂贵不少,但出色的性能和索尼的品质保证使其有着与其他录音笔相竞争的资本。要说不足的话,容量偏小和需要较为经常地更换电池算是一些美中不足。

最后稍微介绍一下更加高端的录音笔和PX820相比有哪些改进供参考:点阵式的显示屏(PX820非点阵式,因而对文字的显示效果很差,尽管这并不影响使用)、智能降噪、优质的音乐播放效果、无压缩的音频格式、内置立体声麦克风、指向性麦克风、FM收音等等。这些都是PX820所不具备的。